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481
發言片段: 0 |
---|
吳委員思瑤:(10時20分)主席早,辛苦了。今天時間很短,我有三個題目,我就直接切入正題。臺灣輻射食物的檢測國家隊組成了嗎?福島含氚廢水的第一手資訊掌握了嗎?如果還有時間,我要就教於您,對於乾淨能源革命的核融合,臺灣的科研啟動了嗎? |
我們要說到做到,這幾年來,從2016年到2020年,針對福食的進口,我們讓數字說話、讓科學說話,對於這六份風險評估,我相信原能會也都有扮演一些相當的科學助力,我們要安國人的心。所以說到做到,三原則、三配套,我們都訂定非常清楚的標準、嚴格把關,甚至比國際標準更嚴格,而且特定產品還是禁止進口的,邊境也是百分之百的檢驗,我要強調我們必須說到做到。然而針對食安檢測國家隊,理想與現實會不會有落差?我們邊境是百分之百逐批檢測,再加上地方政府自行抽檢、送驗,所以現在預估每年可以有7萬件的檢測量能,人力從46人提升到103人。首先請問,這7萬件是already還是 will be?是可達還是已經有了?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原能會謝主任委員說明。 |
發言片段: 2 |
謝主任委員曉星:應該是already。 |
發言片段: 3 |
吳委員思瑤:OK,這7萬件是地板還是天花板?也就是說,它是勉強足夠,還是未來是絕對無虞? |
發言片段: 4 |
謝主任委員曉星:當然不是天花板,我們希望還能把量能增加。 |
發言片段: 5 |
吳委員思瑤:還要再擴大嘛?所以這就是我說的爭議,未來如果大量進口、檢測,我們沒有辦法預估它的進口量有多少,所以它需要再往上、再去提升它的量能。第二個是縣市檢測能量不均的部分,我們還是要務實地來面對。所以我整理出來目前有6+1所實驗室,新加入的是清大的實驗室,在這6+1所當中,我看到檢測量能最大的、重中之重的責任會放在位於桃園的原能會核研所專屬實驗室,每年會有3萬5,200件,第二大的是台電,此外,在高雄南部的原能會輻射檢測中心每年也有3,600件。當然我們還是患寡患不均,也難怪地方政府會跳腳,因為現在新北、高雄都有自己的實驗室,臺中聽說也要添購相關的檢測設備,所以我有幾個具體問題想要請教,既然原能會挑大樑,你們能不能加強自身的檢驗能量?就像您剛剛講的,你們能不能自己先做到? |
發言片段: 6 |
謝主任委員曉星:可以。 |
發言片段: 7 |
吳委員思瑤:已經在逐步努力嘛? |
發言片段: 8 |
謝主任委員曉星:是的。 |
發言片段: 9 |
吳委員思瑤:所以一定要做到,一個月內來告訴我、告訴委員會,你們評估自己的能量可以upgrade到什麼程度,畢竟你們是挑大樑。第二個,你們能不能去整合臺灣其他的單位,不管是政府機關或是大學實驗室?這個是原能會的職責還是衛福部的職責? |
發言片段: 10 |
謝主任委員曉星:我覺得如果將來連地方也要做的話,地方可能會和在地的大學合作。 |
發言片段: 11 |
吳委員思瑤:這個在中央是衛福部要去努力,還是原能會也要協助? |
發言片段: 12 |
謝主任委員曉星:這一塊基本上是衛福部要做的。 |
發言片段: 13 |
吳委員思瑤:好,我清楚了,我會去要求衛福部,但是原能會挑大樑的部分,你們自己的量能要衝出來。 |
發言片段: 14 |
謝主任委員曉星:我們當然也要利用機會,跟委員報告,針對您剛剛講的那一塊,其實在6+1所裡面有兩所學校是我們的備援實驗室,是透過我們原能會的…… |
發言片段: 15 |
吳委員思瑤:就是陽交大和屏科大。 |
發言片段: 16 |
謝主任委員曉星:是的。 |
發言片段: 17 |
吳委員思瑤:所以你們也可以以這樣的模式再去extend到其他的大學實驗室? |
發言片段: 18 |
謝主任委員曉星:是的。 |
發言片段: 19 |
吳委員思瑤:非常好,謝謝主委告訴我這個資訊,這也是我的第二個問題,除了原能會自己自身提升量能、upgrade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你們能夠搭配其他的大學機構或學研機構,透過跟他們合作,也請他們把量能提升,這是第二步。第三個,既然是國家隊,因應現在區域確實有不均的狀況,你們能不能去協調設置的各實驗室預留某些檢測量能給沒有自己設備和實驗室的縣市?這件事情一定要做,你們有要做嗎? |
發言片段: 20 |
謝主任委員曉星:您這樣說的話,基本上我們是可以去做,就像您剛剛講的,我們不是要增加量能嗎?現在…… |
發言片段: 21 |
