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069

發言片段: 0
湯委員蕙禎:(14時19分)部長好。我們現在講的工商社會,家庭教育很重要,當然常常需要靠學校教育來做最大的補充,講到品德教育,以前小學的時候講生活與倫理;中學的時候講公民與道德,就是希望道德教育在國小階段就能夠奠定好基礎。我們看到以前比較注重品德教育,常常聽到學校說要上品德教育課程,最近好像沒有聽到了,我們想說現在是不是因為太多的內容需要放進課綱裡面,所以我們比較看不到品德教育的課程放到裡面去;當然也因為現在資訊很發達,網路犯罪很多,各式各樣新型態的犯罪手法也早已進入校園,感覺現在還是滿需要注重品德教育,因為現在十二年國教課綱裡面,國小學童的生活品德教育是放在生活類的課綱,我們看到生活類課綱是介紹一些新型態的網路犯罪、毒品、幫派及霸凌等問題,而一些基本做人的道理應該怎麼做,以前我們講兄友弟恭、孝順父母,正面的部分比較少看到,所看到的是比較多負面不要做的東西所以所教的多是負面不要做的部分,因為品德教育、犯罪預防知識是以議題的方式來編排,主要是由任課老師自由帶入,教育部是開放給學校,並沒有強制採行什麼樣的教學方式,不曉得教育部有沒有去瞭解教師教學的內容、方式,還有成效?就此有沒有進行過瞭解?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潘部長文忠:是,跟委員報告,我想品格教育本來就是教育裡面一個非常核心的教育本質,這部分大概一直都不變。至於委員所提到的,應該是現在比較不適用過去以教條式的方式給孩子進行比較制式化的教學,因為他們所面對的社會大概也不是一成不變,甚至有些可能跟他現在生活所面對的不見得能比較貼近,所以目前來講可能也變成在生活情境當中,以這樣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剛才委員所提到的相關內容的學習,這在幾個相關領域裡面,其實也有這方面的教材,只是委員覺得其間前後有差異,應該是說以前有叫做生活與倫理的課本,然後第一週就排定課程要上什麼,但現在反而不是以單純的方式來進行,但是它的目的、目標還是一致,只是讓孩子在生活情境當中做一些思辨和討論,這個其實可以在方式作法上以比較接近生活的方式來探討跟學習,同時隨著不同的年齡,我們也瞭解到目前有很多課程,像社會領域包含裡面的公民課程,其實有很多跟我們早期的學習方式不太一樣,其中有很多議題都是跟孩子現在所接觸整個在社會的方向來做的,所以這個部分其實在課程變革當中,是以培養公民的方式,分不同的階段來實踐,但是整個核心的本質所養成這樣的品格,只是那可能不再是過去只遵從教條順從式的品格教育,孩子在接觸過程當中,也有一些……,所以委員應該也看得到,現在有一些年輕人,其實很多是有很好的想法。
發言片段: 3
湯委員蕙禎:教材的內容可能比較生動活潑。
發言片段: 4
潘部長文忠:對,就是他的方式是比較接近生活,不會去講很遙遠,對他來講只是一個知識,而不是他生活要面對的內容。
發言片段: 5
湯委員蕙禎:這些時間、教材、內容,是不是都比較看得到?因為你現在是請老師自己去編,不曉得有沒有……
發言片段: 6
潘部長文忠:基本的都還是從課綱裡面延伸,有時候我們會去強化的是,例如委員剛才也很關切的毒品,這不在過去的社會裡面,很多老師也不見得瞭解,像這部分我們就會加強跟補充,甚至會到學校做更多的宣導,因為這對孩子的傷害非常的大,對一個家庭的影響也很大,像這部分我們就覺得必須由政府加強來做這方面的補充,至於如果在原來課綱教材裡面有的,老師就會在其內容領域裡面來進行,我們現在目前大概會朝這樣來處理。
發言片段: 7
湯委員蕙禎:好,請部長幫忙瞭解一下,現在學校就時間的部分有沒有加強?就是不要輕忽品德教育。
發言片段: 8
潘部長文忠:是,謝謝委員提醒。
發言片段: 9
湯委員蕙禎:最後,關於到學習歷程作為大學入學評量標準,有些鄉下比較偏鄉的地方,因為學生社經地位可能比較差,電子數位資源也不太好,不像都會區資源較為充足,所以是不是請部長就這部分也能注意一下,像我服務的苗栗地區,能不能針對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提供一些專業的師資進行協助?
發言片段: 10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我們對偏鄉地區的學校,其實都有規劃專案,且包含經費的協助,主要也是支持他們可以延聘更多的課程師資來學校開課或支持學生也可以到鄰近區域選課等額外的資源,其實現在一般課程一般學校都會有,對於選修的部分,當然學校規模小,一定會比較受到限制,但是現在學習歷程檔案裡面有特別強調,不是要學生選很多的課程才是最好的學習表現,應該是他所進行的這些課程跟他未來要申請的校系是有比較好的連結,所以以這樣的方式,甚至我們也做了修改,希望學生透過線上的修習課程,也都可以被採認,所以如果他在苗栗,在線上有機會學習到一些北部或其他地區開設的課程,這些也都會列在他學習的範圍內,當然這部分教育部還是會持續注意,因為偏鄉各項的文化資源確實相對較為不足,所以教育部也會訂定專案予以支持。
發言片段: 11
湯委員蕙禎:儘量不要有M型化的情形出現。
發言片段: 12
潘部長文忠:這點我們會再特別留意,實質上已訂有計畫跟預算在支持這一段,我們會就這個階段再做盤檢,如果還有不足的地方,我們會再加油。
發言片段: 13
湯委員蕙禎:好,謝謝。
發言片段: 14
潘部長文忠:謝謝。
發言片段: 15
主席:請林委員宜瑾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34
meet_id 委員會-10-5-22-2
speakers ["賴品妤","林奕華","萬美玲","張廖萬堅","吳怡玎","高金素梅","王婉諭","陳秀寳","黃國書","范雲","吳思瑤","何欣純","鄭正鈐","管碧玲","鄭天財Sra Kacaw","楊瓊瓔","高虹安","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游毓蘭","洪孟楷","陳椒華","湯蕙禎","林宜瑾","呂玉玲","孔文吉","李貴敏","陳明文"]
page_start 355
meetingDate ["2022-03-10"]
gazette_id 1113901
agenda_lcidc_ids ["1113901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3901_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