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440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為洲:(11時16分)署長,蔡總統宣示了2050年淨零轉型,講得還是有點保守,我們對於2050淨零排碳或是碳中和這樣的政策,請問是確定了嗎?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環保署張署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張署長子敬:委員好。跟委員報告,其實最開始當然有講出所謂淨零轉型,但其實現在我們的修法裡面就是2050淨零排放,我們在修法草案裡面是有寫進去的。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為洲:好,OK。所以可說是做了很大的決心。 |
發言片段: 4 |
張署長子敬:是。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為洲:的確,也不得不跟世界接軌,否則將來我們的產品出口等各方面,都會碰到一些障礙,因為如果其他國家都是這樣做,加上我們是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就一定要跟國際接軌,所以這部分我們是支持的,但還是要努力,畢竟這中間困難重重,不是那麼容易。 |
我先請教一下署長,畢竟這方面你是專家,就是大家都是針對碳的部分,希望不要再產生更多的碳,變成碳好像是罪惡的淵藪,為什麼?碳不好嗎? |
發言片段: 6 |
張署長子敬:不是,跟委員報告一下,所謂氣候變遷是因為全球暖化,而全球暖化就是所謂的溫室效應,而溫室效應就是因為這些氣體過量了,當然溫室氣體不是只有二氧化碳,只是二氧化碳的量是最大的。 |
發言片段: 7 |
林委員為洲:除此之外,還有甲烷等等。 |
發言片段: 8 |
張署長子敬:是,但二氧化碳的量最大,所以大家會優先把它當作目標來做處理。 |
發言片段: 9 |
林委員為洲:所以對地球永續的環境造成很大的傷害。 |
發言片段: 10 |
張署長子敬:對,會造成氣溫的上升,整個氣候可能都會跟著改變。 |
發言片段: 11 |
林委員為洲:以全球來說,碳排放增加的原因是什麼? |
發言片段: 12 |
張署長子敬:簡單來說,就是這些化石燃料原來在地底下是相安無事的,但是我們把它挖出來用。 |
發言片段: 13 |
林委員為洲:當作燃料。 |
發言片段: 14 |
張署長子敬:對,用了之後,就變成二氧化碳排到大氣裡面。 |
發言片段: 15 |
林委員為洲:就會產生二氧化碳、產生溫室氣體,然後排放到大氣裡面。 |
發言片段: 16 |
張署長子敬:是。 |
發言片段: 17 |
林委員為洲:所以主要是因為將其燃燒了。 |
發言片段: 18 |
張署長子敬:燃燒是一個很大的來源。 |
發言片段: 19 |
林委員為洲:燃燒化石燃料。 |
發言片段: 20 |
張署長子敬:是。 |
發言片段: 21 |
林委員為洲:所以就應朝減少燃燒化石燃料的方向努力。 |
發言片段: 22 |
張署長子敬:所以現在能源的轉型就變得很重要,包括再生能源、新能源政策等等。 |
發言片段: 23 |
林委員為洲:就是不要燃燒化石燃料。 |
發言片段: 24 |
張署長子敬:對,減少這個部分的使用。 |
發言片段: 25 |
林委員為洲:好。燃燒化石燃料產生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等等,且主要是從以下這幾個方向、項目中產生,首先是交通工具,因為現在燃油還是主要交通工具會使用的,所以當然就會希望儘量利用大眾運輸,以減少交通工具排放出溫室氣體,請問做得到嗎?就減少的程度來看,你的努力程度是會跟成效產生關聯,包括利用大眾運輸通勤,然後使用節能家電,電使用的少,自然發電就不需要那麼多,然後燃燒化石燃料就會變少。再來就是拒用塑膠製品,塑膠製品也是要經過…… |
