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58

發言片段: 0
吳委員思瑤:(10時26分)院長早、故宮的同仁大家早安。一場俄烏戰爭,不只是國與國的戰爭,更是文明與文化的保衛戰,所以我想看看以俄烏戰爭的他山之石,故宮可以做什麼?有三個面向,第一,對外,我們響應國際聲援了嗎?第二,對內,我們要有效檢視自身的應變能量;第三,修復的人力荒我們怎麼來克服?這是我今天的破題。剛剛很多委員都提到搶救戰爭之下的博物館文物,事實上,戰爭一來不只館內的文物受威脅,其實連博物館的建築都遭殃,所以我這裡列出受到導彈炸毀、飛彈破壞及爆炸震波震壞的部分,不管是國家級的歷史博物館、地方的歷史博物館,或是藝術博物館,不同的博物館類都是受害者,重要的文化資產正在消失。
回到博物館內的珍貴文物,最近大家最擔心的是烏克蘭最大的博物館,超過17萬5,000件的藏品被迫逃亡,所以國際應當伸出援手。從這一場文物保衛戰分秒必爭,我們看到博物館自身的應變能力,從打包文物至找到保全的地方,或是要遷離出境外,這都是要嚴肅面對的課題。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在第一時間緊急呼籲,拒絕戰爭全球一起來搶救文物。請問院長,我們是ICOM的成員嗎?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故宮博物院吳院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吳院長密察:我們是。
發言片段: 3
吳委員思瑤:但是我們在ICOM裡頭所看到的資料,文化部有效的整合民間博物館及國立博物館,譬如臺博、史前博物館及民間的宗教博物館,這些都有在ICOM的各個委員會擔任要職,我並沒有看到故宮的人員在裡頭擔任要職,是不是?即便我們是成員。我建議可以強化對ICOM的投入,因為我們要建立國際合作的network。我們是ICOM的成員,但是我們看到ICOM在同一時間強烈譴責戰爭、呼籲儘速停火,而且盡全力要求所有成員一起來協調並保護烏克蘭博物館人員及文物的安全,依據「ICOM博物館道德守則」所有會員一起來確保文物收藏品免予各種風險,甚至各種威脅。
我看到國際在串聯,故宮做了什麼?院長出面譴責了嗎?故宮作為臺灣博物館的龍頭、作為臺灣文化文明的龍頭,又是ICOM的成員,在第一時間沒有任何具體的行動。不要說協助,連第一線的聲援,站在自由人權和平的一邊,跟藝術館舍站在同一陣線,我沒有看到故宮有做,我非常遺憾。臺灣的中研院在第一時間,甚至比國際的諾貝爾得主的串聯、Cornell大學的串聯同時,臺灣最高學術研究機構中研院在第一時間發文譴責,而且馬上具體針對烏克蘭的學者、學生的收留庇護啟動起來,這一點我對故宮是有點失望的。
End The War──我再次說,各種形式來挺烏克蘭的藝術行動都在各地遍地開花,不管是美術館本身打燈來支持烏克蘭,或者是掛上烏克蘭國旗,或者是在自己的藝術logo上加上和平的意象,國際都在做,故宮也可以做啊!南院的光雕,曾經這麼風靡臺灣的鄉親,你們沒有想要在第一時間用藝術的力量去聲援烏克蘭嗎?我覺得非常可惜。我們看國際博物館協會、波蘭紅十字會、華沙國家博物館及UNESCO等幾個面向的協助,除了聲援之外,還有協助疏散文物保存文物、徵集專業救難物資、提供人員緊急庇護及提供必要的修復支援。故宮可以做嗎?雖然我們距離烏克蘭很遠,但是有必要的話,我們要宣示我們願意,沒有人是outsider,故宮inside,可以嗎?這些事情,院長有沒有思考過?故宮有沒有思考過?
