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74

發言片段: 0
林委員文瑞:(11時40分)主委辛苦。我聽了一早上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的討論,個人的感覺是,自從總統明確承諾政府會加快腳步將原住民族最重視的原住民族自治法及海域法,還有語言發展法送請立法院審議,本席今天沒有看到院版,就本席所知,因為目前行政院的態度是將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的法規命令位階提升到法律位階,來取代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的立法,主委,這是不是代表105年8月總統的承諾有所調整?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原民會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跟委員報告,應該是說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在過去以一個專法來解決時,沒有辦法達成共識,延宕了十幾年,現在我們對原住民的土地用各種法令的修正,還有修法的部分,包括條例位階的提升,或者是另外以專法處理來逐步解決。以分流立法以後,反而看到比過去用專法的方式去處理原住民的土地問題,反而是有進展的。
發言片段: 3
林委員文瑞:因為主委你在2017年7月份受訪時,曾說過私有土地問題必須要立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才能解決,所以希望趕快能把土海法送到立法院。我就不瞭解為什麼要說屢次受阻,以前送立法院審查4次都不能達成共識,為什麼用分流立法,包括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第三十七條、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的方式進行,就不會因為無共識而受阻?這個問題我想不通,為什麼分流立法就能解決,土海法就不能解決或不能達成共識?我想不清楚這些原因。
發言片段: 4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就如委員所提到的,我當時在2017年受訪的時候,本來也是希望繼續用土海法的版本送進到大院,但是後來我們盤點過去4個版本送到大院以後,卻連排審都沒有辦法排的情況之下,才決定先把最沒有爭議的部分送到大院來立法,委員反而也容易達成共識。果然我們送山保條例的修正之後,大院很快就完成立法,光這個部分,我要跟委員報告,這是原住民族大部分很在意的地方,他說為什麼我的祖先留下來的土地,我在所有申請程序完成之後,還要再等5年?他們覺得沒有道理,所以經過修法以後,就有三萬多個原住民直接受惠,他覺得比等土海法還更快速解決問題。所以現在我們是採取一步、一步的方式,讓有共識的條文先通過,沒有共識的,希望朝野各方,還有立法院跟行政院一起來協商,逐步把它完成,這是我們的目標。
發言片段: 5
林委員文瑞:既然分流立法可以比較快達成,就要加快腳步。
發言片段: 6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好,謝謝。
發言片段: 7
林委員文瑞:因為這個問題,我看也是很複雜,所以只要能解決問題,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就是將問題解決,這才是最重要的。
發言片段: 8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謝謝委員,謝謝。
發言片段: 9
林委員文瑞:為了因應國家語言發展法的規定,國高中納入本土語言課程,將在今(111)年度正式上路,就是111年9月。但課程還沒開設即陷入一片混亂,許多學校感到難以因應,因為國高中本土語教學的主要問題是師資嚴重不足,也已經很明顯浮上檯面,而目前全國具語言認證的師資只有1萬3,000人,可跨年級任教的原住民族語教學支援人員不足1,000人,如果以在職教師來說,原住民族語的師資人數分別是國小146人、國中40人、高中6人,師資不僅患寡還患不均。所以請問主委,有沒有跟教育部討論過本土語言課程上路前,要如何補充原住民族語教學師資的問題?有沒有具體規劃語言課程上路前要將師資人數補充至足額,還有足額人數大約需要多少師資?
發言片段: 10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師資不足的部分,我們採取兩個步驟來進行,第一個,就長期而言,在大學做計畫性的師資培育,讓族語老師可以在大學就受到很好的訓練,每年訂一定比例來達成缺額的目標,目前實際缺額的最新統計大概是三百多個人,需要幾年的時間逐步把它完成。第二個,更直接、馬上可以解決的方式就是,因為現在數位很發達,所以採用直播共學,也就是一個老師可以同時在電腦與不同學校的學生做直播共學。
發言片段: 11
林委員文瑞:這是補師資不足的部分?
發言片段: 12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對,目前是用這個方式來補足,謝謝。
發言片段: 13
林委員文瑞:好。從102年到今年將近10年了,原住民籍的師資生通過教檢的比例大約是多少?
發言片段: 14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詳細的數字,我們要再跟教育部來確認一下,或是會後我們再把這些資料給委員參考。
發言片段: 15
林委員文瑞:好,預計什麼時候可以達到原住民族教育法所訂的教師比例?
發言片段: 16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估計需要一段時間,大概要5年或10年才能完成,法律規定是最晚要在10年內填補師資不足的部分,而且跟委員報告,其實師資不足有很多是因為不能限制老師不流動,老師可能在原民地區教一段時間,就會到都市來教學而造成師資不足。
發言片段: 17
林委員文瑞:你們只有綁6年,對不對?
發言片段: 18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對,綁了以後,時間到,要尊重老師的流動。
發言片段: 19
林委員文瑞:因為社會變遷、經濟發展、交通便利等等因素,造成原住民族人口長期以來處於由原鄉地區往都會地區移動的趨勢,所以原住民族社會人口結構變化的現象,對原鄉地區或都會地區之各類原住民族政策的規劃及執行,都形成原民會重大的挑戰,教育政策當然也不例外。所以在這裡要請教主委,面對原住民逐漸移居都會區導致的語言及文化傳承障礙,原民會有沒有想過要如何克服?
發言片段: 20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跟委員報告,我們也注意到原住民人口遷居到都市的越來越多,在語言、文化傳承部分,我們會用一個原住民族都市發展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也會再持續加緊努力。
發言片段: 21
林委員文瑞:最後,人口移出原鄉部落造成人口空洞化及單親、隔代比例較高,進一步可能導致不穩定的求學環境,原民會有沒有擬定什麼具體對策?
發言片段: 22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這部分是因為人口變遷,我們也跟教育部研議如何讓部落的學校裡面能有更好的搭配,讓小朋友在原鄉的教育受到平等待遇,這個部分我們會持續跟教育部及地方的原民局、教育局一起努力。
發言片段: 23
林委員文瑞:好,謝謝。
發言片段: 24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謝謝林委員。
發言片段: 25
主席:休息5分鐘。
休息
繼續開會
發言片段: 26
主席:現在繼續開會。請吳委員琪銘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00
meet_id 委員會-10-5-15-5
speakers ["鄭天財Sra Kacaw","廖國棟Sufin‧Siluko","王美惠","羅美玲","鄭麗文","管碧玲","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張宏陸","翁重鈞","高金素梅","湯蕙禎","林文瑞","吳琪銘","孔文吉","李德維","賴香伶","陳瑩","莊瑞雄"]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2-03-17"]
gazette_id 1114301
agenda_lcidc_ids ["1114301_00002"]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內政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審查委員鄭天財 Sra Kacaw 等21人擬具「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草案」案;二、審查委員廖 國棟等22人擬具「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草案」案;三、審查委員陳瑩等19人擬具「原住民族土 地及海域法草案」案
agenda_id 1114301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