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44
發言片段: 0 |
---|
張委員育美:(10時49分)部長早,誠如修正草案第一條的規定,精神衛生法的重要宗旨在於提升對精神疾病病人人權及權益之保障與支持,並協助病人平等的生活,因此在制度法規上圍繞如何讓病人回到社區生活,如何讓病人獲得社區支持,例如在串聯社區支持服務上,從醫院出院到社區期間,新法期許能夠提供連續性、長期性、多元性的支持服務,使病人出院後能夠接軌精神病患的復健、就養、就學與就業等網絡,這樣的藍圖其實類似於醫療與長照之間的轉銜,但又需要花費比長照出院準備更多的心思,精神病患比長照需要更多的心思來準備,更仰賴醫療機構與地方主管機關之間的配合,我們先從精神醫療機構端的出院準備來說,醫療機構需要與病人共同來討論,明定如何在出院之後銜接到適當的社區治療及支持服務。 |
心口司在去年曾經提出精神科病人出院後之急性後期照顧服務試辦計畫,預計每年的在健保總額當中編列6,000萬元的預算,但最後這項計畫並沒有納入111年度健保總額的分配方案,我要請問部長,對於醫療機構在出院準備的付出與努力,長照有出院準備的健保給付,但精神病患的沒有通過,將來會給醫療機構給付嗎?預計預算來源是什麼?每次多少金額?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衛福部陳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陳部長時中:委員,這邊就有寫了,健保裡面…… |
發言片段: 3 |
張委員育美:沒有,6,000多萬元沒有通過啊! |
發言片段: 4 |
陳部長時中:有,我們有處理。 |
發言片段: 5 |
張委員育美:有處理? |
發言片段: 6 |
陳部長時中:對,有處理。 |
發言片段: 7 |
張委員育美:什麼時候處理?我先問多少? |
發言片段: 8 |
陳部長時中:已經處理了。 |
發言片段: 9 |
張委員育美:來源呢? |
發言片段: 10 |
陳部長時中:健保。 |
發言片段: 11 |
張委員育美:每次給多少金額呢?例如長照是1,500元的出院準備,精神病患的出院準備呢?轉銜呢? |
發言片段: 12 |
陳部長時中:其實我們給付的分配經費是6,000萬元,等於是列在我們的P for P的計畫裡面。 |
發言片段: 13 |
張委員育美:並沒有納入? |
發言片段: 14 |
陳部長時中:有,我們其實在精神科、醫院,包括藥費其他,還有獎勵的費用也編了不少。 |
發言片段: 15 |
張委員育美:我是意思是說長照轉銜有1,500元,那精神病人的轉介、出院準備的費用呢? |
發言片段: 16 |
陳部長時中:你是說相關個案的支付嗎? |
發言片段: 17 |
張委員育美:對。 |
發言片段: 18 |
陳部長時中:健保可能就要經過相關共理的會議,看它的進度怎麼樣,再跟委員報告。 |
發言片段: 19 |
張委員育美:好,所以還沒有確定金額嘛!對不對? |
發言片段: 20 |
陳部長時中:還沒跟我報告。 |
發言片段: 21 |
張委員育美:OK,好,精神醫療機構擬定出院的準備計畫之後,需要通知地方主管機關,然後再由地方主管機關承接起社會支持的機制、責任,衛福部在強化社會安全網的第二期計畫中,早已認識到地方主管機關所面臨的困境是什麼?即人力不足。 |
有關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我們參考英國、美國及荷蘭追蹤、服務精神病人的個案經驗,剛剛有幾位委員也提到,一般合理的比例是1比15或最高1比29,但在去年的時候,精神病人社會關懷訪員案量比居然是1比190,在英國、美國是1比15到1比29,我們是1比190。依據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的數據,109年國人精神病社區關懷訪視員只有108人,若是要到1比30,預估還有1,000多人的缺口。目前關懷訪視員處在一個工作壓力很大,修法後業務要隨之增加的環境,其實我很不客氣的說,按現有的案量比,關懷訪視員要提供被訪視者及家庭完善且深化的服務已經是很困難了,哪有餘力進行主動式的關懷,請問要如何協助家屬處理這些?哪有人力去處理突發狀況呢?所以我再請教部長,像這樣的工作條件,我們是1比190,你有信心在4年內補足千名的員額嗎? |
發言片段: 22 |
