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91

發言片段: 0
陳委員秀寳:(10時16分)部長早安。今天的專題報告是要檢討考招新制,我們一直在討論學習歷程和考招,最主要就是因為我們擔心我們的孩子在考招制度下,未來他們的學習、發展、思考或想像會因為這樣而受到牽制,反而阻礙他們的學習。有關學習歷程的部分,之前就紛擾不斷,從檔案遺失、普通高中和技職高中上傳時間脫鉤的問題,甚至是大學販賣學習歷程課程等等爭議。前幾天也有教師表示,現在教學現場已經出現M型化,就是有高低化的差距,學習能力和意願比較強、志願比較多的學生,他們的檔案可以做得非常豐富與多元,但相較一般學生,他們可能就沒有內容,甚至會覺得,反正沒有辦法可以做出完整、豐富的檔案,所以乾脆連上傳都不要上傳。有關這個部分,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去思考我們的資源是否真的有辦法可以協助到學生,甚至是協助每個學生?城鄉差距的問題也需要正視。
當然,當整個招生制度在改變時,一定會有適應期或陣痛期,但是要怎麼樣把這個影響或是差距降到最低?本席覺得教育部還有滿長一段路要走。對於教師,現在教育部有一直去教導老師要怎麼去協助學生,但是對於學生的部分,有些學生可能沒有那麼多的資源、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時,可能就會選擇放棄,反正也沒有辦法可以做出那樣的成績,所以就乾脆不要做。因此對於學生端的問題,你們有沒有實際地從當教育現場的老師遇到這樣的學生要怎麼樣去輔導和協助他?對於這樣的問題,你們有統整出來嗎?你們有什麼辦法可以來處理呢?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潘部長文忠:委員好。謝謝委員。我跟委員報告,針對城鄉,當然這不是只有學習歷程檔案,政府本來就應該要額外的給予偏鄉更多的資源。我要跟委員報告,也要謝謝委員,像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最近行政院和我們所共同支持的偏遠學校午餐的改變。包含這個議題,教育部也特別針對偏遠地區的學校,像最近我們也有針對非山非市的學校增加他們的學習資源,譬如交通費,都有給予比城市地區更多的資源。說真的,城市地區比較沒有這個需求。所以我們都有從資源面、制度面給予他們更多的協助。包含偏鄉的高中階段,我們也有修訂學生線上學習學分的採認,也就是說,即使學生在彰化的偏遠地區,但還是可以修習其他地區喜歡的老師所開設的課程,我們會從各個面向來做協助。但是剛才委員有提到一個很關鍵,就是孩子的學習動機這件事情。
發言片段: 3
陳委員秀寳:對。
發言片段: 4
潘部長文忠:這是要大家一起努力的。
發言片段: 5
陳委員秀寳:我能夠瞭解教育部很努力想要讓資源可以平均的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享用到,對於有條件限制或是偏遠地區的就儘量再加碼,要讓他們也能夠有機會可以得到相關資源的挹注,但是我剛才講了,學生端呢?可能他自己也覺得,看同學、看城鄉差距、看其他學校、看其他地區的學生都能夠做到和得到的,相對之下他是有落差的,他可能就會選擇有點消極,像這樣的問題我們要怎麼樣去面對和解決?或是教師端該如何去協助這樣的學生?我覺得這也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發言片段: 6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其實只要我有時間,我都會去參加老師專業發展的活動,像夢N(夢的N次方),我想委員大概也知道。
發言片段: 7
陳委員秀寳:對。
發言片段: 8
潘部長文忠:其實他們都是利用假期,而且有很多老師都來自偏鄉地區的學校,參與的人數和共同學習的效益真的很大,這個是基礎面,我們希望可以有越來越多的老師能夠在教學方法上讓孩子有更好的學習興趣和成效。
發言片段: 9
陳委員秀寳:部長,我非常肯定這些教師的付出及熱忱。
發言片段: 10
潘部長文忠:對,另外我還要跟委員報告,我們現在正在推數位學伴的概念,我們會邀請大學校院的學生,讓他們透過數位來聯繫與支持偏鄉的孩子。委員一定知道,很多偏鄉的孩子回到家後根本就沒有支持的資源,所以我們有發展學伴的概念,就是「大手攜小手」,這部分後續會是我們數位精進計畫裡的重點項目,我們會把原來的規模再擴大。
發言片段: 11
陳委員秀寳:本席要提醒部長和教育部,這部分一定要注意,你們不要只看頂尖學生所呈現的。
發言片段: 12
潘部長文忠:委員,這是非常重要的提醒,我完全認同委員的想法。
發言片段: 13
陳委員秀寳:有些學生可能很被動或消極,他們也不願意這樣選擇,只是他們得不到相關的資源,或是本身的條件沒有辦法做到這樣的時候,這些學生所呈現出來的落差、希望教育部能夠盡力協助他們。
發言片段: 14
潘部長文忠:是,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15
陳委員秀寳:接下來本席要先肯定和感謝教育部之前對學校PU操場的協助,讓很多學校都可以改善他們的操場,讓孩子可以有安全的運動空間。但是我現在盤點後發現我們彰化縣的學校有一個問題,就是學校學生活動中心的普及率非常低,因為它是比較大的建築,需要的預算會比較高。但在現在的極端氣候下,熱的時候很熱,下大雨又會下很久,學校裡的學生活動中心對學生來講算是很重要的設施,舉凡畢業典禮、活動、學生社團或球類活動,可能都會需要在這樣的場館裡舉辦。隨著少子化,本席也向教育部國教署了解了一下,得知未來不一定會有繼續新建活動中心的規劃,但是即便沒有興建新的活動中心,若現有活動中心已經到了年限,需要維修、需要修繕,教育部怎麼面對?如同剛才本席講的,它是比較大的建築,動輒維修、改善的費用都非常高,過去建造的活動中心到現在陸陸續續會有改善、維修的需求,這些設施又都與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教育部對於這些學生活動中心的未來怎麼規劃呢?
