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461

發言片段: 0
鄭委員正鈐:(11時12分)我想請教吳院長。院長好。首先,我還是要關心一下南院跳電事件。我看到你們在報告中做的說明,彭處長之前也到本席辦公室做過說明,我只是覺得世界級博物館跳電這樣的事其實還是滿低級的失誤。報告中提到電力匯流排發生短路,也就是問題出在這裡,但我比較好奇的是為什麼會出現短路故障?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故宮博物院吳院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吳院長密察:委員好。我是否可以請本院南院處彭處長說明?
發言片段: 3
鄭委員正鈐:可以。
發言片段: 4
主席: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彭處長說明。
發言片段: 5
彭處長子程:委員好,我是南院處處長彭子程。匯流排確實屬於機械裝置,很少發生故障,會發生的原因是絕緣劣化。至於真實原因,我們其實在……
發言片段: 6
鄭委員正鈐:絕緣劣化之後短路,是這個意思嗎?
發言片段: 7
彭處長子程:是的。
發言片段: 8
鄭委員正鈐:南院開幕沒幾年,很多家庭的匯流排用了二十、三十年也都沒有問題,而南院沒幾年就出現絕緣劣化這樣的狀態,我覺得其實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希望處長就這部分趕快完整重新檢視。你曾經說30個匯流排全都檢查完畢了,對不對?
發言片段: 9
彭處長子程:報告委員,一般是用電大戶才會使用匯流排,是以銅片取代電纜,一般家庭則不會用到這種裝置。
發言片段: 10
鄭委員正鈐:應該是工廠等相關用戶啦!
發言片段: 11
彭處長子程:對。南院其他29顆都已經完成檢測,現在狀況沒有問題,今天又做一次特檢,也就是針對現在的絕緣狀況再做一次斷電檢查。絕緣檢查必須斷電,所以在今天休館情況下做這項特檢。這個禮拜五……
發言片段: 12
鄭委員正鈐:這個禮拜五可以完成是嗎?
發言片段: 13
彭處長子程:不是,這禮拜五,我們會再找原來施工的營建署,包含設計的機電機師與施工廠商,確定整個迴路系統的規劃、裝置的設計,還有當初施工的狀況是否有需要再被檢討,我們要真正了解狀況是什麼。
發言片段: 14
鄭委員正鈐:好,這部分就請加緊進行,到時給我們一份很完整的書面資料。園區很多廠商其實也都裝有這種匯流排,我卻很少聽到他們發生匯流排跳電這樣的情況。故宮畢竟是世界級博物館,所以我們針對這部分一定有更高的要求。
發言片段: 15
彭處長子程:是的,我們也在查。
發言片段: 16
鄭委員正鈐:請給我們完整的資料。
發言片段: 17
彭處長子程:沒問題。
發言片段: 18
鄭委員正鈐:接下來我想請教院長,烏俄戰爭大家都很關心。不管發生戰火的原因是什麼,站在人類角度來看,文化遺址的保護是肯定要的。這兩個禮拜以來,烏克蘭很多博物館因為擔心遭受戰火波及不斷撤離,很多委員也都關心到這樣的事。我先請教院長,你知道這是什麼標誌嗎?這個標誌是什麼,你知道嗎?
發言片段: 19
吳院長密察:不知道。
發言片段: 20
鄭委員正鈐:不知道?
發言片段: 21
吳院長密察:不知道。
發言片段: 22
鄭委員正鈐:院長,我向你簡單說明,這其實是藍盾Blue Shield,代表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54年簽署的海牙公約:《關於發生武裝衝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專門針對武裝衝突中關於文化遺產保護的國際性公約。臺灣現在不在簽約國當中,可是俄國有、大陸有,很多周邊國家都有,所以雖然我國不在簽約國當中,可是一旦未來臺灣發生戰爭、衝突,是否也可以透過海牙公約與藍盾這樣的標誌,給故宮的寶物多一些保障?對於這個部分,院長可不可以稍微回應、做一點說明?我國是否可以利用藍盾這項工具,一旦、萬一發生戰火,對於故宮文物能有更多保障?
