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911

發言片段: 0
邱委員志偉:(12時25分)主委,國際物資價格為什麼會創新高?有幾個因素:國際原油跟運費高漲,再加上近期俄烏戰爭的因素嘛!俄、烏這兩個國家是全球小麥、玉米、油菜籽的主要出口國,也是氮肥、鉀肥和磷肥的供應國。這種情況並非操之在我,對不對?運費高漲,然後油價高漲,加上俄烏戰爭,一定會影響國際物資供應的情況,也影響價格。請問這對我國的影響是怎麼樣?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農委會陳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
陳主任委員吉仲:委員好。其實委員講到重點了,我們雖然沒有直接從俄羅斯或烏克蘭進口(除了玉米,但是數量不多,大概只有7萬公噸,其他的貿易額很小),但它所影響的是國際市場,玉米、小麥就是透過國際市場來影響我們,到最後讓我們的進口玉米……
發言片段: 3
邱委員志偉:所以對我們是間接影響,不是直接影響?
發言片段: 4
陳主任委員吉仲:當然,因為我們沒有直接……
發言片段: 5
邱委員志偉:我們是受到間接影響嘛?
發言片段: 6
陳主任委員吉仲:對,我們的貿易量很小,玉米只有……
發言片段: 7
邱委員志偉:直接影響當然衝擊大,間接影響衝擊相對比較小。好,原物料價格上漲會造成農產品的供需失調嗎?
發言片段: 8
陳主任委員吉仲:不會啊,它是造成價格上漲的壓力,因為生產成本在增加。所謂的供需失調應該是說,我們要先確保一個事情,就是兩千三百多萬人口的糧食需求可不可以滿足,這比較重要。
發言片段: 9
邱委員志偉:國內的農產品供需目前有沒有失衡的狀況?
發言片段: 10
陳主任委員吉仲:目前沒有啊!
發言片段: 11
邱委員志偉:沒有?既然沒有失衡的狀況,這題我就跳過了喔!
發言片段: 12
陳主任委員吉仲:因為那個題目是召委給的啊!
發言片段: 13
邱委員志偉:目前所有的產品有沒有影響可能稍微比較長期的?
發言片段: 14
陳主任委員吉仲:委員,應該這樣講,今天的主題……
發言片段: 15
邱委員志偉:短期沒有,但是有沒有長期的?如果俄烏戰爭持續,然後油價繼續高漲、運費也繼續高漲,國際價格還是會漲,那樣當然會影響農產品的價格,而價格會影響到供需,對不對?如果長期的話,會不會有哪些農產品受到影響?
發言片段: 16
陳主任委員吉仲: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說,短期部分我已經在今天的專案報告裡面特別說明,未來半年所有的資材,包括肥料、種子,到飼料、到農藥,都要供應無虞,接著是生產,生產的部分只要沒有受到極端氣候事件的影響,我們的庫存都可以滿足未來半年所需要的……
發言片段: 17
邱委員志偉:極端氣候是長期的影響?
發言片段: 18
陳主任委員吉仲:對。
發言片段: 19
邱委員志偉:所以你只能保證未來半年不會受到影響嗎?
發言片段: 20
陳主任委員吉仲:對!但是針對委員現在問的,我說短期就是可以確保糧食安全無虞;至於長期的部分,其實如果沒有其他的變數,只剩下俄烏戰爭還在持續的話,它的影響就是委員剛剛講的兩個,一個是能源價格上漲,能源價格上漲的話,所有的成本就跟著上漲,包括運輸跟生產成本;另外一個就是間接影響我們的玉米跟小麥,所以未來我們比較重要的是要確保那個量可以進來。量沒有了,什麼都不用講,量有了以後,才來處理價格的部分。
發言片段: 21
邱委員志偉:其實我們追求短期的穩定,也追求長期的平衡跟穩定,換言之,雖然沒有短期之憂,我也不希望造成長期之慮,所以我們必須超前部署,也要超強部署!我們有什麼更具體的做法能夠在未來如果戰事持續,然後石油價格上漲、運費持續高漲的情況之下做因應?屆時我們一定或多或少會受到衝擊,造成農產品供需失衡的狀況,因此必須超前去規劃跟部署。
發言片段: 22
陳主任委員吉仲:所以我們才會針對這樣的情勢,在今年的二期就要來擴大硬質玉米的種植面積。硬質玉米是做飼料,青割玉米是給……
發言片段: 23
邱委員志偉:您的回答要讓農民有信心喔!因為您的回答是說,針對我對你的質詢,目前因為原物料上漲,沒有短期、至少半年之內農產品供需失衡的問題嘛!
發言片段: 24
陳主任委員吉仲:不會有供應不足的問題。
發言片段: 25
邱委員志偉:所以目前你只能保證到半年?
發言片段: 26
陳主任委員吉仲:喔,沒有,我們是每個月都在往後面6個月做盤查,所以不是現在說半年之後、只確保這半年。跟委員報告,我有特別提到兩年前因為COVID-19開始之後,總統、院長就要求農委會這邊針對三個層面,就是我剛剛講的所有資材的盤點、生產的盤點、庫存跟進口的盤點,每個月都要動態地往後推6個月,所以我今天來報告的是往後6個月的部分;這個部分我們已經運作兩年了。所以為什麼我們可以在俄烏戰爭發生後,由畜牧處去請大宗穀物業者直接把玉米的船期拉到8月,而且我們都知道哪一天出港、哪一天到港,數量多少都有掌握。
發言片段: 27
邱委員志偉:主委,您的描述跟說明我大概理解。請教一下,鄰近國家跟我們農業結構類似的,比方說南韓、日本,他們有沒有因為原物料價格上漲,而出現農產品供需失衡的問題?