發言片段: 16
潘部長文忠:我想委員也了解,這幾年來教育部向行政院蘇院長爭取了非常多專案,從電力系統、冷氣、操場改善到數位精進計畫,這幾年大概爭取到超過700億元經費。另外還有操場跑道改善,委員也為地方發現需要,也建議很多,包含老舊校舍在內。經過這個階段盤整之後,委員也知道,由於活動中心的整修需要比較高額的費用,而且現在各校也正在做我剛才向委員報告的這幾項工作,預計都會在這個年度告個段落,請容我們整體盤整,未來再透過專案等方式向院長爭取。
發言片段: 17
陳委員秀寳:這部分也要拜託部長,就是因為維修、改善經費的預算動輒很高,所以學校與當地教育處、教育局連繫時,會發現這樣的案子往往都被壓下來,因為地方會告訴校方預算太高、經費太高,要求局部做哪些部分就好。然而,如果沒有徹底改善,例如漏雨、漏水這種情況非常嚴重的話,地板一換再換也是沒有用的。所以你們在盤點、盤查時,要怎麼確實落實找出沒有提出申請是因為沒有需求、不敢提出需求,還是因為提出需求了,但討論之後又被退回?這也是關鍵所在。所以這部分也要請部長留意,如果學校有這樣的需求,為什麼沒有提出?或者明明設備已經很舊、已經出現問題,需要修繕了,為什麼學校卻沒有提出?
發言片段: 18
潘部長文忠:說真話,在國民教育階段,本來就是由地方政府興辦與管理。我剛才也向委員報告,過去針對這幾項,我們也都體恤地方政府的財政有其限制,所以這三年多來,我們真的向蘇院長大力爭取到超過700億元,這些部分都是陸續進行。如同委員說的,現在要蓋一棟新體育館或活動中心不是那麼容易,但我們就增建了非常多風雨球場,對於學校與社區來說也都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針對活動中心的修繕與改善,請容我們先盤整,對於有比較重大損害、甚至有安全之虞者,我們再就個案優先研究怎麼協助。
發言片段: 19
陳委員秀寳:風雨球場、學生活動中心這類設施的興建其實還是要看校地有沒有辦法規劃啦!但修繕與整體設備維護的部分則是比較急需,因為攸關學生的學習與活動安全。
發言片段: 20
潘部長文忠:如果有個案,我們也會深入了解。因為這確實是很龐大的費用,如果沒有相當的財源……
發言片段: 21
陳委員秀寳:但是攸關學生的安全,必須注意。
發言片段: 22
潘部長文忠:這部分一向列為優先,像是對於老舊校舍,我們也協助地方政府全面處理,因為安全沒什麼可打折的。所以委員如果知道哪些個案學校,我們會深入了解,看看可以做到什麼樣的協助。
發言片段: 23
陳委員秀寳:謝謝部長。
發言片段: 24
主席:稍後林宜瑾委員發言完畢之後休息5分鐘。
請王委員婉諭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36
meet_id 委員會-10-5-22-3
speakers ["林奕華","張廖萬堅","萬美玲","黃國書","陳秀寳","王婉諭","吳思瑤","林宜瑾","何欣純","范雲","吳怡玎","賴品妤","陳椒華","高虹安","管碧玲","鄭正鈐","游毓蘭","高嘉瑜","廖婉汝","蔡易餘","楊瓊瓔","邱志偉"]
page_start 375
meetingDate ["2022-03-17"]
gazette_id 1114201
agenda_lcidc_ids ["1114201_00011"]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列席就「111學年度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實施考招新制之問題檢討與如何改 善命題穩定度不足」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4201_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