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60
發言片段: 0 |
---|
湯委員蕙禎:(11時30分)主委辛苦了!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原民會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說明。 |
發言片段: 2 |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湯委員好。不會,謝謝。 |
發言片段: 3 |
湯委員蕙禎:「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四進四出,我記得去年的會期也曾經討論過,但是沒辦法進入逐條審查,原住民族土地的議題包山包海,難以用一部法律來解決各層面的問題,剛才您也說沒辦法一步到位,複雜的土地問題應該是全方位考量和努力,還沒達標、卡關部分我們再繼續研究。如果完成立法之後,尚需制定14種相關子法才能落實保障原住民族的土地權益,對於原住民族土地的權利只能用分流立法的方式推動,但其實也有成績了。 |
過去我們有臺灣省山地保留地管理辦法,以前叫做山地保留地,可能在80年廢止後就變成山胞保留地,山地保留地管理辦法本來是以安定山地人民生活,發展山地經濟起見,對山地行政所保留的國有土地管理辦法。現在我們採分流立法後已經有具體的進展,比如依原住民族基本法完成制定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其實在上個會期,我認為部落不容易再變成行政區域,可能有些團體成立社團,用社團規劃出等於部落的範圍是可行的。還有諮商取得原住民族部落同意參與辦法,諮商的對象應該要涵蓋一些專家學者;還有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好像不用再連續居住5年;還有原住民建築用地規劃及更正編定、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以及研擬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目前分流立法已經涵蓋土海法草案近八成,這些成績也算不錯了。 |
本席肯定原民會對於保障原住民族權益用理性、認真的態度繼續努力,因為原住民族土海法牽涉範圍很廣,我們怎樣讓民眾對政策有正確的理解?現在大家對保留地大致認同,但對於傳統領域的概念,可能要盤點看看有沒有爭取保有的空間,因為有些傳統領域已經進步或開發成不一樣的建設。民國88年第三屆的國民大會修憲,當時基本國策有討論原住民族要求自治、自決的問題,當時的原住民族人口有25萬人,現在有沒有57萬人? |
發言片段: 4 |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現在是57萬人。 |
發言片段: 5 |
湯委員蕙禎:臺灣在2020年是2,357萬人,剛好57萬人屬於原住民族,而現在臺灣的人口才2,330萬左右而已,人口一直降低。臺灣的面積也只有3萬6,000平方公里,面積並不大,除了原民之外,臺灣人口大概還不到2,300萬人,大家共同生活在臺灣,我們希望是共存共榮,由多元族群來共同創造進步、繁榮的國家。國家的制度以及我們的生活方式是與時俱進,若要回頭追尋一些傳統領域的時候,大家都要理性思考,一起向前走、沒辦法再回頭。我們看到現在俄羅斯想把烏克蘭拿下,也就是他想要再拿蘇俄的帝國版圖,我想這會有一些衝突。 |
臺灣現在的面積大概有44%或46%屬於原住民族的自治區域,這幾個鄉鎮大概都由原住民擔任鄉長或區長,我們的立委同仁一直提出要成立部落政府或原住民族自治區政府,要在現在的中華民國政府組織架構上找傳統領域,這個時空有點套疊,沒有辦法!我們實在很難想像自治區政府,如何在現在的鄉公所再弄一個區公所,也就是原民自治區的區公所,我覺得國家的制度要不要這麼複雜呢?如果臺灣像美國領土那麼大,美國只要有印第安人或原住民族的地方都會有部落,或者像印第安納州成為一個原住民族的自治區政府也可以,但臺灣真的有點小,人口密度也滿大的。 |
我們以桃園為例,桃園有227萬人口,原民就有七萬多人,在復興區的設籍人口大概是1萬人,原民大概有七千多人,但在平地反而有更多原住民,因為原住民朋友為了方便就業、就學,還是希望在平地生活,你不能請他上山吧!不必。因為現在真的是一起共同生活的環境,尤其現在通婚了,原住民族、新住民或其他族群都已經混在一起,很難區隔出誰的權益。臺灣的多元族群形成多元繽紛的文化,不需要對立、不需要區隔,大家要能慢慢在這個環境中考慮比例,互相扶持、共榮共存、共創美好生活,也希望對我們的原住民族有更正確、理性的想法。主委,您要回答嗎? |
發言片段: 6 |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謝謝委員對獨立分流立法的肯定,我們會持續為原住民族的土地權利,包括各方面權利繼續來努力。我們也看到土海法經過分流立法以後,比起過去4個版本的一部專法處理,反而有新的進展,這部分請委員繼續給原民會支持。謝謝。 |
發言片段: 7 |
湯委員蕙禎:我想我們不會因為原住民族人數不多就不看重,畢竟多元族群,我們都互相尊重,大家互相考慮人口的問題、分布的問題,為臺灣的經濟共創美好生活,從國家安全、國土安全規劃都要全盤考量,而不是傳統領域過去誰生活過就是誰的,臺灣太小了,還是希望大家能理性思考。以上。 |
發言片段: 8 |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謝謝湯委員。 |
發言片段: 9 |
主席:請林委員文瑞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00 |
---|---|
meet_id | 委員會-10-5-15-5 |
speakers | ["鄭天財Sra Kacaw","廖國棟Sufin‧Siluko","王美惠","羅美玲","鄭麗文","管碧玲","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張宏陸","翁重鈞","高金素梅","湯蕙禎","林文瑞","吳琪銘","孔文吉","李德維","賴香伶","陳瑩","莊瑞雄"] |
page_start | 1 |
meetingDate | ["2022-03-17"] |
gazette_id | 11143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4301_0000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內政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審查委員鄭天財 Sra Kacaw 等21人擬具「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草案」案;二、審查委員廖 國棟等22人擬具「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草案」案;三、審查委員陳瑩等19人擬具「原住民族土 地及海域法草案」案 |
agenda_id | 1114301_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