發言片段: 28
陳主任委員吉仲:當然也會,尤其這兩個國家的原物料也都是進口,絕對會面臨這樣的狀況。其實那不叫供需失衡,那叫做面臨原物料成本上漲,導致國內的生產成本上漲,所以市場價格當然會波動。第二個……
發言片段: 29
邱委員志偉:你能不能更精確地定義或說明,不是供需失衡,是什麼?
發言片段: 30
陳主任委員吉仲:就是生產成本上漲,帶動我們所有農產品的市場價格也跟著有所上漲。另外就是今天我特別報告的,這兩個國家的禽流感非常嚴重,日本有六、七百萬隻被撲殺,韓國有一千多萬隻被撲殺,我們今年到現在才撲殺四十幾萬隻,占整個生產量不到0.1%,所以疫病某種程度也會影響到國內生產的穩定性。
發言片段: 31
邱委員志偉:所謂供需失衡大概就兩個樣態:供不應求或供過於求,我們目前都沒有這種狀況是不是?
發言片段: 32
陳主任委員吉仲:目前來講的話,如果供給的定義有包括生產、庫存跟進口,當然我們的工作就是在調節這個供需的穩定。
發言片段: 33
邱委員志偉:好,這個問題我就問到這邊。接下來我要問一下漁業署,同時也讓主委瞭解。
蚵仔寮是一個指標型的漁港,也是全國重要漁產品的標章品牌,它未來要規劃設立一個多功能冷鏈中心,來取代已經使用31年的冷凍庫。針對這個部分,我期待也要求市政府一定要提出對等的經費,同時希望漁業署能夠協助地方漁業發展。特別是梓官,它是一個指標型的漁港,也有指標型的漁會,很多漁民和漁業在梓官區都有很好的發展,所以我希望未來多功能冷鏈中心能夠得到漁業署的支持。
發言片段: 34
主席:請農委會漁業署張署長說明。
發言片段: 35
張署長致盛:謝謝委員。沒有錯,梓官的產品非常多元化,而且整個加工產業鏈做得非常好,它原來的加工廠對於沿、近海的養殖業也都幫了很大的忙。我們會去現場瞭解一下,看要怎麼樣幫忙他們完成。
發言片段: 36
邱委員志偉:這個多功能冷鏈中心大概要用3年來完成,第1年是規劃設計,這個部分我希望農委會能夠支持,第2年以後就是興建,興建分成2年,大概需要三點多億元的經費,我希望市政府出一半,請問農委會是不是也可以分3年來支持?
發言片段: 37
陳主任委員吉仲:好,我們很樂意來全力協助。
發言片段: 38
邱委員志偉:最後一個議題是,有很多高雄地區的漁民反映,高雄港商港區域範圍5浬內禁止養殖跟採捕水產動植物,會影響到他們的生計跟權益。但是這個所謂的「區域範圍」是民國90年4月24日就核定的,當時高雄港還是全球第3大貨運港,現在則是全球第15大,時空背景已經有很大的改變,5浬內禁止養殖的限制是不是也可以適度放寬?這部分因為事關漁民權益,漁業署或農委會是不是能夠協調相關單位,採取原則禁止、例外放寬的權宜措施,在不影響商港航行安全之下,允許高雄地區的漁民在這個區域適度地捕魚?
發言片段: 39
張署長致盛:謝謝委員。這個部分因為涉及交通部,可能應該是航港局的權責,我們會找他們和漁會一起來談,大家針對這個部分看看有沒有檢討的空間,讓漁民有比較多在做的空間可以增加。
發言片段: 40
邱委員志偉:他們現在出海捕魚都會看到一個5浬的牌子,現在油料的費用非常昂貴,按照水試所目前的調查資料,高雄港外港距岸3浬到5浬之間的海域有高經濟價值的底棲性跟洄游性的魚種和貝類。漁民要捕魚當然要到這個區域,但是這個區域全部禁止,他們抓不到魚,只能把船往5浬之外開,要開到5浬之外,油費又非常昂貴,所以苦不堪言。這項管制已經很久了,從民國90年到現在!
發言片段: 41
張署長致盛:好,我們會找相關單位來協調。
發言片段: 42
邱委員志偉:其實這個部分我還有很多問題要請教,但是我身為召委,必須以身作則,遵守發言時間的規則。所以,有關我剛剛質詢的這幾項,拜託農委會和漁業署大力支持。謝謝。
發言片段: 43
陳主任委員吉仲:好。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44
主席:請曾委員銘宗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88
meet_id 委員會-10-5-19-7
speakers ["謝衣鳯","林岱樺","邱議瑩","楊瓊瓔","高虹安","陳亭妃","邱顯智","孔文吉","蘇治芬","賴瑞隆","蘇震清","呂玉玲","陳超明","邱志偉","曾銘宗","邱臣遠","林德福","羅美玲","陳椒華","高嘉瑜","王婉諭","張其祿","羅明才","陳明文","李貴敏","廖婉汝","鍾佳濱"]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2-03-21"]
gazette_id 1114501
agenda_lcidc_ids ["1114501_00002"]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經濟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針對「國際重要原物料價格上漲,造成農產品供需失衡,政府因 應之道」進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4501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