陳部長時中:當然這是非常的困難,第一、地方政府是不是願意,以往地方政府的補助比較少,對他來講負擔就重,所以意願有時候就稍微低一點,所以這次我們在二期裡面,對地方的補助從四成增加到七成,所以負擔降低,意願會高。 |
發言片段: 23 |
張委員育美:四成到幾成? |
發言片段: 24 |
陳部長時中:第二、有關受僱者部分,現在變成一個正式的缺,4年之後也會變成資深心衛社工,就會再加薪,現在一般的關訪員領的是一般社工薪水加上風險的費用,所以薪水會比較好,職缺會比較穩定,是不是能夠吸引更多?隨著越來越多人進來之後,工作會慢慢越來越合理化,可以讓他專業久任,這是我們的期待。 |
發言片段: 25 |
張委員育美:部長,意思是說你有延才、攬才及留才,但是我還是要問你,你能不能提供給我關懷訪視員現在的年資是多少?這100多個人,你要知道年資多少,不然搞不好他們一直進來又離職,怎麼補到1,000人? |
發言片段: 26 |
陳部長時中:我知道委員的意思,就是說他們的留職率或替換率,我們可以算一下給委員。 |
發言片段: 27 |
張委員育美:可不可以之後送到我的辦公室? |
發言片段: 28 |
陳部長時中:委員也是講的對,可以當作一個觀察的指標,如果流動率不高表示越來越穩定,如果流動率很高,我們要檢討原因。 |
發言片段: 29 |
張委員育美:讓它穩定嘛!對不對?最後,我請教你有關醫療平權部分,修正草案相當重視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以作為病人個案管理的樞紐,來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規劃,將依各縣市的人口,你剛剛講30幾萬人要設1處,所以在114年底時,全國將布建71處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同時依據衛福部規劃每一社區衛生中心將會設有心理健康組及個案管理組,但是我要問的是,剛剛廖委員也提到,以山地離島地區來講,由於地形起伏很大,服務量能都集中在特別的城鎮,而不易向外擴展,在人力的限制之下,請問部長對於山地離島地區的心理衛生服務有什麼不一樣的策略?要如何填補城鄉差距呢?讓偏遠地區精神病人不被社會安全網絡漏接,以達成醫療平權? |
發言片段: 30 |
陳部長時中:委員的見解很好,未來我們還會與原民會及地方政府來討論,就好像我們在長照有一個文化健康站,怎麼能夠有距離更近、可近性更好的服務,我們未來會配合來做。 |
發言片段: 31 |
張委員育美:謝謝部長重視,所謂醫療平權是針對比較關懷不到的地方,像偏鄉及離島地區,我覺得我們有共鳴,謝謝部長。 |
發言片段: 32 |
陳部長時中: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33 |
主席:現在休息10分鐘。 |
休息 |
繼續開會 |
發言片段: 34 |
主席:現在繼續開會。 |
請楊委員曜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42 |
---|---|
meet_id | 委員會-10-5-26-2 |
speakers | ["林為洲","蘇巧慧","吳玉琴","王婉諭","賴惠員","廖國棟Sufin‧Siluko","黃秀芳","蔡壁如","邱泰源","張育美","楊曜","陳瑩","莊競程","楊瓊瓔","蔣萬安","陳椒華","洪申翰","高嘉瑜","蔡易餘","劉建國","游毓蘭","徐志榮"] |
page_start | 281 |
meetingDate | ["2022-03-09"] |
gazette_id | 11137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3701_00010"]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繼續審查(一)委員賴惠員等18人擬具「精神衛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二)委員王婉諭 等17 人擬具「精神衛生法修正草案」案、( 三) 委員蔣萬安等17 人擬具「精神衛生法修正草案」 案;二、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精神衛生法修正草案」案 |
agenda_id | 1113701_00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