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425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德福:(9時19分)主席、楊總裁、央行所有列席官員,大家好,本席想請楊總裁上臺備詢。總裁,本席想請教你,因為俄烏戰爭的關係,國際金融制裁影響物資供應的出口,造成人員、金屬以及穀物價格明顯上漲,以政府目前掌握國內進口各項物資的上漲狀況,請問有沒有哪些進口物資的價格已經到了將近失控的臨界點?有沒有?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中央銀行楊總裁說明。 |
發言片段: 2 |
楊總裁金龍:以目前來看的話,除了我們說的因為它是穀倉,也是能源出口的地方,所以第一個就是金屬,還有能源及大宗物資。到目前為止,雖然國際市場的價格有上漲,但是要傳遞到國內來,可能還要稍微一段時間。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德福:你認為大部分都是在合理範圍內嗎? |
發言片段: 4 |
楊總裁金龍:一般來看的話,到目前為止,能源部分的確是上漲滿大的。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德福:能源上漲很大,其他大宗物資呢? |
發言片段: 6 |
楊總裁金龍:大宗物資也是有上漲一些,跟平常來做比較的話,它上漲的幅度是算高的。 |
發言片段: 7 |
林委員德福:算高?事實上,政府所認為的合理上漲,但對於很多民眾來講,講實在話,都是認為漲得離譜,而且沒辦法忍受,請問你怎麼理解這樣的落差?因為政府的看法跟民眾確實有落差,以他們現在所能夠接受的程度,確實是有落差,既然有落差,你怎麼去理解這樣的落差呢? |
發言片段: 8 |
楊總裁金龍:跟委員報告,這一波物價的上漲有兩個主要的原因,第一個就是COVID-19的因素,COVID-19的因素就是產生供給跟需求的落差,因為解封以後,需求也隨之增加,但供給的部分,因為進口的那些港口,特別是美國的港口,它的操作是比較緩慢的,所以供給來不及符合實際的需求。 |
發言片段: 9 |
林委員德福:再加上這一次俄烏戰爭…… |
發言片段: 10 |
楊總裁金龍:對,所以價格就上漲上來。 |
發言片段: 11 |
林委員德福:央行在業務報告中提到,如果引發輸入性通膨,將進一步加劇全球高通膨的問題,請問總裁,如果以央行報告的講法,本席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央行認為目前國內還沒有輸入性通膨的問題,是不是這樣子? |
發言片段: 12 |
楊總裁金龍:應該是說輸入性通膨的壓力強化了、增加了。 |
發言片段: 13 |
林委員德福:強化了? |
發言片段: 14 |
楊總裁金龍:對。 |
發言片段: 15 |
林委員德福:要是依您的看法,如果真的沒有輸入性通膨,半年多來這些物價的上漲難道真的只是單純的供需失衡嗎? |
發言片段: 16 |
楊總裁金龍:到目前為止,我們應該可以說是一個供需的…… |
發言片段: 17 |
林委員德福:供需失衡? |
發言片段: 18 |
楊總裁金龍:對,供需失衡。 |
發言片段: 19 |
林委員德福:反之,如果輸入性通膨早已存在,那現在又有供應鏈斷裂、國際金融制裁的問題,你認為短期內物價有停止上漲的可能性嗎? |
發言片段: 20 |
楊總裁金龍:根據主計總處之前所做的調查,好像認為到第二季的時候,我們國內的物價,這裡指的是總體物價而不是個別物價,總體物價平均還會都是在2%以上。 |
發言片段: 21 |
林委員德福:2%以上? |
發言片段: 22 |
楊總裁金龍:是。 |
發言片段: 23 |
林委員德福:針對物價上漲,其實國發會在年初有向行政院院會報告「2022經濟情勢」後就已經定調了,主要是輸入性通膨、國際原油以及大宗物資的上漲所導致,請問這是不是表示兩個政府機關,也就是中央銀行跟國發會對於輸入性通膨的看法不一樣? |
發言片段: 24 |
楊總裁金龍:應該是一樣的。 |
發言片段: 25 |
林委員德福:應該是一樣的? |
發言片段: 26 |
楊總裁金龍:對,應該是一樣的,因為它也認為是輸入性通膨的壓力。 |
發言片段: 27 |
林委員德福:本席質疑這是不是因為央行不希望民眾預期物價上漲,所以才不願意承認國內已經有高通膨的經濟狀況,是在這樣的環境下。 |
發言片段: 28 |
楊總裁金龍:跟委員報告,關於高通膨的部分,一般來講,針對通膨,我們只會說物價上漲的壓力比較高啦!因為如果我們以2%來計算、來看的話,基本上,去年我們是1.96%,所以我覺得是還好啦!相較於其他國家,你看美國是百分之五點多,歐洲也是一樣,英國也是一樣,這樣的話,我覺得2%應該是還好,如果是以總體來看,以整體的物價來看。我們再跟2008年相比,過去我們在2008年,臺灣的物價上漲3.5%來比較的話,2%應該是還算好的。 |
發言片段: 29 |
林委員德福:總裁,本席認為應該要面對問題,講實在話,執政團隊要穩定民心固然很重要,但是人民也有知的權利,政府資訊應該要公開、客觀、公平,不能粉飾太平,也不能愚民啦! |
發言片段: 30 |
楊總裁金龍:不會、不會,我們絕對不會這樣。 |
發言片段: 31 |
林委員德福:請問總裁,你覺得資訊透明是不是很重要? |