吳委員思瑤:好,非常謝謝主委接受我的建議,也就是說,量能提供,然後再去拓展其他新的機關的合作機會。第三個,現有區域不均的部分,我們要從現有的實驗室裡去整合、去分工,並為一些確實沒有檢測設備和量能的縣市預留必要的檢測量,這樣才能像我剛剛說的,地方抽檢的部分能夠去執行和落實,好嗎? |
發言片段: 22 |
謝主任委員曉星:好。 |
發言片段: 23 |
吳委員思瑤:這三個部分謝謝主委,你們都一定要做,這樣才是加深、加廣,才能讓人民更安心。謝謝您,我會持續追蹤。 |
我再很快地講一下含氚廢水的問題,我想我應該是立法院第一個一直在跟你講這個問題的人,IAEA的調查團2月就去了,剛剛您宣布臺灣是週三要啟程,但是我有一個好奇,也是我的質疑,IAEA的調查團會去採集海水樣本,然後直接到福島第一核電廠的現場去探勘,並且進一步與東京電力公司和經濟產業省討論,然後預計兩個月後提供初步報告。我們原能會有建置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應該是第一時間要把所有福島含氚廢水的大小事項,包括監測,監測很重要,監測的數值有沒有超標、有沒有危機,要告知國人,但是就這個資訊平臺,我看到你們針對IAEA的專家調查團前進的事情,只有在2月18日放上相關的資訊,這兩個多月來,他們已經去一個多月了,我們是拿不到任何資訊,還是要等調查報告?為什麼這個平臺上只停格在IAEA要去,然後就沒有更新任何資訊了? |
發言片段: 24 |
謝主任委員曉星:第一個,他們的調查報告還沒有出來。 |
發言片段: 25 |
吳委員思瑤:不會那麼快。 |
發言片段: 26 |
謝主任委員曉星:對,到4月底。另外一個原因是,事實上IAEA去的這幾天,我們都有跟他們視訊…… |
發言片段: 27 |
吳委員思瑤:所以應當有一些資訊可以放上來吧? |
發言片段: 28 |
謝主任委員曉星:對,我們有資訊,但因為它最終的報告沒有出來,我們不方便在這種情況下跳出來說明,所以在這種情況下…… |
發言片段: 29 |
吳委員思瑤:主委,我的時間到了,我希望這個平臺不要lag在那裡,即便沒有具體的調研結果,也應當有一些進度,像今天去跟日本東電談了或是今天進去福島第一核電廠看了等等,也應當把一些行動或行程告知國人。 |
發言片段: 30 |
謝主任委員曉星:是。 |
發言片段: 31 |
吳委員思瑤:其次,我們的團要去了,我做兩個提醒,第一個,資訊不會有落差,也就是傳達給國人的資訊不應當繼續lag。第二個,我們跟IAEA調查團所看的、所見的人也不應當有差別待遇。這兩件事情你可以承諾、可以做得到嗎? |
發言片段: 32 |
謝主任委員曉星:我只能說以目前我所瞭解的,他們所看的地方,我們儘可能跟他們所看的是一樣,這是我們當初的要求。 |
發言片段: 33 |
吳委員思瑤:我們要爭取和要求,因為這是當初跟日方的協議。 |
發言片段: 34 |
謝主任委員曉星:是的,至於見到什麼人,這點我們當初並沒有特別…… |
發言片段: 35 |
吳委員思瑤:你們要全力爭取。 |
發言片段: 36 |
謝主任委員曉星:但就像您說的,我們會全力爭取。 |
發言片段: 37 |
吳委員思瑤:應該要無差別待遇、無資訊落差,不管是在日本的前線或是回傳給臺灣國人的資訊,我做這樣的提醒和要求,謝謝。 |
發言片段: 38 |
謝主任委員曉星:另外有個地方,剛才有提到…… |
發言片段: 39 |
吳委員思瑤:你再提供書面給我,好不好? |
發言片段: 40 |
謝主任委員曉星:OK。 |
發言片段: 41 |
主席:針對思瑤委員要的資料,再請主委提供書面,謝謝。 |
請何委員欣純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34 |
---|---|
meet_id | 委員會-10-5-22-4 |
speakers | ["賴品妤","林奕華","鄭正鈐","張廖萬堅","萬美玲","陳秀寳","黃國書","王婉諭","吳思瑤","何欣純","林宜瑾","吳怡玎","范雲","陳椒華","楊瓊瓔","李貴敏"] |
page_start | 89 |
meetingDate | ["2022-03-21"] |
gazette_id | 11145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4501_00003"]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謝曉星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14501_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