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462
發言片段: 0 |
---|
黃委員國書:(10時53分)部長好。有幾個問題要請教部長,我們有國家資通安全管理法,最近教育部、文化部和公視接連發生一些學習歷程檔案跟新聞檔案遺失的問題,讓我們對於各個單位的資通安全有一些疑慮,特別是未來我們的國家太空中心,在資通安全,當然要更加地被規範,要更嚴謹。我想問一下,太空中心的資通等級是A還是B?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科技部吳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吳部長政忠:委員好。我們按照資通安全責任等級的分級辦法來分。跟委員報告,在前年是B級。 |
發言片段: 3 |
黃委員國書:什麼時候是B級? |
發言片段: 4 |
吳部長政忠:我們前年是B級,我們自動把它變成A級,因為委員有關心,我也覺得太空中心本來就是要A級,現在就是A級。 |
發言片段: 5 |
黃委員國書:應該要是A級,非常好,因為專安的內稽頻率必須要有更高的強度。 |
發言片段: 6 |
吳部長政忠:對,尤其是未來變成行政法人化之後。 |
發言片段: 7 |
黃委員國書:變成行政法人化之後更要。 |
那我再問,國家太空中心人員任用的規定是否要比照國家安全人員的標準?我們有從事參與國防事務安全人員的安全調查辦法,是不是要比照這樣的辦法? |
發言片段: 8 |
吳部長政忠:目前和未來都會比照這個方式,因為有一些人不一定牽涉到國安,但有一部分的人會,我們就比照那一種方式。 |
發言片段: 9 |
黃委員國書:我了解,如果涉及非常機敏業務部分,你們應該要去比照法制上國安的標準。 |
發言片段: 10 |
吳部長政忠:我知道。 |
發言片段: 11 |
黃委員國書:這部分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單位?什麼樣的業務需要用這樣的標準?在你們內部去做調整和判斷,我認為這個是必要的。 |
太空中心,中港澳人士可以任用嗎?目前是沒有相關的規範,我為什麼要提到這個問題呢?因為中科院過去曾經解僱港臺雙重國籍的工程師,那後來這個工程師提起訴訟,法院認為違反勞基法,所以他贏了,中科院現有的人員內規有提到,不得進用大陸地區、香港、澳門人士,我們有沒有類似的規定?我要特別提到,如果我們沒有這方面的規定,未來如果有爭議,恐怕我們訴求的對象提起行政訴訟,或許我們會輸。與其這樣,既然有前車之鑑,我們就必須要有完備的相關法規。那我想問一下部長你的意見,我們太空中心,中、港、澳人士可以任用嗎? |
發言片段: 12 |
吳部長政忠:目前我們是沒有規定,但是目前為止都沒有任用。 |
發言片段: 13 |
黃委員國書:對,到目前都沒有任用,但是法制上並沒有規範,為了避免以後產生疑義,我建議你們去盤點一下。 |
發言片段: 14 |
吳部長政忠:我們來研議。 |
發言片段: 15 |
黃委員國書:研議一下是不是有必要比照中科院現行的一些內規,或者你們乾脆就把這部分法制化,是不是也應該查明清楚? |
發言片段: 16 |
吳部長政忠:我們來研議看看。 |
發言片段: 17 |
黃委員國書:你們研議一下,好不好? |
過去曾經有中央大學的太空遙測中心主任長期接受國防部、中科院電展室及國安局的研究計畫補助,後來他棄職投中,太空中心過去有跟這位教授合作過嗎?有沒有? |
發言片段: 18 |
吳部長政忠:有,之前有。 |
發言片段: 19 |
黃委員國書:之前太空中心有跟他合作過,如果他把我們太空中心的機敏資料外流,那太空中心如何預防?要如何避免這樣的事情再發生?有沒有挑選合作對象的篩選機制? |
發言片段: 20 |
吳部長政忠:目前應該有,但是沒有遴聘辦法。 |
發言片段: 21 |
主席:請國實院太空中心吳主任說明。 |
發言片段: 22 |
吳主任宗信:委員好。一般我們跟學界合作是一些比較功能性的部分,不會牽扯到一些機敏資料,基本上是這樣,真的要做國家需要的是在內部…… |
發言片段: 23 |
吳部長政忠:委員的提醒很對。 |
發言片段: 24 |
黃委員國書:這個非常重要,因為太空中心未來要發展高科技相關的領域,特別需要用國安的規格標準,保護相關的研發資料。為因應未來全球的太空科技的競賽,我們都要提早防範,而且我們科研的人才是非常充足的,我們太空的產業鏈也非常蓬勃發展,未來會是臺灣下一個階段的重點領域。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在資安做一些相關的防護機制,我擔心到時候來不及。 |
