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726
發言片段: 0 |
---|
許委員智傑:(11時59分)部長,辛苦了。先請教部長,觀光局什麼時候要變成觀光署?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交通部王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王部長國材:歡迎許委員又回到交委會。因為新的人事長上任,我有去拜訪他,那天我把觀光署、氣象署的處務規程也做一點修正,初步規劃已經送過去,但是整部組改的優先順序要由行政院來確定。 |
發言片段: 3 |
許委員智傑:所以這個會期有沒有機會? |
發言片段: 4 |
王部長國材:要看怎麼安排,我們都已經準備好了,也送到行政院了。 |
發言片段: 5 |
許委員智傑:那要趕快去push。 |
發言片段: 6 |
王部長國材:好。 |
發言片段: 7 |
許委員智傑:如果交通部push需要我們協助,就跟我們講一下。 |
發言片段: 8 |
王部長國材:因為它還牽涉到是不是這會期的優先法案,如果委員能夠多push一下,我們樂觀其成。 |
發言片段: 9 |
許委員智傑:我們一起來要求。 |
發言片段: 10 |
王部長國材:是。 |
發言片段: 11 |
許委員智傑:那天我有跟部長提到臺灣未來20年後到底年輕人要做什麼工作,我想大概至少有兩個方向,一個叫做高科技產業國,一個叫做觀光文化國,高科技產業國當然包括現在的護國神山台積電,臺灣的生技產業也相當的強,也有可能變成我們的第二座護國神山,當然會有很多的工作機會,但是高科技會比較集中,不是那麼普遍,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去上班,所以我一直在思考,觀光業、服務業等也都是下一代年輕人希望有工作做的相當重要的方向,就是觀光文化國。事實上每個人都一樣,休閒的時候就想去觀光,所以交通部應該要提升格局,不只是觀光局,甚至不只是觀光署,未來有可能是觀光文化部,類似這樣的思考,當然現在觀光局在交通部底下,我們也知道交通是一切發展的根本,如果交通部可以規劃觀光文化國的概念,也就是步步都是觀光部,處處都是打卡點,臺灣的旅遊業、觀光業、服務業各方面才會連動起來。我是希望部長以這樣的格局來思考,替20年後我們的孩子來思考。你看現在疫情重創觀光,來臺的旅客數字,106年、107年、108年都是七百、八百萬,109年疫情剛開始時還沒有封鎖,還有69.4萬,去年110年是156人,因為全部封鎖了,今年到底會有多少人?坦白說旅遊業都苦哈哈地撐著,到底什麼時候有機會開放觀光?業者呼籲作357的鬆綁,也就是說3月開放商務客,這個已經OK了,5月開放入境旅遊,7月開放出境旅遊,像這樣的規劃,交通部跟防疫指揮中心有沒有什麼樣的默契,或已經討論到什麼樣的程度? |
發言片段: 12 |
王部長國材:這個部分我也有跟陳指揮官提過,但是他現在要先看3月的商務旅遊狀況,然後朝入境先行,因為入境對於國內的觀光比較有用,所以357這個方向,他現在是說可以考慮,但是不是5月、7月,還需要看疫情的發展。 |
發言片段: 13 |
許委員智傑:就是這個階梯的方向是不變的? |
發言片段: 14 |
王部長國材:因為入境先開放對觀光業比較有幫助。 |
發言片段: 15 |
許委員智傑:我們是預期這麼做,那時間還不確定? |
發言片段: 16 |
王部長國材:對。 |
發言片段: 17 |
許委員智傑:我想交通部應該再跟防疫指揮中心討論,其實全世界各國現在都把Omicron當作是流感。 |
發言片段: 18 |
王部長國材:是,流感化。 |
發言片段: 19 |
許委員智傑:所以如果全世界都開放,臺灣不開放,在防疫跟觀光兩個角度自然會有衝突點,沒錯,但是到底要拿捏到什麼程度,就是說完全從防疫的觀點,我知道防疫指揮中心的想法是這樣,不過在歐美,他們國內差不多有一半的人感冒了,所以他們開放也無所謂,反正感冒就是傳來傳去,而臺灣很少人得到這種感冒,雖然已經沒有重症跟死亡,如果我們把它當作感冒,貿然開放太大,變成臺灣有一半的人感冒,我們當然承受不了,所以對於入境以後的隔離措施,防疫指揮中心當然有他們的思考。但在全國未來不管是觀光文化國或旅遊業、服務業的布局,這個起點不能慢太多。商務客來臺原來是14+7,現在改為10+7,交通部跟防疫指揮中心應該達到一個默契或平衡點,也就是其實Omicron發病比較快,全面開放會使全部的人都可能得到感冒,這樣是不妥的,但是如果隔離太久,國內的動能又被這個隔離阻斷,好像也不太恰當,那是不是有可能改成7+3?這個部分當然需要專業跟務實的衡量,我只是提出這個意見,希望交通部跟觀光局也能夠適當的提出意見,才能夠振興國內的旅遊。 |
