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355
發言片段: 0 |
---|
高委員嘉瑜:(14時48分)謝謝主席。剛剛邱委員提到道安問題,部長您說很重視道安,但是根據交通部最新的數據顯示,109年的死亡事故達3,000人,超過日本,其中特別提到酒駕死亡人數高達318人,也在109年度增加10%。該最新數據也凸顯出一點,即臺灣的人口大概是日本的五分之一,日本大概有1.25億人,可是我們的交通事故上死亡人數卻遠超過日本。尤其酒駕部分是人民最不能接受,也最厭惡的,相信部長也很痛恨;可是我們的酒駕死亡人數竟然還不斷地增加,這代表什麼?代表我們所說的道安,所謂的速限──您一再強調我們重視道安,所以我們要用速限去防止,事實證明根本沒有效果啊!所以過去民間團體不斷的陳情,認為我們的速限管制有很大的問題,原因在於你用的速限只是為了開罰,真正要協助改善交通事故,其實幫助有限。所以多數人認為,你應該用道路設計的改善方式或其他方式,來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而不是一昧的降低道路的速限,這也一直是交通部引起民怨很重要的一點。針對這部分,部長可以簡單回應一下嗎?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交通部王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王部長國材:有關道路工程的改善,現在大概有一千三百多個設計不好的路口,當然我們會做改善;另外我們最近也在做一件事,就是學校的部分,尤其郊區學校出來的道路,車流很多,我們也都在做。有關速度的部分,我們有一個數據,即mv的平方,v是速度,兩倍的速度就是4倍的衝撞力,4倍的速度就是16倍的衝撞力;一般來講,造成死亡最嚴重是在速度方面。有關區間測速這件事情,包括新北及各縣市之前的經驗都減少了一半的事故跟死亡率,所以我是覺得雖然有一些抱怨…… |
發言片段: 3 |
高委員嘉瑜:對於我國的交通死亡事故不斷增加,甚至超過日本,這個原因到底是什麼? |
發言片段: 4 |
王部長國材:你這裡有一個數據,110年首度降下10個人,是過去五年來第一次下降,今年1、2月減少了66個人;現在整個道安裡面,我們有道安記者會直接公布各縣市的道安狀況,行政院這邊現在有21項…… |
發言片段: 5 |
高委員嘉瑜:因為我的發言時間有限…… |
發言片段: 6 |
王部長國材:等於從去年開始,我們把道安當成最重要…… |
發言片段: 7 |
高委員嘉瑜:針對這一點,尤其是酒駕的部分,因為人數有增加,我覺得這個是大家不能接受的。另外,對於高齡者駕車的部分,也有人特別提到日本年滿70歲、新加坡65歲、香港60歲的人就要重新做駕照的審核,臺灣目前是75歲才需要換照查驗,交通部對此部分有沒有去研議,要不要降低年齡? |
發言片段: 8 |
王部長國材:過去我們的確是訂在75歲,甚至過去的法規如果你那時候已經超過75歲,也是既往不咎;的確當時也有提出高齡者有沒有差別、歧視等等的議題。我們現在除了75歲要換照,換照時要經過一定的檢查,包括他的辨識能力等等都已經在做;但如果現在要降到70歲,也有70歲到75歲的人覺得他現在身體很好,為什麼要他們每隔多少時間就要去做那些檢查?所以過去在整個制定過程中,尤其像臺灣有很多70…… |
發言片段: 9 |
高委員嘉瑜:這部分應該不是民粹的問題,而是一個科學跟實際數據所做的衡量,還有其他各國為什麼作出這樣的數據,請交通部也去研議、瞭解一下。我們從數據上來看,最近高齡者的車禍也非常多,原因到底是什麼,也請部長去瞭解。 |
另外,內湖的交通問題,也是我最關心的。內湖交通一直都沒有改善,交通部在這個部分曾推出UMAJI的app,當時還信誓旦旦跟我們承諾,說這個UMAJI可以改善舒緩內湖塞車問題;本席也在2020年5月質詢時表示,這個UMAJI的適用成效不如預期,你們說要回去改善,重新上線處理。而交通部在2021年11月也說有試驗企業共乘,七成有意願,八成認同,有助改善內湖交通壅塞,結果UMAJI竟然無疾而終的消失,本來告訴我們110年度會上線,後來再去瞭解,去年也悄悄地下架,UMAJI到現在花了1.5億元,結果卻消失在這個世界上。請問部長這要如何解釋? |
發言片段: 10 |
王部長國材:謝謝高委員,高委員上次質詢之後,我在去年也跟他們做了一些討論。交通部過去對這個app是政府直接對消費者,也就是g-c…… |
發言片段: 11 |
高委員嘉瑜:當時我們就質詢說UMAJI所做的事,google maps就能做,而其他的app也有做,UMAJI到底跟其他的app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我們要用UMAJI,不用google maps或其他app?當時交通部說這個要特別去整合所有的交通系統、票券等等,同時還可以改善內湖的交通問題。本席聽到可以改善內湖交通問題,眼睛就亮了,既然這麼好,就一定要趕快來做。而且你們還找了內科的員工,找了遠傳去做企業共乘的問卷,回收800份問卷說有八成的人願意共乘,說可以改善交通問題,我也期待這個app未來可以加入共乘系統,讓進出內湖的車輛可以少一點,大家共乘,結果也沒有!一切都在畫大餅,根本沒有要做這些事情!當時說改善內湖交通要靠這個app,結果現在說不做了,請問我們內湖交通要怎麼處理? |
發言片段: 12 |