太空中心現在的目標是什麼?現在低軌衛星零組件的自主達到多少百分比? |
發言片段: 25 |
吳主任宗信:我們預定明年底之前可以達到接近70%。 |
發言片段: 26 |
黃委員國書:可以到70%的目標嘛? |
發言片段: 27 |
吳主任宗信:對。 |
發言片段: 28 |
黃委員國書:好,那什麼時候可以發射第一顆低軌衛星?2025年嗎? |
發言片段: 29 |
吳主任宗信:通訊衛星是在2025年沒錯。太空中心發展的衛星都是低軌的。 |
發言片段: 30 |
吳部長政忠:跟委員報告,我們以前不曾發射過通訊的衛星,都是照相跟氣象用的,在2025年會是臺灣第一顆通訊衛星,在去年開始研製,也是馬斯克星鏈計畫裡的那一種通訊衛星。 |
發言片段: 31 |
黃委員國書:未來的低軌衛星全球競賽,臺灣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相較於其他東南亞國家,我們現在火箭自主發射都在落後中,我的意思是,臺灣什麼時候可以發展自主的火箭發射?我們現在都已經在準備發射場域了,什麼時候可以發射臺灣的第一顆自主的衛星,不需要NASA來幫我們? |
發言片段: 32 |
吳部長政忠:技術面的問題,我請吳主任來回答一下。 |
發言片段: 33 |
黃委員國書:我們好不容易找了吳宗信來當太空中心主任,我們當然就是希望加速我們太空產業及低軌衛星發射的期程。 |
發言片段: 34 |
吳主任宗信:如果一切順利,希望在2026年,2025年大概是次軌道衛星應該可以。 |
發言片段: 35 |
黃委員國書:對,應該是這個期程。 |
發言片段: 36 |
吳部長政忠:那個是技術面。 |
發言片段: 37 |
黃委員國書:我們高度期待。謝謝。 |
發言片段: 38 |
吳部長政忠:好。謝謝。 |
發言片段: 39 |
主席:請吳委員思瑤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28 |
---|---|
meet_id | 聯席會議-10-5-36,22-1 |
speakers | ["黃世杰","蘇巧慧","楊瓊瓔","賴品妤","游毓蘭","陳玉珍","曾銘宗","陳秀寳","鄭運鵬","林奕華","陳歐珀","林宜瑾","萬美玲","張廖萬堅","江永昌","何欣純","黃國書","吳思瑤","范雲","林思銘","吳怡玎","劉世芳","王婉諭","鄭正鈐","劉建國","陳明文","陳以信","周春米","高虹安"] |
page_start | 1 |
meetingDate | ["2022-03-17"] |
gazette_id | 11144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4401_0000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司法及法制、教育及文化兩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併案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國家太空中心設置條例草案」、(二)委員林宜瑾等16人擬具 「國家太空中心設置條例草案」、 ( 三 ) 委員蘇巧慧等 30 人擬具「國家太空發展院設置條例草 案」、(四)委員楊瓊瓔等18人擬具「國家太空中心設置條例草案」、(五)委員林奕華等17人擬具 「國家太空中心設置條例草案」、( 六) 委員范雲等17 人擬具「國家太空中心設置條例草案」、 (七)民眾黨黨團擬具「國家太空中心設置條例草案」及(八)委員賴品妤等21人擬具「國家太空中 心設置條例草案」案;二、併案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二)委員黃世杰等18人、(三)委員黃 國書等17 人及( 四) 委員林宜瑾等18 人分別擬廢止「行政院新聞局組織條例」案;三、併案審查 (一)行政院函請審議、(二)委員黃世杰等18人、(三)委員黃國書等16人及(四)委員林宜瑾等18人 分別擬廢止「行政院新聞局駐外新聞機構組織通則」案 |
agenda_id | 1114401_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