發言片段: 20 |
王部長國材:這部分事實上陳時中部長也瞭解,因為觀光業除了跟教育部陳情,也跟他陳情過,但是的確現在10+7要不要再往下降,涉及兩劑疫苗的接種問題。 |
發言片段: 21 |
許委員智傑:我知道,這個我都曉得,兩劑、三劑…… |
發言片段: 22 |
王部長國材:不過我覺得未來一定會往這邊降。 |
發言片段: 23 |
許委員智傑:也就是說指揮中心的步調,我都有去瞭解,大概都能夠掌握那邊的情況,也知道他們設計、規劃的目的是什麼,那你今天要去找平衡點,當然就是從他們的目的跟我們的目的去找平衡點,完全照他的,如果他的思考純粹就防疫的角度,當然全部都很嚴格是最好,但是在其他的考慮來講,我是建議交通部也應該適當地表達意見。 |
發言片段: 24 |
王部長國材:有,我們有表達。 |
發言片段: 25 |
許委員智傑:好,這個是空的部分,陸的部分,我簡單的講,觀光文化國有很多概念,這次高雄燈會在高雄其實辦得還不錯,先表達對交通部跟觀光局感謝,對我們高雄有很大的幫助。為什麼這次會有這麼多人來?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活動、每個風景點的特色是什麼,比如無人機虎爺的形象,民眾都覺得非常新鮮,所以高雄市陳其邁市長跟市府團隊在這部分的確有很用心的去思考要找出什麼亮點,會讓全世界的人都覺得這是新鮮的,包括寶可夢、皮卡丘從大的到小的、到販賣,因為觀光一定要加上商業才能活絡地方產業。 |
這是我們臺鐵的Hello Kitty列車,其實這個觀光列車已經算是有進步,但是它的型態,你先看左下角這一張,它的座椅上有做一個小變化,上面的扶手那邊有一個小變化,接著它多了一個餐車;再看日本那一張,讓部長跟局長做比較,你可以看到它包括座椅、布簾、把手都有寶貝蛋,包括整個電燈都是整套的設計,包括每個不同的車站有不同的照相打卡點,甚至還用樹作成寶可夢寶物的形象,就是整個配套。因為我在思考的是,今天外國人來臺灣一次、兩次、三次OK,如果來十次、二十次、三十次,他要來玩什麼?他憑什麼要來? |
我希望交通部作這樣的規劃,20年後我們臺灣的觀光旅遊人口非常多,用這個角度來思考,有很多不同的點,今天沒有辦法講得很完整,只能先破題,以後再陸陸續續討論,希望交通部這樣思考,為20年後的孩子的工作思考,為臺灣的觀光在世界冒出頭來努力,謝謝。 |
發言片段: 26 |
王部長國材:好,謝謝。 |
發言片段: 27 |
主席:請許委員淑華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30 |
---|---|
meet_id | 委員會-10-5-23-2 |
speakers | ["林俊憲","洪孟楷","陳椒華","李昆澤","趙正宇","陳素月","莊瑞雄","陳雪生","傅崐萁","魯明哲","劉櫂豪","劉世芳","許智傑","許淑華","范雲","林德福","邱臣遠","李貴敏","林奕華","廖國棟Sufin‧Siluko","陳歐珀","高虹安","呂玉玲","蔡易餘","張其祿","邱顯智","高嘉瑜","江啟臣","孔文吉","鄭天財Sra Kacaw","劉建國","廖婉汝","陳明文","楊瓊瓔"] |
page_start | 235 |
meetingDate | ["2022-03-09"] |
gazette_id | 11138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3801_00005"]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交通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交通部部長王國材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13801_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