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35

發言片段: 0
萬委員美玲:(9時22分)部長早,今天除了待會會跟你討論主題之外,最重要的是,今天全臺灣總共有13個縣市共99個國中小或……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潘部長文忠:各級學校,包含幼稚園,加起來共99所……
發言片段: 3
萬委員美玲:含幼稚園、高中,總共有99個學校分別有停課或是改成線上教學的情況,請問部長怎麼看待這樣的數字?
發言片段: 4
潘部長文忠:這次病毒傳染、感染的現象,指揮中心都有對外說明,在考量我們長期防疫還有常態的生活,因為我們也曾經大停課過,結果也造成家長非常多的問題,我們目前是在兼顧這兩個……
發言片段: 5
萬委員美玲:既然我們有99所學校發生這個狀況,數量算是滿大的,不管是指揮中心或是蘇院長都有說將來要慢慢正常化生活,走向跟病毒共存,所以我們預估將來的確診數恐怕只會往上攀升,學校是一個團體生活,所以以後確診人數會再大規模增加是不無可能,不曉得在這一、兩年當中我們所提的,關於遠距教學的硬體設備或是偏鄉的網路流量等等,都已做好最好的因應跟準備了嗎?
發言片段: 6
潘部長文忠:針對前一波的全國全面停課之後,我們做了盤整,也跟各縣市做了相關載具(包含sim卡)的調配,目前屬於弱勢家庭的部分大概有八萬多位學生有需求,還有我們也考慮了多子家庭,就是家裡面可能有兩個以上的孩子……
發言片段: 7
萬委員美玲:都處理好了嗎?
發言片段: 8
潘部長文忠:這部分我們和縣市已經調整好,如果有需要的時候會緊急做調度支援,目前確實以這個模式在進行。
發言片段: 9
萬委員美玲:我想這一次你們跟各縣市要再次更密切去瞭解,不管是軟硬體設備或是網絡流量,雖然前面有幾波,但因應這波來勢洶洶,我希望教育部和各縣市教育局……
發言片段: 10
潘部長文忠:之前我也請……
發言片段: 11
萬委員美玲:近期以最快的速度再跟各縣市做深入瞭解,會後麻煩部長將瞭解的情況給我們一個書面回覆。
發言片段: 12
潘部長文忠:好。
發言片段: 13
萬委員美玲:另外,最早的時候指揮中心規定,教育部也有配合,如果一班有一個學生確診,該班就停課;一個學校有兩個學生確診就是全校停課,但後來指揮中心改成一個學校有兩班學生確診的話,那麼才是全校停課,請問是這樣子嗎?
發言片段: 14
潘部長文忠:我請司長來說明一下。
發言片段: 15
主席:請教育部綜規司鄭司長說明。
發言片段: 16
鄭司長來長:我們在3月3日經過指揮中心同意,一班裡面有學生確診那就是該班停課,如果全校有兩班的師生確診那就是全校停課。
發言片段: 17
萬委員美玲:聽起來現在停課標準在中央是有比較放寬,可是你知道地方並沒有放寬嗎?地方還是維持過去那樣的強度,我覺得這樣變成中央和地方有差異,你身為教育部長,請問你怎麼看待這樣的差異?你是支持比較放鬆呢?還是支持比較嚴格一些?
