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411

發言片段: 0
溫委員玉霞:(11時19分)院長,你好。院長,辛苦了!院長常常自詡「有政府會做事」,之前僑胞因為疫情的關係,以致2年無法回臺而被除籍,影響到他們的權益。還有僑生因為疫情的關係,在臺灣居住超過120天,可能失去僑胞的身分,後來我提出質詢之後,院長也有很好的回應,表示如果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可以特別考量,因此他們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我在此要特別感謝院長能夠做這樣的決策。但是今天我要告訴院長,僑胞還是有很多無奈,請院長評評理。
持有中華民國護照的僑胞必須要有僑居加簽,才會被認定是僑民。但是因為全球疫情非常嚴重,很多國家都實施邊境管制,僑胞無法回到僑居地換發護照或僑居移簽,因而失去僑民的資格。我舉一名臺商子弟為例,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
有一位臺商子弟在馬來西亞出生,在印尼居住15年,國中的時候就去澳洲讀了4年書,所以很簡單,一聽就知道他是僑胞二代。之前因為澳洲鎖國,他沒有辦法回到印尼換發護照,只好在澳洲換護照,因此就不能申請僑居身分移簽,失去僑民的資格。像這種案例為數不少,但是都被僑委會拒絕了。僑委會簡直是脫離現實,真的是有一點刁難。
照理講,僑居加簽應該跟著人走,對不對?這個孩子如果取得過僑居加簽,應該永久都是僑居身分才對,而不是在換發護照的時候,僑居身分就消失不見。他也不是不回到印尼,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國家都鎖國,印尼鎖國,澳洲也鎖國,所以他不是違法,他沒有違反僑委會的規定,而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為了這件事情,我有召開協調會,邀請僑委會、領務局來協調,他們原本都說合情合理,可以解決,可以處理;可是一進入官僚體系以後,就改口說困難重重,僑委會表示自己不能決定,還要請行政院召開協調會議。
院長,我告訴你,僑委會如果有事情,都叫僑胞出錢、出力、善心捐款,像最近鳳梨、釋迦的問題,僑胞都沒有第二句話就傾力相助;但是僑胞有困難的時候,僑委會卻兩手一攤,只會說沒有辦法。
很多臺商子弟與父母因為跨國做生意的關係,有時候需要調來調去、跨國流動,可能沒有辦法在同一處連續居住6年,甚至外交人員的子弟也一樣,但是如果這樣的話,他們就不具有僑生的身分,也不具有僑民的身分,這是非常不合理的。教育部及很多大學一直在爭取僑生,政府的新南向政策也在爭取僑生,可是僑委會卻把僑生往外推。
院長,這些僑生如果回來就學,都不需要我們國家補助。僑居加簽真的過於嚴苛了,必須通盤檢討,才不會造成臺商對國家的怨言。院長,能不能請你支持一下?不然官員不敢行動,不敢扛這個責任。院長,因為疫情的關係,政府在很多方面都從寬認定,對於這件事情,能不能指示也從寬認定?院長,可不可以?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行政院蘇院長答復。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74
meet_id 院會-10-5-4
speakers ["蔡其昌","高金素梅","魯明哲","廖婉汝","林奕華","吳琪銘","王婉諭","孔文吉","王美惠","陳瑩","張其祿","吳斯懷","溫玉霞","劉世芳","湯蕙禎","許智傑","傅崐萁","林俊憲","高虹安","陳椒華","蔡壁如","賴士葆","陳玉珍","林文瑞","黃世杰","吳怡玎","吳琪銘","鄭正鈐"]
page_start 81
meetingDate ["2022-03-22"]
gazette_id 1113701
agenda_lcidc_ids ["1113701_00004","1113701_00005"]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第4次會議紀錄
content 施政質詢 對行政院院長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繼續質詢─ 繼續質詢─
agenda_id 1113701_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