發言片段: 26 |
張署長子敬:它也是從石油提煉出來的,製程當中就會有燃燒。 |
發言片段: 27 |
林委員為洲:所以製程當中還是有經過燃燒。再來就是培養少肉多蔬的飲食習慣,這一點是基於什麼原因?是因為動物也會產生這個氣體,是不是? |
發言片段: 28 |
張署長子敬:而且動物因為本身也會消耗糧食,可能食用幾倍的食物後相對才能得到一份的肉。 |
發言片段: 29 |
林委員為洲:那蔬菜類、植物類就比較不會產生溫室氣體? |
發言片段: 30 |
張署長子敬:對,因為它基本上還是會利用到大氣裡面的二氧化碳。 |
發言片段: 31 |
林委員為洲:OK。另外就是要重複利用,降低物慾,不要一直想用新的東西,就是不要再製造、一直在製造新的產品、新的東西,以滿足物慾;然後就是使用電動車,儘量少使用燃燒汽油、柴油的車子。 |
發言片段: 32 |
張署長子敬:對,因為使用電動車,就可以用電來取代燃料,而電如果能夠逐步地使用再生能源就可以擺脫使用化石燃料…… |
發言片段: 33 |
林委員為洲:好,可以從幾個方向去努力,畢竟你一定要在2050年達到。 |
現在我們來看這個途徑、路徑到底要如何一步一步來做,而且也要每年進行檢討,你才能真的在2050年做得到。所以接著我們就來檢討,當然現在要開始收取碳費,國內的企業、中小企業「剉咧等」,大家可能都要被要求繳交碳費,即如果沒有辦法減碳,就要繳交一定的費用到平臺上,這時就會增加成本,而且將來出口時,可能也會被課以碳稅,即如果減碳減得不夠,出口到美國或是到歐盟時都要被課碳稅,所以在國內若不減碳、不去繳碳費,到時候關稅的部分還是會給你課碳稅,即不繳碳費最後也會被課碳稅,所以都會增加成本,並不是不做就沒事,不做的話出口時還是會被課碳稅,是不是這樣? |
發言片段: 34 |
張署長子敬:是。 |
發言片段: 35 |
林委員為洲:將來都會是這樣嗎? |
發言片段: 36 |
張署長子敬:是。 |
發言片段: 37 |
林委員為洲: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在國內如果被課碳費,將來碳稅的部分會不會被重複收費? |
發言片段: 38 |
張署長子敬:是國外的碳稅。 |
發言片段: 39 |
林委員為洲:對啊!若要出口到歐盟,則歐盟在進口時要課以碳稅,但在國內已經繳碳費了,歐盟會承認嗎? |
發言片段: 40 |
張署長子敬:跟委員報告,這個就是他們現在設計的精神,就是同樣的產品要付出相同碳的代價,所以在國內付了多少,若比它要付的低,就要補那個差額。 |
發言片段: 41 |
林委員為洲:你認為將來會不會有問題?畢竟我們的出口主要是到歐盟、美國,當他們要課以碳稅的時候,雖然我們說國內已經有抵繳碳費了,但屆時會不會出現他們不承認,也就是會被重複課稅,會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發生? |
發言片段: 42 |
張署長子敬:跟委員報告,這個當然必須經過談判,所以為什麼我們剛剛提到要出口的,可能必須是國際查驗機構發出的證明,這樣的話…… |
發言片段: 43 |
林委員為洲:你們有開始在談判嗎?歐盟可能2023年、2026年就要收取碳稅了。 |
發言片段: 44 |
張署長子敬:它2023年只要求要先登錄,所以我們要趕快輔導我們的產業…… |
發言片段: 45 |
林委員為洲:2026年就要全面實施了。 |
發言片段: 46 |
張署長子敬:對,所以要先輔導我們的產業本身能夠盤查、能夠查驗,然後去登錄。 |
發言片段: 47 |
林委員為洲:這樣來得及嗎?現在已經是2022年,剩下4年就2026年了。 |
發言片段: 48 |
張署長子敬:他們也會一步一步來做,要先登錄完才會收取,所以我們就要趕快把我們的查驗能力建立起來,接著建立我們自己的收費制度,有了這些東西之後,我們才能跟人家談判,包括我們的制度是如何、我們要如何收取等等。 |
發言片段: 49 |