發言片段: 18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因為過去在防疫上中央和地方有很清楚的規範,中央所訂下來的規範,地方在執行時絕對不能不落實或更寬鬆,我想寬鬆就是……
發言片段: 19
萬委員美玲:現在的情況是地方比較嚴格。
發言片段: 20
潘部長文忠:我要跟委員報告的是這個原則一直都是這樣,但如果因為地方有考量當地的情況,因為疫情常常也有地方性或區域性的問題,當他們發現地方上有更嚴峻的疫情時,如果要採取較嚴格的管制措施,這部分過去中央也能夠支持,因為它確實是全國性的……
發言片段: 21
萬委員美玲:我要提醒部長的是,中央現在以比較寬鬆的方式做為停課的標準,但地方一般來說都比較嚴格,誠如你剛剛所說的,如果地方有個別比較嚴峻的狀況時,我們也支持他們用比較嚴格的方式,但我希望我們的支持是拿出實質的支持辦法,尤其如果停課這麼多天,針對課程、人力、設備等方面,本席要求教育部儘速與各縣市教育局做滾動式的隨時配合,視他們停課的狀況給予支持,針對這一點,我希望部長會後儘快給本席一個答復。
發言片段: 22
潘部長文忠:這部分我們會與各縣市密切配合,其實這兩年多來我們也都是用這樣的方式在進行。
發言片段: 23
萬委員美玲:接下來是關於學貸的問題,這次因為央行宣布升息,所以學貸利息要從0.9%提升到1.15%,其實我們本來主張因為現在大家都很辛苦,加上學貸人數又這麼多,所以是不是應該要全部零利率?但是看起來中央並沒有採納我們的建議。教育部在4月1日宣布要投入2.28億來補貼學生,預估會有39.6萬名學生受惠,這是不是意味著教育部有編列2.28億的經費要來補貼學生學貸的利息?是這樣嗎?
發言片段: 24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辦理學貸的學生有兩種狀態,一種是在學的學生,另外一種是畢業後的畢業生,在中央銀行的利率調升之後,在學學生並不會因為利率調升而要增加負擔,也就是現在仍然維持在學學生都沒有在繳貸款……
發言片段: 25
萬委員美玲:沒有錯,從過去就是這樣子,所以這2.28億是要用在哪裡?
發言片段: 26
潘部長文忠:在學學生。
發言片段: 27
萬委員美玲:就是完全用來補貼在學學生的部分?
發言片段: 28
潘部長文忠:不然的話,政府利率調整之後,如果我們沒有處理的話,理論上他們會增加負擔。
發言片段: 29
萬委員美玲:可是在學學生在學期間本來就可以不用還款的啊!
發言片段: 30
潘部長文忠:利息是由政府負擔啊!
發言片段: 31
萬委員美玲:過去就是這樣,是不是?
發言片段: 32
潘部長文忠:是啊!
發言片段: 33
萬委員美玲:所以這2.28億並沒有因應現在升息……
發言片段: 34
潘部長文忠:不會讓在學學生因為利率調整而要額外負擔,就是整個由政府幫忙負擔。
發言片段: 35
萬委員美玲:其實過去就有編列這樣的預算來補貼需要付利息的在學學生,本席要講的重點是因為現在升息,所以他們的利息負擔會變大,我覺得對這些家庭來講其實很辛苦,一個學生讀到大學畢業恐怕要負擔32萬到40萬不等的學貸,所以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有什麼方式可以減輕他們的利息負擔?針對這部分的經費,因為現在中央不支持,請問教育部可不可以再增加?
發言片段: 36
潘部長文忠:在學學生的部分幾乎是由政府全額負擔,所以這部分孩子就不用擔心了。
發言片段: 37
萬委員美玲:畢業後呢?
發言片段: 38
潘部長文忠:關於畢業後我們所做的調整,一個學生每月所得如果是在4萬元以下,他可以長達八年是完全不用繳本利,而且那個利息還是由政府負擔。關於剛才委員提到的問題,如果畢業後的所得是每個月4萬元以下,他可以選擇八年後才繼續再繳,當然八年後有八年後的利息,所以他不會有利息的衝擊。
發言片段: 39
萬委員美玲:其實教育部非常支持這些比較辛苦的學生,同時給他們很多的支持,但我希望在這次升息當中,教育部是不是可以反映兩點意見,其實這些都是很小的預算:第一、利息是不是可以凍漲,不要調升利息?第二、雖然有八年的緩衝期,但利息的部分如果可以免息,我認為可以給這些孩子更多幫助,希望未來教育部能夠往這個方向去想一想有沒有可行的辦法或是可用的預算,這部分也請會後再向本席說明好不好?
