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05
發言片段: 0 |
---|
張委員育美:(11時28分)署長好。去年剛剛落幕的COP26當中,2050淨零碳排已經是全球的共識,透過130個國家的宣示,規劃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其中更有15個國家,已經將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入法,當然其中也包括我們的鄰國日本及韓國;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於2021年整理的G20零碳政策評比報告,其中觀察了G20國家在六個領域,包括電力、化石燃料脫碳、運輸、建築、工業和循環經濟的穩健性,我們的鄰國韓國與日本表現非常亮眼,名次分別是第三名及第五名,他們分別都在2021年將碳中和的目標入法,因為入法才可以提出相關的政策,進一步提出具體減碳的政策,相較於日韓由政府帶領產業力行減碳,反觀在我國,產業界一再呼籲政府加快腳步儘快提出明確的減碳制度以及作法,請問署長,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辦法目前修法的進度是如何呢?預計何時將修法版本送進立法院審查?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環保署張署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張署長子敬:委員好。謝謝委員的關心,現在這個法已經送到行政院去審查,我們預計、希望在這個會期能夠送到大院來審查。 |
發言片段: 3 |
張委員育美:我希望這個會期能送到我們這邊來審查。 |
再來,這次溫管法修正版本確定納入碳定價制度,請問署長,我國預計採行的制度上,碳稅、碳費和碳交易制度,是哪一個優先呢? |
發言片段: 4 |
張署長子敬:在現在法的機制裡面,我們應該會有碳費跟交易的機制。 |
發言片段: 5 |
張委員育美:碳費是比較簡單,因為排多少就收多少費用,可是一般的企業可能比較喜歡碳稅、碳交易,因為碳稅的部分,達到這個要求就可以減稅,此外,若要施行定價制度,首先一定要先訂定碳的盤查機制,透過地毯式的、完整的排碳調查,企業才能瞭解本身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才能進一步提出減碳的規劃,而政府單位中,金管會是動作最快的,於3月3日正式啟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要求一千多家上市櫃公司在2027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加上許多供應鏈也受到母公司要求碳盤查,估計全臺有19萬企業需要進行碳盤查。 |
接著我們來檢視國內碳盤查的檢驗量能,目前符合環保署許可的溫室氣體碳排放查驗機構,請問全國有幾家? |
發言片段: 6 |
張署長子敬:7家。 |
發言片段: 7 |
張委員育美:對。但就只有90個查驗的人力,而且單次查驗時間至少需要3個月以上,更大的公司可能就要6到8個月,所以根本難以滿足產業需求,請問署長,預計何時可以建立完整的碳盤查機制?環保署今年是否要增加碳盤查的相關預算?針對目前國內碳盤查量能不足,包括查驗機構查驗人力不足,請問你們有什麼具體的解決辦法? |
發言片段: 8 |
張署長子敬:有關盤查的機制,第一個就是我們在法裡面去做一些處理,原來之所以只有7家是因為要限制國外的機構或者它的子公司才可以,所以我們希望能做一些改變,讓國內的機構可以來參與。 |
發言片段: 9 |
張委員育美:所以不會只有90名查驗人員? |
發言片段: 10 |
張署長子敬:對,要擴大它的量能;第二個,雖然法還在修,但是我們就這部分都已經在做了,就是剛剛委員所提只有90位夠不夠的問題,所以我們也開始啟動、推動先期在法案還沒通過之前,先訓練相關人員,包括需要取得證照的部分等等,都儘量讓它比較充足一點,俟法過了之後,國內的產業、事業願意進來做的時候,就能夠依照他們的規定來成立查驗機構,如此也才能比較快的擴充我們國內的查驗量能。 |
發言片段: 11 |
張委員育美:所以環保署有在規劃就是了。 |
發言片段: 12 |
張署長子敬:是。 |
發言片段: 13 |
張委員育美:減碳政策其實不僅限於上市櫃公司,對不對?應該是全國性的,根據經濟部最新統計,全國大概有155萬家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95%以上,但全國中小企業總會指出,今年2月的時候,只有一家中小企業會員,因為它身處蘋果的供應鏈,所以才開始推動減碳,但多數會員都是因為政府並沒有明確的規劃,所以他們無所適從,請問署長,環保署目前是否與經濟部、金管會跨部會研擬中小企業的減碳指引?預計何時提出?畢竟中小企業占了95%,所以你們有無研擬指引? |
發言片段: 14 |
張署長子敬:跟委員報告,其實我們原來就有一個減碳的相關指引,我們現在正在檢討的是,如何讓它可以更簡化,讓中小企業可以採用。總之,這個部分我們會儘快提出來。 |
至於真正所謂的盤查跟查驗的制度,在我們現在的規劃當中,會去朝所謂分級的管理來做,比如說那些需要輸出到國外的,可能就要照國際的制度來進行;但如果只是在國內,則國內的部分,我們希望創造我們自己的查驗量能,如此才能夠降低成本,讓國內的產業自己能夠去做相關的盤查,而中小企業就可以依照指引,畢竟有一些比較簡單的東西,可能照這些係數去計算,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碳排放是多少,所以我們就是給他們一些指引,然後他們自己就可以去做盤查了。 |
