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43
發言片段: 0 |
---|
李委員德維:(9時42分)主委,延續剛剛前面委員的質詢,請教您覺得港資到臺灣來跟陸資之間的差異性,陸委會的態度是如何?是歡迎港資、澳資嗎?還是覺得它裡面非常複雜跟麻煩,所以臺灣基本上不歡迎港資,有這樣子的狀態嗎?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陸委會邱主任委員說明。 |
發言片段: 2 |
邱主任委員太三:李委員好。沒有,我們站在政府的立場,任何正常的投資我們都歡迎,不管來自中國大陸、港澳,或其他國家,只要是正常的投資我們都歡迎。 |
發言片段: 3 |
李委員德維:好,瞭解。請教一下,「今日普丁,明日習近平」,這有沒有可能?您的看法如何? |
發言片段: 4 |
邱主任委員太三:坦白講,我對他們兩個人個別的性格並不是那麼的瞭解…… |
發言片段: 5 |
李委員德維:但是習近平您應該比較瞭解? |
發言片段: 6 |
邱主任委員太三:對,但是基本上可以比較的就在於,他們都是比較屬於威權的統治模式,因為它不像我們民主國家,國會議員可以質詢、政黨之間有競爭,政策辯論通常也都可以提到公眾檯面上來做辯論,這是第一個比較大的差異。第二個差異,當然就是兩個人都有他們歷史使命的自我期許跟壓力。所以我們持續關注普丁跟習近平兩人,特別是對於他們所謂的自我歷史使命,看他們大概是採用什麼樣的模式在做處理。當然我們也看到國際情勢,對於這兩個國家的反制或相關作為,會造成他們多大的衝擊跟影響,我們都持續在關注。 |
發言片段: 7 |
李委員德維:好。請教主委,兩岸關係的發展,因為俄烏戰爭的爆發,不諱言,我在民間聽到的大多比較悲觀,那您認為兩岸關係的發展是悲觀還是樂觀呢? |
發言片段: 8 |
邱主任委員太三:此事要區分為兩塊,為什麼區分為兩塊?因為基本上我們臺灣沒有辦法脫離整個國際地緣政治的情勢;但是軟性的一面,也就是彼此的社會或人民的交流,這又是另外一塊,這一塊基本上不會受到國際情勢太大的干擾,所以我們認為如果人民的交流能夠越來越順遂,彼此瞭解彼此之間的差異所在,相互尊重,我想這應該有助於前面那一塊的化解。 |
發言片段: 9 |
李委員德維:主委,你報告裡的結論說,臺海和平是印太區域安全繁榮的關鍵,陸委會會以負責任的態度跟實際的行動,務實地開展兩岸良性的互動。主委,請教一下,蔡總統、蘇院長都在不斷的抗中,請教現在整個臺灣在民進黨執政下,在這個大抗中的前提之下,怎樣務實開展兩岸的良性互動?民進黨為什麼不能就人民的需要,好好地跟中國大陸坐下來談一談來解決呢?您認為在抗中這個大前提之下,兩岸要怎麼樣良性互動? |
發言片段: 10 |
邱主任委員太三:誠如剛剛我所提到的,兩岸的關係基本上就分大跟小兩塊,大的這塊受到整個國際地緣戰略情勢的影響,這一塊,坦白講,我們沒有任何的能力去主導,我們只能順應整體的情勢做即時的回應。至於小的這塊,我剛剛也提到,人民的交流,特別是涉及人民權利義務的事項,剛剛海基會也有講,我想陸方也都認為這是一個應該要做的事情,所以不管檯面上的說法是怎樣,但事實上大家都在為人民的權利義務服務,剛剛他也提到好多案例,我們認為這樣的交流不斷的累積,其實是有助於化解彼此之間…… |
發言片段: 11 |
李委員德維:主委,您真的是比較溫和,但是不諱言蔡總統上臺以後,我們現在真的看到兩岸的官方、政府都在隔海互嗆,政治操作一大堆,兩岸就是嗆來嗆去、嗆來嗆去,所以一定不會有好事發生嘛!你們不覺得嗎? |
發言片段: 12 |
邱主任委員太三:所以如果談到國際的地緣政治情勢,我想中國大陸可能要考慮一下,不管是軍機騷擾或者是在國際上對臺灣的打壓,這種行為基本上都沒有辦法讓中華民國的領導人可以忽視而不去做任何的回應,對岸對於我們這樣的打壓,作為中華民國的總統或行政院長,他們勢必要有一定的強硬表示,以維護臺灣的基本主權跟權益。 |
發言片段: 13 |
李委員德維:主委…… |
發言片段: 14 |
邱主任委員太三:所以這一塊大家如果能夠調整一下他的作法,調整一下作法,我們當然也譬如說,我們現在來講,大家也知道,中國整個經濟的崛起,它選擇的是讓它的軍力擴大,那不是造成我們的壓力而已,整個亞太地區,大家都會跟著有壓力,所以它應該要讓國際社會瞭解,它這樣的軍事擴張不會影響到你們的安全,那大家就會比較放心,但是看起來它這一方面的大外宣還是做得不夠好,反而因為它的戰狼外交而讓大家對它越來越緊張。我認為這是兩邊共同的課題,因為臺海的和平穩定不會只是我們的責任,陸方也有它的責任,所以我們期待它也能夠在硬的這一塊,它自己去自我修正或調整,讓臺灣的民眾可以對它比較不用那樣的防衛、防備。 |