發言片段: 40
潘部長文忠:好的。
發言片段: 41
萬委員美玲:最後我想要請教一個問題,今天的主題是討論大學合併,剛剛有提到少子化絕對不是大學整併必要的原因,我們還是希望它整併起來以後有一加一大於二的辦學績效和各方面的效益,但是我們看到陽明、交大的整合過程就花了快二十年的時間,雖然我們說整併的過程要嚴謹、要找出整併後最大的效益,可是二十年真的也是太長了,所以我想教育部還是必須積極看待當有一些校系要整併的時候面臨到這麼多的問題,包括校名更改、學術領域有沒有重疊、裁併科系等等,究竟該如何解決大家所擔憂的問題?
其次,我們有沒有可能在公私併的這件事情上面再來做一些加強?據本席所知,有很多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想要合併,可是談過很多次都沒有辦法成功,原因可能是董事會沒有點頭同意。針對這一點,部長能不能說明一下原因和困難是什麼?
發言片段: 42
潘部長文忠:關於公私併的部分,因為在本質上公和私有非常大的差異,包括人員以及私校有校產的問題……
發言片段: 43
萬委員美玲:所以困難度比公公併更大。
發言片段: 44
潘部長文忠:是的,因為它們本身就沒有同質性,而且對於私立學校董事會,政府機關不可能也沒有權利要求他們一定要併為公,因為一旦併為公就不可能仍然保有私校校產等等,所以我們現在請中正大學的團隊進行研議,針對這種本質上存有極大差異的學校,看看能不能有一個可能的彈性合併模式,這部分我們目前也在接續……
發言片段: 45
萬委員美玲:所以部長認為目前公私併是毫無可能?
發言片段: 46
潘部長文忠:應該說難度很高,在此要向委員報告,如果是辦學已經沒有辦法繼續維持的私立學校,老實說,他們要併到公立學校的話,大家也會有所質疑;如果是辦學很優或很不錯的私立學校,他們的意願相對不會那麼高。所以在公私合併的前提之下,我認為目前來講確實難度相當高。
發言片段: 47
萬委員美玲:既然部長今天已經明確表態,我覺得也可以讓這些本來有意要合併的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瞭解大方向,那麼大家就不用花太多精神在這方面,但是未來在可以合併的學校當中,我希望教育部還是要想辦法解決他們可能面臨的困難,如此一來,合併的機會和時間才能更加速,好不好?
發言片段: 48
潘部長文忠:關於這部分,我想兩所或三所學校內部一定要有共識,如果他們本身的共識不高,那就很困難。以男女婚嫁來比喻,如果只有單方有意願,另外一方完全拒絕,那麼這個婚姻絕對是不幸福的。以學校整併而言,因為每個學校都有很長的歷史、很多的校友……
發言片段: 49
萬委員美玲:但如果是郎有情、妹有意,雙方家長和媒人還是要加把勁好不好?
發言片段: 50
潘部長文忠:我們很願意,如果是這個前提的話。
發言片段: 51
主席:現在在場委員人數已足3人,請問各位,上次會議議事錄有無錯誤或遺漏之處?(無)無錯誤或遺漏,議事錄確定。
請鄭委員正鈐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12
meet_id 委員會-10-5-22-7
speakers ["賴品妤","林奕華","萬美玲","鄭正鈐","張廖萬堅","陳秀寳","王婉諭","黃國書","吳怡玎","何欣純","吳思瑤","范雲","林宜瑾","洪孟楷","楊瓊瓔","張其祿","高金素梅","游毓蘭","林德福"]
page_start 255
meetingDate ["2022-04-06"]
gazette_id 1115301
agenda_lcidc_ids ["1115301_00005"]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列席就「大學合併之問題與檢討」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5301_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