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275
發言片段: 0 |
---|
邱委員志偉:(15時23分)303上午我剛好在茄萣,所以第一時間我就到了現場,那時網路上有人提到爆炸,如果是爆炸,代誌就大條了,後來到了現場發現並不是爆炸,而是鍋爐正在降載,除了發出很大的聲音,也排出了很多煙。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經濟部王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王部長美花:那是水蒸氣。 |
發言片段: 3 |
邱委員志偉:確定不是爆炸,我就比較安心了,而且所有的狀況我都有掌握,當然那天是非常漫長、非常難熬的,畢竟停電的都在我的選區,而且復電也是最晚的。此外,在我的選區也有很多養殖漁業,也有很多中小企業,也有科學園區,所以廠商是苦不堪言,相關的電話我大概接了100多通,可說是非常辛苦,我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是興達電廠?為什麼每次都是興達電廠?國內跟興達電廠相同的電廠大概有幾座? |
發言片段: 4 |
王部長美花:像這種比較久的電廠,除了興達還有中火。 |
發言片段: 5 |
邱委員志偉:為什麼這幾次都是興達?停電的原因,第一個,電源供應不夠;第二個,運轉機制的問題;第三個,設備的問題;第四個,人員訓練不足的問題,還有管理的問題。我每天都會巡一下興達電廠,但是我沒有辦法巡到它的管理、設備、管線,就只能在週遭關心,這些電廠當中,為什麼只有興達比較容易發生事情?你們有沒有去查明原因呢?是管理的問題還是設備老舊的問題?還是管線的問題呢?這部分請曾代理董事長說明。 |
發言片段: 6 |
主席:請台電公司曾代理董事長說明。 |
發言片段: 7 |
曾代理董事長文生:興達電廠的燃煤機組幾乎都是快要除役的機組,相應的開關站設備的年限也都比較久了,所以就可能會發生當我們把它的保護電驛換成數位化,但隔離開關的操作跟這個數位化沒有匹配,這都是新舊在交替時會發生的一些問題,所以我們未來會針對興達電廠更take care。 |
發言片段: 8 |
邱委員志偉:為什麼中火就不會?我們必須瞭解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
發言片段: 9 |
曾代理董事長文生:舉個例子來講,像第一道保護的保護電驛,在其他電廠就沒有發生這樣的狀況。 |
發言片段: 10 |
邱委員志偉:所以就是訓練不足的問題,或是風險意識管理的問題。 |
發言片段: 11 |
曾代理董事長文生:興達電廠的特殊性,在當時換這些電驛的時候並沒有被發掘出來。 |
發言片段: 12 |
邱委員志偉:不管是輿論,或是很多的立法院同事,或是在野黨的委員,都說這是電不足的問題,事實上,那天的備載容量是多少? |
發言片段: 13 |
曾代理董事長文生:跳電的瞬間是24.61。 |
發言片段: 14 |
邱委員志偉:24.61這個數字代表什麼意涵? |
發言片段: 15 |
曾代理董事長文生:就是我們有很多水火力機組都還沒有滿載發電。 |
發言片段: 16 |
邱委員志偉:對啊!所以這種情況是不會發生電源供應不足的問題。 |
發言片段: 17 |
曾代理董事長文生:不是電源問題。 |
發言片段: 18 |
邱委員志偉:那是因為操作的問題、人員訓練不夠的問題、風險管理不足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瞭解這些問題之後,想辦法去改善。據了解,興達退休跟補進的人員,這幾年的落差相當大,其實興達電廠更需要補足人力,因為它系統性的風險比較高、設備比較老舊,對不對?如果人員不補足,在操作上就會有產生更大的風險,這十年來新進跟退休相比後缺了100名,這是你們提出的數據,基本上,人員不足,則操作的風險、壓力就會比較大,所以請你們去檢討,如果人力要精簡,則相關的受訓、傳承、銜接就一定要做好,其實很多都不是師父教徒弟,而是看線上教學、看錄影帶,會發生這種現象嗎? |
發言片段: 19 |
曾代理董事長文生:跟委員說明,比方說這次一些匯流排相關設備的維修,其實它就是一次性的作業,過去維修的部分會有一個班在做相關的工作,但一些比較資深的人員,真的是因為退休的關係,所以有一些疏忽,但誠如委員所言,確實退休人員的部分,現在不只是電廠,就是各個領域退休人員的比例都很高,其實過去5年加起來,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員是新進人員,而委員剛才統計的時間則是以10年來計算,則它的比例就更高了。 |
發言片段: 20 |
邱委員志偉:每個電廠的狀況不一樣,需求也不一樣、強度也不一樣,所以人員若有不足,你就應多加招募。 |
發言片段: 21 |
曾代理董事長文生:是,風險比較高的地方,我們應該要著重來處理,這是完全正確的。 |
發言片段: 22 |
邱委員志偉:你說的改善對策中有提到針對風險管控能力的提升要設立一個專責單位,在還沒有設置這樣的單位前,過去是如何進行風險管控的? |
發言片段: 23 |
