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640

發言片段: 0
高委員虹安:(12時14分)次長好,今天討論的考招新制在地方上是非常多家長跟學生,甚至大學端、高中端的老師都非常關心的一個議題。但是我們今天看到,包含這次考招新制改成級分制的部分,其實我們很早就去函教育部,要求說明級分制可以替代百分制的學理基礎到底是什麼,但是每次我們拿到的級分制的定義,都是在講這個級分制成績怎麼計算或百分制成績怎麼計算,從來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級分制可以替代百分制!
所以我想先跟次長說明的是,有關現在的考招制度,其實在今天本委員會開會之前,潘部長也在外面接受媒體訪問。當媒體詢問部長,專家學者、家長或頂尖學校老師所訴求的前0.1%你們為什麼不採用,最後還是變成前1%的時候,部長說了一句話讓我非常驚訝,他說:我們為了讓考生安心;7月要考試了,我們還是就維持這樣。但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啊!
我們今天看到這個問題就是發生了!級距從前0.1%的平均改成前1%的平均,首先衝擊的是誰?是頂尖的大學、前段班的學生。不知道次長有沒有看到好多前段班高中生的重考率?學測考完之後,他們必須再考指考!問題就在於,這些學生在某個專科特別強,結果你今天用級距的方式去壓縮了這些頂尖程度的學生跟中上程度的學生,讓他們變成沒有差異。所以我想先請教一下次長,到底為什麼教育部從來都沒有辦法回函給我們,告訴我們這個學理基礎是什麼?如果今天70分以上到100分都叫做滿級分、PR89以上都叫做滿級分,我們還在那邊講說國家要培養什麼產學優秀頂尖人才,結果你從考招制度最基礎的送他到合適的學校科系都有問題!想請問次長,明年是不是要去做一個改善?因為你今年就說大家請安心,那明年呢?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教育部劉次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劉次長孟奇:先跟委員報告,最主要的是,如果今年是1%,它是希望今年的學測跟今年的分科測驗維持一致性,但是在招聯會的決議裡面……
發言片段: 3
高委員虹安:維持一致性?一個是15級分,一個是60級分,請問你要怎麼對比?
發言片段: 4
劉次長孟奇:基本上15級分譬如說你是15的話,就會拿到60到57,這是基本的一致性。如果我們今天一個採用百分之一、一個採用千分之一的話,80%學生拿到的60級分會比他預期的、剛剛說的1到4的這個對應掉1個到5個級分。這個衝擊非常大,所以今年既然學測已經是百分之一,它的分科測驗也要採取百分之一,學生在15級分對應到60級分的時候,才會有一個清楚的……
發言片段: 5
高委員虹安:請教一下明年是不是要再去做一個研議和調整?
發言片段: 6
劉次長孟奇:基本上如果要維持一致性的話,本來招聯會的決議也就是他們明年會……
發言片段: 7
高委員虹安:招聯會開會的時候,現場有許多專家學者都表達,他們覺得0.1%是比較好的方案,但是招聯會在那幾次會議裡面都不願意把這些話語聽進去,所以才造成這麼多學校,包括臺大、建中等等,大家都跳出來反對。因為招聯會都不願意聽啊!教育部可不可以告訴我們學理基礎在哪裡?
發言片段: 8
劉次長孟奇:跟委員報告,以招聯會來講,他們最後也是經過投票,他們本身也有它的一個……
發言片段: 9
高委員虹安:所以你的意思是說,既然是投票,明年一樣繼續維持嗎?是這樣的意思嗎?
發言片段: 10
劉次長孟奇:明年還沒有啊!
發言片段: 11
高委員虹安:明年還沒有?
發言片段: 12
劉次長孟奇:對。
發言片段: 13
高委員虹安:那麼請問一下到明年之前是不是還要做調整?
發言片段: 14
劉次長孟奇:我想委員可能可以再清楚看一下招聯會這次的決議,它不是以後都是,它是說今年……
發言片段: 15
高委員虹安:所以我的問題是說你們……
發言片段: 16
劉次長孟奇:今年的關鍵就是,既然學測採用百分之一,分科測驗如果不採用的話,80%的學生會掉1個到5個級分,恐怕沒有任何人可以承受這樣的情況。
發言片段: 17
高委員虹安:我再請教一下次長,7月要進行分科測驗,在分科測驗以前,既然這個60級分已經確定下來了,那請問一下學測的15級分跟分科測驗的60級分,這中間的換算公式到底什麼時候要公布?你總是要告訴我們啊!因為你剛剛講說,兩項考試必須要有一致性,學測有10萬名考生,分科測驗每科有1萬名到2萬名考生,這中間的級分又要怎麼對應呢?