發言片段: 15 |
李委員德維:是。主委,最後一個問題,俄烏戰爭發生,當然也是我們中華民國一個關鍵機遇期,它主要就在於中華民國臺灣這個問題的國際化,也是一個重大抉擇的關鍵,請問主委你的看法,究竟是要用中華民國體系比較好,還是要用所謂的臺獨體系來經營比較好?美國前國務卿龐佩奧訪問臺灣時說,美國應該以外交承認中華民國臺灣是自由主權的國家,請教主委,他這樣的講法,對我們來講到底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會不會造成民眾跟政府的誤判,甚至於造成臺海緊張?而且這兩天美國總統拜登又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訊對話,拜登的講法是他不支持臺獨,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請問針對這部分,美國的策略到底是如何?對於我們而言,在兩岸關係發展的路徑上,到底我們的抉擇是如何? |
發言片段: 16 |
邱主任委員太三:委員確實提到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坦白講我自己也蠻困擾的,也就是國際社會也好,或我們國內也好,到底對「臺獨」的定義是什麼?不管是民進黨當年的臺獨黨綱也好,或臺灣前途協議文也好,或者是現在臺灣民眾的思維,包括美國或中國大陸,我想每一個人對「臺獨」的基本定義恐怕都不太一樣。譬如說維護中華民國的主權獨立,這算不算「臺獨」?維護臺灣民主自由法治的生活型態,這算不算「臺獨」?我認為「臺獨」這個用語基本上太模糊、太抽象了,我想我們國內大家應該有一個共識,如果維護中華民國的主權不是臺獨的話,那我覺得這應該會是我們未來再跟對岸進行任何協商或談判時一個比較好的基本的條件。 |
發言片段: 17 |
李委員德維:好,瞭解。謝謝。今天時間也到了,以後再請教主委,好不好? |
發言片段: 18 |
邱主任委員太三:好,歡迎。 |
發言片段: 19 |
主席:請王委員美惠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26 |
---|---|
meet_id | 委員會-10-5-15-7 |
speakers | ["張宏陸","羅美玲","李德維","王美惠","鄭麗文","賴香伶","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鄭天財Sra Kacaw","管碧玲","陳明文","湯蕙禎","林文瑞","吳琪銘","翁重鈞","游毓蘭","邱顯智","江啟臣","李貴敏","陳椒華","廖婉汝","洪孟楷","林楚茵","孔文吉","高嘉瑜","邱志偉","莊瑞雄"] |
page_start | 229 |
meetingDate | ["2022-03-23"] |
gazette_id | 11147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4701_00005"]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內政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及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二、處理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大陸委員會預算凍結書面報告案計7案;三、審查111年度 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大陸委員會預算凍結書面報告案計3案 |
agenda_id | 1114701_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