發言片段: 23
吳院長密察:我想,任何文明國家都一定不會對具有普世價值的文物進行攻擊,這也是當時簽署海牙公約的精神。但是有一個前提,打仗的國家必須是文明的,要不然像這次烏克蘭也有設施差一點遭到直接命中。有這樣的管道,我們當然會努力;是否能因此得到實質上的保護很難說,但我們會努力。
發言片段: 24
鄭委員正鈐:院長,戰爭發生時,很多時候是完全泯滅人性的,坦白說,對於文物的保障也是有困難的,可是身為故宮院長應該從這個部分努力。所以我今天提出一項提案,希望故宮在3個月內針對一旦發生戰火要怎麼保護文物、是否有什麼樣的後遷機制或透過藍盾等什麼樣的作法,給本席一份很完整的資料,好不好?
發言片段: 25
吳院長密察:好。
發言片段: 26
鄭委員正鈐:不只關於UNESCO這個部分,我也希望有一些更實質的計畫,因為我不知道故宮現在有沒有,希望故宮在3個月內連同藍盾相關計畫給我一份更完整的說明,就是戰火發生時怎麼保障故宮的文物,好不好?
發言片段: 27
吳院長密察:好。
發言片段: 28
鄭委員正鈐:我之前也與院長交流過幾次NFT相關問題,上次您也給我一份書面回覆,提到怎麼做品牌授權。今天我發現很多委員也都關心這個問題,表示NFT真的是現在很熱、很潮的一件事,我舉2個例子讓院長知道。故宮已經開放IP授權,等想與故宮合作的人提出商業模式。我直接向您提出一件簡單的事件: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去年也開始做NFT了,臺灣一家廠商勝大莊也做了米芾「試賜茶樂章」的數位長卷書法。他們的作法是分成1億份,每份1美元,檯面上就出現30億元。由於有人在買,現在一份也就是一個單位炒到15美元,表示勝大莊在做米芾「試賜茶樂章」NFT這項計畫時,市場價值已經達到450億元了。我認為這其實是給故宮一個參考,故宮畢竟是國家級、世界級的博物館,考慮怎麼做這個部分時當然要更嚴謹,我只是提供這樣的例子,說明NFT與藝術結合時,其實有可能為故宮打開很多路。我希望之後有機會再與院長直接討論,因為您上次跟我講的還停留在數位授權的部分。
我為什麼會提出NFT?是因為我看到109年度決算表出來之後,覺得其實情況還滿慘的。在109年故宮文物基金銷貨通路決算資料中,整個金額不算高,其中書籍類與文物仿製品類很誇張,出現了銷貨收入小於成本的問題。為什麼出現這個狀態?請你們之後再給我詳細的說明,因為這就表示賣出金額比製作產品的成本還要少。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狀態?請你再給我一份簡單的書面說明。另外要特別談的是整個網路商城的狀態,銷貨金額也很低,109年只比108年多51萬元,比107年更是低很多。我本來以為因為疫情,網路商城應該有機會做得更好,結果情況似乎也沒有,針對這個部分,也請院長事後給我完整的說明與書面資料,好不好?
發言片段: 29
吳院長密察:好的。
發言片段: 30
主席:請陳委員秀寳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296
meet_id 委員會-10-5-22-3
speakers ["林奕華","張廖萬堅","王婉諭","范雲","黃國書","萬美玲","吳怡玎","吳思瑤","何欣純","賴品妤","林宜瑾","鄭正鈐","陳秀寳","楊瓊瓔","廖婉汝"]
page_start 259
meetingDate ["2022-03-14"]
gazette_id 1114201
agenda_lcidc_ids ["1114201_00009"]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4201_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