發言片段: 18
劉次長孟奇:現在是以學測那邊做為一個母數在計算,所以到時候對應會是明確的。
發言片段: 19
高委員虹安:什麼時候可以把它正確地公布出來?因為有很多家長也在詢問我們。
發言片段: 20
劉次長孟奇:簡章應該是3月底公布,很快了。
發言片段: 21
高委員虹安:3月底之前要公布出來。
發言片段: 22
劉次長孟奇:對,是的。
發言片段: 23
高委員虹安:我覺得這個換算公式必須要儘快,而且說真的,我在地方上聽到一個笑話,家長們都說:天啊!我們的教育部應該是全行政院中最勤勞的部會。因為每年都在改考招新制,考招制度、課綱每年都在推陳出新,所以他們嘲笑說:原來我們的教育部這麼勤勞。而這麼勤勞的結果就是,每一年的考生、每一年的家長不知道該怎麼做。
剛剛提到112學年度分科測驗要恢復數乙,確定要恢復嗎?今天看媒體報導是這樣寫,對吧?
發言片段: 24
劉次長孟奇:招聯會已經通過恢復數乙,但是到底適用哪一屆入學的學生,這個必須再確認。
發言片段: 25
高委員虹安:如果分科測驗又要恢復數乙,那今年的學生沒考數乙,社會組的同學之前考了一個這麼難的數A,然後到了分科測驗也沒有數B可以考,我認為這真的是把大家都當白老鼠!你們每一年都改考招制度,今年考完以後遇到反彈,反彈之後明年又要再改,我真的看不太懂,為什麼你們要這樣折磨第一線的學生跟家長?
我想請教一下,針對目前111學年度的考招制度爭議,包含學測的部分,你們有沒有辦法儘快盤點出來?
發言片段: 26
劉次長孟奇:我們……
發言片段: 27
高委員虹安:將這些考招爭議盤點出來之後,您剛剛也提到了,下一個年度要做一些相關的調整、改善及研議,不要又急就章、很臨時地調整,比如說原本是45級分又改成60級分;本來招聯會也說要用前0.1%計算,結果後來又變成前1%。照理來講,這些事情全部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教育制度不應該這樣子一夕之間一變再變。
次長,是不是可以好好地把111學年度考招制度爭議全部盤點一次,然後我們透過邀請學校、家長、學生,還有包含大考中心、招聯會,全部重新檢討一下,不然我覺得我們立法院真的是失職!像在我之前在教文委員會,其實奕華召委也排了很多次考招的議題,但最後還是看到這麼多問題;我還記得我們在審預算的時候,也一直強調命題的問題,當時很多朝野委員凍結你們預算的時候也說微微凍就好,但是你們一定要把鑑別度、難度的部分做好,結果換來一個這麼難的數A,然後大家還是沒有鑑別度!
最後總結,頂尖的大學或者是這些頂尖的前段班學生,他們希望考招制度要有鑑別度,不然的話,中上跟頂尖的學生都可以進到頂尖的大學嗎?而且我要告訴你,如果今天只是中上程度的學生,他可能因為考招制度沒有設計良好、沒有鑑別度的關係,他進入了頂尖大學,但是他的心理壓力、承受程度是沒有辦法想像的。
所以我必要拜託次長,這件事情以及今天所有委員在這裡跟你們談到的爭議,請好好地盤點、好好地痛定思痛來檢討,一定要徵求各類家長、師生代表的意見並好好地吸納、接受,謝謝主席。
發言片段: 28
主席(林委員奕華):謝謝高虹安委員。剛剛講的部分確實都是大家很關心的,今年如果真的將0.1%或1%定案,明年勢必要再好好檢討一下;還有剛剛所提到底要用哪個母數來計算分科測驗,要用原來的母數還是要用後面的?剛剛在休息時間聽到是要用原來的母數嘛!如果是原來的母數的話,那就拜託最近趕快公開60級分的分數,讓現在的高三生能夠在申請入學、分發入學的時候有一些依據,這要拜託一下。
請管委員碧玲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36
meet_id 委員會-10-5-22-3
speakers ["林奕華","張廖萬堅","萬美玲","黃國書","陳秀寳","王婉諭","吳思瑤","林宜瑾","何欣純","范雲","吳怡玎","賴品妤","陳椒華","高虹安","管碧玲","鄭正鈐","游毓蘭","高嘉瑜","廖婉汝","蔡易餘","楊瓊瓔","邱志偉"]
page_start 375
meetingDate ["2022-03-17"]
gazette_id 1114201
agenda_lcidc_ids ["1114201_00011"]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列席就「111學年度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實施考招新制之問題檢討與如何改 善命題穩定度不足」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4201_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