林委員為洲:我們的制度多久時間會建立好?就是如何繳碳費這個制度,你們預計什麼時候可以完成?就是企業都知道,即生產這個東西或是要用這種製程的,屆時要繳多少碳費等等,請問企業什麼時候可以很明確的知道? |
發言片段: 50 |
張署長子敬:關於這個東西,我們現在法的草案是規定授權相關單位去訂定,所以我們現在也開始在做一些準備工作,法通過後我們就會啟動所謂收費機制的討論,這時候大家意見都可以進來,企業就會…… |
發言片段: 51 |
林委員為洲:看起來這是有急迫性的,畢竟剩下4年的時間讓你來做這些相關的配套,所以其實是很急的。 |
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我要問的是,我們要朝這個目標來做,不做也不行。所以針對減碳,你們打算怎麼做,還有你們的政策是不是能夠產生足夠的誘因。像小客車、機車占了所有公路碳排放的6成,對於這方面,現在我們來檢討一下,像鼓勵使用電動機車,就是鼓勵使用電,不要使用汽油、柴油來碳排放,但你們的鼓勵措施好像是背道而行,像電動機車占所有機車的比例這麼少,而且還沒有增長,甚至2021年占的比例還倒退。據瞭解,在環保署的鼓勵措施中,補助燃油機車的部分,每年大概花13億元來補助,但電動機車的部分,2021年只補助7,000萬元,請問這是什麼減碳政策?為什麼會這樣呢? |
發言片段: 52 |
張署長子敬:跟委員報告,原來我們之所以會補助七期車,是因為我們基於優先改善空氣污染;對於電動車的部分,其實它是基於產業發展,而工業局這邊有一個很大項、另外的補助,所以並不完全依靠補助來決定,電動車現在初期推動上有困難,其實有一部分是在於它的使用環境,因為有的地方…… |
發言片段: 53 |
林委員為洲:時間的關係,對於你剛剛講的七期燃油機車,今年環保署有沒有繼續補助? |
發言片段: 54 |
張署長子敬:今年沒有補助了。 |
發言片段: 55 |
林委員為洲:然後電動機車有沒有提高補助? |
發言片段: 56 |
張署長子敬:有,我們今年設計了一個所謂的排碳額度,現在初期是補助1,000元,未來有減碳義務的民眾去買時,則我們希望這個價錢能夠比現在這個更高。 |
發言片段: 57 |
林委員為洲:誘因恐怕不足啦!一台機車價格就要六、七萬元,結果一台卻只補助1,000元! |
發言片段: 58 |
張署長子敬:那個部分不是只有我們在補助,工業局也有補助,然後地方也有補助。 |
發言片段: 59 |
林委員為洲:誘因不足啦!針對電動機車的補助,請你給我一個書面報告,包括你們現在有什麼樣的政策手段、提高電動機車的比例,以減少碳排放等等,請你給我一個書面報告,然後我們再來檢討你的補助到底有沒有誘因,否則不會電動機車占所有機車的比例沒有提高反而降低了,表示你們的補助、誘因根本就不足。總之,請給我一個書面報告,我們再來檢討。 |
發言片段: 60 |
張署長子敬:是。謝謝。 |
發言片段: 61 |
主席:請張委員育美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50 |
---|---|
meet_id | 委員會-10-5-26-3 |
speakers | ["賴惠員","吳玉琴","洪申翰","蘇巧慧","蔡壁如","邱泰源","黃秀芳","蔣萬安","莊競程","林為洲","張育美","楊曜","蘇治芬","廖國棟Sufin‧Siluko","徐志榮","陳瑩","陳椒華","高嘉瑜","邱顯智","張其祿","羅美玲","孔文吉","林楚茵","楊瓊瓔","廖婉汝","劉建國"] |
page_start | 183 |
meetingDate | ["2022-03-14"] |
gazette_id | 11140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4001_00005"]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14001_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