王部長國材:現在是這樣,過去是g-c,現在是g-b-c,也就是說,他們現在從 app變成api,所以我想這部分,要不要政府自己來做一個…… |
發言片段: 13 |
高委員嘉瑜:那是因為你失敗了,你的只有兩萬多人下載,你們本來說重新上線之後,目標要10萬人使用,現在改成api,請問誰要來介接你這個api?有人要用嗎? |
發言片段: 14 |
王部長國材:就是一般交通服務業者的部分…… |
發言片段: 15 |
高委員嘉瑜:所以誰在使用呢?你花1.5億元來做所謂的api,實際上有沒有符合這個效益?這是第一點。第二,捷運東環段現在有一個爭議,即基隆捷運要花425億元去做,請部長評估一下,基隆捷運做好之後,基隆到臺北的票價要多少錢? |
發言片段: 16 |
王部長國材:應該跟淡水到臺北差不多。 |
發言片段: 17 |
高委員嘉瑜:那是多少錢?80元? |
發言片段: 18 |
王部長國材:現在是60元,上限…… |
發言片段: 19 |
高委員嘉瑜:如果是這樣的狀況,你覺得基隆人會搭乘嗎?因為現在搭國光號、搭火車大概都是40元到50元。從基隆到臺北坐基隆捷運大概要花多久時間? |
發言片段: 20 |
王部長國材:票價的部分,基隆捷運要到121年才建好,到時候會不會有類似臺北過去吃到飽的月票制度,也都不知道。重點是這一條捷運線,除了基隆、汐止,未來也跟委員提到的內湖有關係。 |
發言片段: 21 |
高委員嘉瑜:對,所以我們要問的是,這條捷運的成本效益跟它的時間,對基隆人來講,有沒有符合效益?另外就是這條線連接到我們的東環段,也就是汐東線要連接到舊宗路,那麼東環段的銜接才有意義。目前侯友宜送出的版本只有汐止到東湖,現在有爭議的是,光是東湖站要去承接文湖線,得先出站,走280公尺之後再重新入站,會對年長的民眾造成不便,如果是這樣的話,未來東湖站延伸到舊宗站的這一段究竟誰要來做?目前是無主,無人認領。 |
發言片段: 22 |
王部長國材:對,高委員問了一個好問題,過去從大稻埕一直到東湖是臺北市要做,東湖到汐止是新北市,最後汐東線也就是汐止到東湖這一段是新北市比較想做的,所以它現在做好了。 |
發言片段: 23 |
高委員嘉瑜:新北只管從汐止做到東湖,其他就不管了,因為已經完成侯友宜的政見──汐止已經有捷運了;但這條捷運會不會變成盲腸線?它要跟東環段銜接才有意義。 |
發言片段: 24 |
王部長國材:高委員,現在加入基隆捷運線之後,它就是不是盲腸線…… |
發言片段: 25 |
高委員嘉瑜:基隆捷運就是一邊往南港,一邊往東湖,汐止往東湖這段一定要銜接舊宗,所以我問部長汐止到東湖段之外──東湖到舊宗的部分,究竟誰要來做? |
發言片段: 26 |
王部長國材:現在是這樣,我知道新北是希望做到東湖就結束,所以我當時提到,如果要做的話,就納入民生汐止線的先期工程先做。 |
發言片段: 27 |
主席:好啦!高委員…… |
發言片段: 28 |
高委員嘉瑜:重點是東湖到舊宗這一段,如果納入民生汐止線,可能就遙遙無期,因為民生汐止線目前幾乎完全任何的動作。 |
發言片段: 29 |
主席:部長,你們把相關資料準備好,因為時間的關係…… |
發言片段: 30 |
王部長國材:這個只能問臺北市政府。 |
發言片段: 31 |
高委員嘉瑜:你不能再把球踢給臺北市政府。我的意思是,這個部分需要交通部來整合,新北市的汐止跟臺北市這中間,到底要怎麼銜接? |
發言片段: 32 |
王部長國材:好,我們願意來扮演這個角色,但因為民生汐止線現在新北這一段跟臺北市這一段有兩個不同看法…… |
發言片段: 33 |
高委員嘉瑜:對汐止的民眾來說,他們也希望能夠銜接東環段,所以這段一定要有人來做,究竟由誰來做,我們希望能夠提早確定,不要讓民眾覺得這一段未來是一個空缺,而變成一個盲腸線。 |
發言片段: 34 |
王部長國材:我們願意來扮演這個角色。 |
發言片段: 35 |
高委員嘉瑜:謝謝部長。 |
發言片段: 36 |
主席:請部長再跟高委員報告。接下來請何委員欣純發言。(不在場)何委員不在場。 |
請江委員啟臣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30 |
---|---|
meet_id | 委員會-10-5-23-2 |
speakers | ["林俊憲","洪孟楷","陳椒華","李昆澤","趙正宇","陳素月","莊瑞雄","陳雪生","傅崐萁","魯明哲","劉櫂豪","劉世芳","許智傑","許淑華","范雲","林德福","邱臣遠","李貴敏","林奕華","廖國棟Sufin‧Siluko","陳歐珀","高虹安","呂玉玲","蔡易餘","張其祿","邱顯智","高嘉瑜","江啟臣","孔文吉","鄭天財Sra Kacaw","劉建國","廖婉汝","陳明文","楊瓊瓔"] |
page_start | 235 |
meetingDate | ["2022-03-09"] |
gazette_id | 11138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3801_00005"]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交通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交通部部長王國材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13801_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