發言片段: 15 |
張委員育美:請問何時提出? |
發言片段: 16 |
張署長子敬:我們希望在這一、兩個月內就可以把指引修正好並提出來。 |
發言片段: 17 |
張委員育美:好,就請在這一、兩個月內將指引修正好。 |
最後提醒署長,臺灣減碳最大的困境就是政策的落後,因為連基本法都沒有,所以要如何實施策略呢?包括綠電、電動車以及碳權市場等等,各項關鍵性的政策,目前就是不明,導致環保以及經濟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即便是溫管法的修正,雖然你希望這個會期能夠送到立法院審查,但後續還有很多配套措施,所以一定要跨部會的整合,加速相關法案以及政策推動,才能幫助企業追趕國際減碳的趨勢,這個很重要,所以我提醒署長,一定要朝這個目標努力。 |
發言片段: 18 |
張署長子敬:是。 |
發言片段: 19 |
張委員育美:接著我要提的是,環保署應該加強查察醫療廢棄物清除處理費哄抬的情形,上個會期本席就曾經質詢有關醫療廢棄物清除處理費哄抬的議題,當時署長的回應是,醫療廢棄物處理價格上漲,可能是因為疫情期間醫療廢棄物數量增加,但業者處理量能沒有增加,因為供需的關係,所以處理費用就加價了。此外,署長也承諾會瞭解處理費用漲價的原因,但之後就沒有再跟我提了,所以請問署長,你剛剛提到,因為疫情期間醫療廢棄物數量增加,你認為增加很多嗎? |
發言片段: 20 |
張署長子敬:我想先向委員說聲抱歉,就是後續辦理的進度沒有來跟委員做報告,這個部分很抱歉,之後我會請我們的同仁來向委員報告。 |
發言片段: 21 |
張委員育美:最重要的是,就署長所知,疫情期間醫療廢棄物真的有增加很多嗎? |
發言片段: 22 |
張署長子敬:我們現在為了要避免大家的疑慮,所以對於防疫旅館、檢疫所的廢棄物,我們都用醫療廢棄物的方式來做處理。 |
發言片段: 23 |
張委員育美:我現在跟你講的是醫療廢棄物,現在我們來看這個表格,這6年當中104年、105年醫療廢棄物增加的比例是3.4%,接著是3.1%、4.8%,108年則是4.5%,但是在疫情的時候,反而只有成長2.2%,你可以看到這個曲線是緩和的,所以在疫情期間醫療廢棄物並沒有增加,為什麼呢?因為在疫情期間,大家都不敢去醫院,所以病人數減少,就算那時候有口罩、有一些防疫的物資,加起來也沒有增加那麼多,現在你讓我們的醫療院所,在醫療廢棄物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又要面臨處理費無限制的上漲,這怎麼對得起這些防疫尖兵的醫療院所呢?署長,請說明。 |
發言片段: 24 |
張署長子敬:我講的是應該它整個處理量增加了。 |
發言片段: 25 |
張委員育美:可是我現在講的是,這些醫療院所不僅要防疫,而且又要面臨這個問題。 |
發言片段: 26 |
張署長子敬:我們同仁也有去處理,是否會後請同仁再跟委員報告我們處理的方式? |
發言片段: 27 |
張委員育美:我覺得你一定要提書面報告跟我說明一下,為什麼在此我要提到這個情況,因為我們在這個過程中,雖然你剛剛提到量能沒有增加,但這些醫療廢棄物處理公司應該要用科技化來降低成本,然後我們的政府要來監督它,讓它成本降低、讓它的量能增加才對,不能一味只怪醫療院所廢棄物增加,而且事實證明並沒有增加,對不對? |
所以我要求環保署,第一,立即調查醫療廢棄物處理價格攀升案件,必要時公平會要介入處理,並且將相關調查結果提出書面報告給我;第二,對於業者登錄的處理費用,必須訂定完整價格查核機制,並不是它說多少錢就是多少錢,實際上它收了很多錢啊!所以要防止業者登錄不實。 |
最後,請環保署檢討目前醫療廢棄物處理量能的問題,包括相關技術有沒有升級、有沒有降低成本,不能老是只說這是市場供需的問題,哪裡有市場供需的問題?它只增加了2.2%,以前甚至還增加到5%,所以不是市場供需的問題,而是醫療廢棄物處理公司的品質,還有它的各種技術需要有所提升的問題,署長,你認為這樣的說法對嗎? |
發言片段: 28 |
張署長子敬:是不是有價格不合理等等相關的案件,如果委員有知道什麼資訊,也歡迎委員提供給我們。 |
發言片段: 29 |
張委員育美:所以我要跟你強調的是,不能以市場供需為理由,這樣的說法你同意嗎? |
發言片段: 30 |
張署長子敬:我們會去看它實際的處理量能,這個部分我們現在也在盤點。 |
發言片段: 31 |
張委員育美:OK,好,謝謝署長。 |
發言片段: 32 |
張署長子敬:謝謝。 |
發言片段: 33 |
主席:本席宣告今天沒有臨時提案。 |
請楊委員曜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50 |
---|---|
meet_id | 委員會-10-5-26-3 |
speakers | ["賴惠員","吳玉琴","洪申翰","蘇巧慧","蔡壁如","邱泰源","黃秀芳","蔣萬安","莊競程","林為洲","張育美","楊曜","蘇治芬","廖國棟Sufin‧Siluko","徐志榮","陳瑩","陳椒華","高嘉瑜","邱顯智","張其祿","羅美玲","孔文吉","林楚茵","楊瓊瓔","廖婉汝","劉建國"] |
page_start | 183 |
meetingDate | ["2022-03-14"] |
gazette_id | 11140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4001_00005"]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14001_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