發言片段: 32 |
楊總裁金龍:對,當然重要,主計總處每個月都會發布數據啊! |
發言片段: 33 |
林委員德福:因為這一次央行的報告有提到,今年實質的薪資成長減緩、國內通膨壓力有加重的看法,請問民眾今年的痛苦指數是不是也有提升的可能? |
發言片段: 34 |
楊總裁金龍:對啦!委員這麼講也很有可能啦!不過第一個,政府也有對公教人員加薪4%…… |
發言片段: 35 |
林委員德福:我知道,但現在是上漲的錢,也就是物價、通膨上漲的幅度,其實比我們這一次給公教人員調薪的4%,可能更嚴重喔!本席認為這是屬於溫水煮青蛙的經濟狀況,你認為短期間內有脫離的可能嗎? |
發言片段: 36 |
楊總裁金龍:如果以去年實質物價整個來做比較的話,它差不多是有1%的成長,但如果以今年來講的話,假設整體物價是上漲2%到3%,但如果我們的薪資能夠成長4%以上的話,基本上就可以來彌補物價所引起的…… |
發言片段: 37 |
林委員德福:事實上,本席對於停滯性通膨發生的疑慮也十分憂心啦!雖然總裁在前天的院會裡面還說臺灣物價算是相當的穩定,不大可能會出現停滯性通膨,請問相對於國際穩定的國內物價,是不是建立在政府的凍漲?因為政府很多政策都是採取凍漲、緩漲,還有補貼的機制,以及短期間免稅、降稅的政策,是不是這樣子?因為在過去這段時間,我看到的有凍漲、有緩漲、有補貼的機制,還有短期免稅嘛!對不對? |
發言片段: 38 |
楊總裁金龍:報告委員,我先說明一下…… |
發言片段: 39 |
林委員德福:你講! |
發言片段: 40 |
楊總裁金龍:剛剛委員提到停滯性通膨問題,所謂停滯的意思就是沒有經濟成長。但就臺灣來說,我們今年的經濟基本面還是好的…… |
發言片段: 41 |
林委員德福:總裁,我剛剛提到的政策有凍漲、緩漲、補貼機制及短期免稅等,如果未來一次漲足,難道對經濟成長沒有影響與衝擊嗎?請告訴我! |
發言片段: 42 |
楊總裁金龍:在政府的穩定機制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下穩定物價,所以主計總處認為,第二季以後會慢慢下來。在慢慢下來的同時,如果慢慢讓一部分的……因為關稅優惠好像到4月或6月…… |
發言片段: 43 |
林委員德福:4月1日。 |
發言片段: 44 |
楊總裁金龍:對,屆時就會上漲…… |
發言片段: 45 |
林委員德福:總裁,屆時業者會因為成本增加,加上預期心理,根本不理會政府政策,也不管政府機制,先漲再說,這樣政府能強制干預嗎?不可能啊! |
發言片段: 46 |
楊總裁金龍:是。 |
發言片段: 47 |
林委員德福:我認為當凍漲、緩漲、補貼機制及短期免稅的時間一過,整個物價就會拉上來!總裁,當物價往上拉時,百姓的痛苦指數也會往上飆,這是很嚴重的事!站在政府立場來說,資訊必須透明公開,不能粉飾太平讓老百姓覺得現在很OK,但到最後控制不了時就會拉上來,那時候問題會非常嚴重! |
發言片段: 48 |
楊總裁金龍:報告委員,除了我剛剛說的那兩個因素外,我總覺得臺灣物價還是可控的,這是第一點。第二點,相較於其他國家,我們的物價還算穩定。 |
發言片段: 49 |
林委員德福:還算穩定? |
發言片段: 50 |
楊總裁金龍:是。 |
發言片段: 51 |
林委員德福:所以總裁很有信心? |
發言片段: 52 |
楊總裁金龍:物價穩定是相對的…… |
發言片段: 53 |
林委員德福:可以控制得了?其實我們也希望物價能穩定! |
發言片段: 54 |
楊總裁金龍:是。 |
發言片段: 55 |
林委員德福:我還有很多問題,下次再請教總裁。 |
發言片段: 56 |
楊總裁金龍:好,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57 |
主席:請吳委員秉叡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92 |
---|---|
meet_id | 委員會-10-5-20-3 |
speakers | ["沈發惠","林德福","吳秉叡","賴士葆","郭國文","李貴敏","林楚茵","鍾佳濱","張其祿","高嘉瑜","費鴻泰","楊瓊瓔","羅明才","陳椒華","江啟臣","曾銘宗","謝衣鳯","江永昌","余天","邱志偉"] |
page_start | 1 |
meetingDate | ["2022-03-10"] |
gazette_id | 11139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3901_0000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財政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中央銀行楊總裁金龍率所屬單位主管暨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列席業務報告,並 備質詢;二、繼續審查中華民國111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部分關於中央銀行 (含中央造幣廠、中央印製廠) |
agenda_id | 1113901_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