曾代理董事長文生:其實它有一些工作流程表,比方說有些需要得到更高一層主管的同意,當然未來這個工作不是只侷限在這個開關站裡面,它的風險也不只是在這邊,所以未來我們會把整個風險的管理,還有聯結的系統確定下來,我們最近這兩天已經在進行討論,每個場站至少都應以它的副首長來擔任風控長這樣的角色,甚至比方說只要有線路在維修,如果要重新布電,就要跟中央的調度中心取得確認後才能夠執行。 |
發言片段: 24 |
邱委員志偉:董事長,所以這是人員管控的問題,要避免人為的疏失,對不對? |
發言片段: 25 |
曾代理董事長文生:操作動作的管控。 |
發言片段: 26 |
邱委員志偉:人為的疏失能不能用更好的運轉機制,以防止發生類似的人為疏失? |
發言片段: 27 |
曾代理董事長文生:剛好今天的報告裡面也提到了,包含保護電驛的重新檢視,然後還有廠跟網之間規劃設計一道新的保護機制。最後,現在因為電網的負載真的比較高,所以我們把很多該分散的匯流排都把排在一起,這時就有合聯的問題,在合聯的狀況下,就是任何的操作動作,必須要跟調度中心…… |
發言片段: 28 |
邱委員志偉:有很多專業的問題國人同胞不可能完全瞭解,所以你必須用比較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國人瞭解我們的供電沒有問題,這不是缺電問題,就像水庫有水,但水管維修的功能出現狀況,水管沒有處理好,當然水龍頭出不了水啊!就是這個原因啊!本席認為,每個電廠可能有它個別的問題,所以每個電廠應該要做總體檢,特別是興達電廠,我真的是苦不堪言,因為那是位在我的選區,我對它有很多的感情在裡面,但事情發生了,我只能跟行政團隊一起面對、一起解決這些問題。此外,我還要安撫,還要跟我的選民說明,所以我覺得你們跟社會溝通的能量還有你們跟社會的溝通還是不夠,所以很多輿論導向這是水庫沒有水、電的部分沒有電,未來將會造成這樣的問題,這對很多外資或是要來臺灣投資的廠商,在信心面會潰散,此時可能就會形成這樣一個氛圍,所以我覺得行政部門,特別是經濟部,有這個責任跟社會、跟全民來做溝通、說明。對於未來本席建議,針對興達電廠,包括設備老舊的問題、人員不足的問題,來做一個全盤的總體檢,我覺得這些風險管控的專責單位或是管理層級,這是屬於技術層面的問題,追根究底發生原因在哪裡,可能是每個電廠所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即這是有一些深層的原因,所以本席建議針對每個電廠去做一個澈底、全盤的體檢,可以嗎? |
發言片段: 29 |
王部長美花:可以,而且我們可能會改變過往的訓練模式,比如說過往是正面的訓練,就是第一步、第二步要怎麼做,但這樣的訓練模式,我是覺得可以思考一下,萬一其中哪一個錯誤了,接下來如何去做相關的下一步,剛才委員講得很好,要以白話的方式跟人家說明,就是水庫是有水的,但是當水管壞了,可能水也流不出來,今天這個問題就是這樣,即電是有的,但是因為網路線造成的問題,讓電送不出來,所以這個部分,我們確實要跟國人多做澄清。 |
發言片段: 30 |
邱委員志偉:好。其實我還有很多問題,但我必須遵守會議的時間。 |
發言片段: 31 |
王部長美花:是。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32 |
主席(邱委員志偉):登記發言委員除不在場者外,其餘均已發言完畢,詢答結束。委員廖婉汝所提書面質詢,列入紀錄、刊登公報。書面質詢及未及答復部分,請相關單位於一週之內以書面答復並副知本會。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34 |
---|---|
meet_id | 委員會-10-5-19-3 |
speakers | ["邱志偉","曾銘宗","賴士葆","謝衣鳯","林岱樺","陳亭妃","高虹安","陳明文","邱議瑩","楊瓊瓔","陳超明","呂玉玲","蘇治芬","蘇震清","賴瑞隆","孔文吉","邱顯智","高嘉瑜","林楚茵","陳椒華","林奕華","李貴敏","賴香伶","游毓蘭","洪孟楷","張其祿","江啟臣","劉世芳","邱臣遠","蔡壁如","劉建國","洪申翰","廖婉汝"] |
page_start | 157 |
meetingDate | ["2022-03-10"] |
gazette_id | 11138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3801_0000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經濟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經濟部部長就「303興達電廠事故之細部調查、改善研擬、電力設施運轉維護機制精進、人 員風險分析管控能力強化及電網韌性提升」進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13801_0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