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323

發言片段: 0
邱委員顯智:(14時38分)部長好。部長,過去引起重大爭議的區間測速,今年開始各路段的區間測速又陸續開啟,引起很大的反彈,民眾最在意、最根本的問題是速限到底合不合理?
以北宜公路來說,部長可以看一下,北宜公路56K到68K為例,全線區間測速速限40公里,部長認為這樣的速限合理嗎?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交通部王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王部長國材:因為北宜公路的九彎十八拐,你知道嘛!所以它本來就不容易開快,一般這種速限都是按照道路的設計狀況來訂,當然你說速限40公里要不要檢討,這是可以討論,但是目前以它的九彎十八拐,很難開快。
發言片段: 3
邱委員顯智:部長可以看一下簡報中左邊這張圖,大轉彎處紅色圈出來的地方,就是剛剛部長談到的轉彎處……
發言片段: 4
王部長國材:九彎十八拐。
發言片段: 5
邱委員顯智:如果這部分的速限訂為40K,我可以接受;問題是右邊黑色部分─絕大多數的直線路段,曲率沒有那麼大的路段,統統都以區間測速40來取締,這是合理的嗎?這樣的取締作業完全犧牲了公路運輸的交通效率,根本沒辦法讓人接受!
發言片段: 6
王部長國材:邱委員,速度的確是道安裡面最嚴肅的問題,我們剛剛提到mv平方──質量乘上速度的平方,也就是說我的速度2倍,結果我的衝擊力達到4倍。我想在新北所設置的這個區間測速的部分,他們有當然有他的考量……
發言片段: 7
邱委員顯智:部長,我們回到這一題,現在是56K到68K這麼長的路線裡面,速限統統是40公里的區間測速。本席剛剛也提到了,你把它劃開之後會發現──除了轉彎處之外有一大堆是直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的標準何在?大家現在關切的是用這樣的速限,然後要區間測速,交通部的標準何在?
對於部長剛剛提到的速限問題,我們看左邊這張圖,這是超速60公里以下的取締件數節節上升!部長,加強取締超速對減少嚴重交通事故到底是不是有幫助?我們看101年到109年,不論是左邊這張超速60公里以下的取締件數,還是右邊這張超速60公里以上危險駕車取締的件數,綠色部分一直是穩定上升的,也就是取締超速從來沒有少過;黃色這條線是死亡的人數,你可以看到每一年的死亡人數都沒有顯著的下降,反而是106年處理之後,開始大幅度的反彈。交通部一直認為取締超速能夠降低嚴重的交通事故,其依據到底在哪裡?從這個圖表所顯示出來的,是真的有幫助嗎?如果你們把交通罰單收到的錢,又再去增加更多的超速取締,是否真能達到你所要的目的?
發言片段: 8
王部長國材:跟委員報告,您這張表所提到的死亡人數,它有許多的綜合因素,不能只抓其中一個因素,比如酒駕執行得怎麼樣,比如騎機車可能在路口發生什麼狀況,你用這兩個來做XY也很怪……
發言片段: 9
邱委員顯智:你認為死亡人數不能做為這樣的依據……
發言片段: 10
王部長國材:超速不是唯一的因素,但死亡是綜合因素,所以不能只提其中一個出來……
發言片段: 11
邱委員顯智:是啊!所以大家要問,如果你認為取締超速對交通事故的減少有幫助的話,問題是完全看不出來啊!
發言片段: 12
王部長國材:委員現在看到的是整體的,也就是106年一直增加到109年的這個部分,是由綜合因素所產生的死亡,我們不能只拿其中一、兩個出來對,因為它的因素太多,你了解我的意思嗎?
發言片段: 13
邱委員顯智:部長,本席現在要跟你討論區間測速的問題,它不是不能夠用,大家認為應該是要用得精準,速限要合理!不合理的速限,不僅會犧牲公路運輸的效率,還會造成額外的事故。第二點,交通部是道安政策的主管機關,你們不能雙手一攤地推給警政署,推給地方政府。第三點,其實就是大家要問的──交通部應該制定區間測速劃設的評估機制──為什麼要放在這個路段?為什麼全路段都需要速限40公里?到底要用什麼樣的速限,才是一個合理的速限,它是如何去決定的?
發言片段: 14
王部長國材:我覺得合理速限這件事情是可以考慮的;但速限不是只在區間測速裡面去做,現在到處都有速限,它是按照道路的標準─高速公路或地區公路等等。如果大家對速限這部分有意見,我願意在我們的道安委員會來討論,比如剛才談到的北宜路段,要不要區間測速這麼長的路段,是不是可以抓短一點……
發言片段: 15
邱委員顯智:可否請交通部於一個月提出一個制定區間測速劃設的評估機制?你們要有一個明確的規範出來,什麼樣的路段適合劃設,速限要如何決定,訂定一個評估機制,讓大家可以有規範來依循。而且你們是依這樣的規範,有這樣的依據,然後去制定,比如剛剛提到的北宜公路,在這麼長的一條道路裡面……
發言片段: 16
王部長國材:要分段……
發言片段: 17
邱委員顯智:對啊!問題是你現在的劃設已經流於恣意性,大家不知道原因何在,所以是不是一個月可以提出一個明確的區間測速劃設評估機制?
發言片段: 18
王部長國材:跟邱委員報告,速度不是由我們來劃準則,速度是根據道路的設計標準在對應的。
發言片段: 19
邱委員顯智:交通部是道安政策的主管機關,今天你要去查這個區間測速,而且是這麼長的一段路,總要有一個依據嘛!為什麼要放在那個地方?為什麼速限是40不是50?為什麼是直線也一再劃在這裡?
發言片段: 20
王部長國材:跟委員報告,我們的道路在設計的時候,有一個設計速度,減一點設計速度變成我們的速限,我先就這部分跟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1
邱委員顯智:你不是跟我說明,你應該制定這樣的一個評估機制來跟社會大眾說明,你們是怎麼樣把它設計出來的?怎麼樣去決定應該要設40,而不是50、60?
發言片段: 22
主席:部長,邱委員關心的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人所關心的,好不好?
發言片段: 23
王部長國材:好,我們再跟委員說明,事實上這也不叫作區間測速,這是一個速限的制定原則……
發言片段: 24
邱委員顯智:對,它是怎麼訂定出來的,應該讓大家瞭解,一個月內……
發言片段: 25
主席:謝謝邱委員……
發言片段: 26
王部長國材:委員,我再講一句,我們對道安很努力,速度是其中一個很重要因素……
發言片段: 27
邱委員顯智:沒有關係,你們劃設的依據是什麼,可以讓大家公評,一個月內提出。
發言片段: 28
王部長國材:了解。
發言片段: 29
主席:謝謝部長。接下來請高委員嘉瑜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30
meet_id 委員會-10-5-23-2
speakers ["林俊憲","洪孟楷","陳椒華","李昆澤","趙正宇","陳素月","莊瑞雄","陳雪生","傅崐萁","魯明哲","劉櫂豪","劉世芳","許智傑","許淑華","范雲","林德福","邱臣遠","李貴敏","林奕華","廖國棟Sufin‧Siluko","陳歐珀","高虹安","呂玉玲","蔡易餘","張其祿","邱顯智","高嘉瑜","江啟臣","孔文吉","鄭天財Sra Kacaw","劉建國","廖婉汝","陳明文","楊瓊瓔"]
page_start 235
meetingDate ["2022-03-09"]
gazette_id 1113801
agenda_lcidc_ids ["1113801_00005"]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交通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交通部部長王國材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3801_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