發言片段: 4
吳院長密察:的確在這一點上面我們太保守了。
發言片段: 5
吳委員思瑤:是啊!我非常遺憾,所以我要告訴院長,這裡我show出來的,不管是波蘭紅十字會、華沙國家博物館、UNESCO,或是ICOM在內,世界各國的博物館,當然歐洲離烏克蘭最近,這告訴我們,他山之石是什麼,我們平常要建立跟這些博物館社的合作的network。別人需要的時候我們出手救援,而當臺灣如果需要的話,大家也一起來幫忙。如果臺灣面對戰爭威脅,要向就近的日本或者是東南亞國家的博物館建立這樣的合作機制,當我們願意伸出援手,如果臺灣有需要,別人才願意對我們施以協助,但這都是我們非常保守的部分,也是我非常遺憾的地方。
所以我具體講,故宮can help,也許現在戰爭看起來有可能以和平協議進入尾聲。但是這些事情,我希望故宮可以不落人後,包括譴責俄羅斯的聲明,包括我們可以嘗試終止跟俄羅斯博物館的交流活動,我不曉得未來跟俄羅斯是否有合作?因為我們前年才跟他們合作過一檔策展。另外臺灣也可以捐贈緊急搶救的物資,故宮可以提供博物館的人員庇護嗎?能讓他們的研究員來這裡嗎?我們可以支援庫房來保存文物嗎?雖然很遠,但如果有需要,我們也可以啊!還有包括發動募款或捐款的支持,NFT的藝術公益,全球都在做。如果有必要,故宮也願意協力修復在戰火當中受傷的文物,我們也可以趕快跟烏克蘭說,臺灣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擁有世界級博物館的能量,未來我們願意啟動跟烏克蘭的換展合作計畫,這些都可以做,而不是我們什麼都不做。雖然戰火也許要平息了,可是很多戰後的修復,戰後的協助工作,我們都不要再當outsider,可不可一個月內訂定出我們可以做的事項?願意嗎?
發言片段: 6
吳院長密察:我們會積極地去思考能做什麼、該做什麼。
發言片段: 7
吳委員思瑤:可以做的事情,世界博物館都在做的事情,ICOM的協會成員都在做的事情,我列了出來。我們除了需要針對以虛擬貨幣來進行NFT新型藝術的交易,建立制度上的遊戲規則之外,我必須說,此時此刻因為要援助烏克蘭,世界各國的博物館、藝術界,都在用加密貨幣的捐款,或是釋出IP供NFT創作募款,或是購藏願意分潤給烏克蘭的NFT藝術家作品,這些事故宮此時此刻都應該做。
我後面還有一些事情,今天都沒有辦法提。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在關鍵的時刻我們應當伸出援手,藝術的力量跨越國界,也因為他山之石,我們可以想想,我們對國際博物館的合作串連,做得足夠嗎?當我們需要協助的時候,別人願意幫助我們嗎?我剛剛說的這些事情,可以在一個月內給我一份報告嗎?我們能夠做的就趕快做,畢竟戰火之後,還有很多藝術修復的工程需要故宮協助,院長可以嗎?
發言片段: 8
吳院長密察:可以,我們一個月內……
發言片段: 9
吳委員思瑤:包括NFT的創作,如果故宮釋出IP,可以供藝術家進行NFT的創作,然後募款給烏克蘭,光這一點作法,就何其的創新!我非常期待,好嗎?院長我們加油!謝謝。
發言片段: 10
吳院長密察:謝謝。
發言片段: 11
主席:現在休息5分鐘。
休息
繼續開會
發言片段: 12
主席:現在繼續開會。
請何委員欣純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296
meet_id 委員會-10-5-22-3
speakers ["林奕華","張廖萬堅","王婉諭","范雲","黃國書","萬美玲","吳怡玎","吳思瑤","何欣純","賴品妤","林宜瑾","鄭正鈐","陳秀寳","楊瓊瓔","廖婉汝"]
page_start 259
meetingDate ["2022-03-14"]
gazette_id 1114201
agenda_lcidc_ids ["1114201_00009"]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4201_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