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17

發言片段: 0
賴委員惠員:(9時9分)我想請教次長,全國的學校是昨天正式上學還是今天正式開課?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教育部劉次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劉次長孟奇:委員好。現在已經正式開課了。
發言片段: 3
賴委員惠員:今天要跟你探討校園防疫的標準,顯然我們從資料裡看到今天有99所學校停課,對不對?
發言片段: 4
劉次長孟奇:目前最新的是128所。
發言片段: 5
賴委員惠員:好,99所到128所,只要有一個孩子確診,就全校停課,是不是這樣子的防疫標準?
發言片段: 6
劉次長孟奇:不是。
發言片段: 7
賴委員惠員:那是怎麼樣的標準?
發言片段: 8
劉次長孟奇:現在高中以下如果一個班有一個確診就該班先停課,如果有兩個班有學生確診才進入全校停課,但這還是可以視地方衛生單位疫調的情況及對疫情的判斷來進行調整。
發言片段: 9
賴委員惠員:謝謝次長。請教部長,如果以次長這樣的校園防疫標準,我相信很快全國的很多學校幾乎會快速停課,那該怎麼辦?校園的防疫標準是不是應該要有一個滾動式檢討?
發言片段: 10
主席:請衛福部陳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11
陳部長時中:委員好。這當然需要去檢討,因為這次Omicron的疫情發展到現在,我們知道它的傳播速度很快,可是事實上輕症也相對多,所以用原來的標準積極停課,未來疫情的發展對社會的穩定度可能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情,所以需要檢討,匡列的範圍應該要縮小,儘速做快篩,以確定需要區隔的範圍。
發言片段: 12
賴委員惠員:所以新的校園防疫標準政策什麼時候公布?
發言片段: 13
陳部長時中:我們會儘速跟教育部討論並訂定,我想大概在………
發言片段: 14
賴委員惠員:在下個禮拜?
發言片段: 15
陳部長時中:下禮拜在指揮中心會議中應該會定案。
發言片段: 16
賴委員惠員:下禮拜這個案子就會定案,有一套完整的標準出來?
發言片段: 17
陳部長時中:對,我們現在用以前的圍堵方式在因應現在的減害,恐怕需要性已經大幅降低了。
發言片段: 18
賴委員惠員:沒有錯,謝謝部長。我想這是需要修正的,如果還是以圍堵式的方式而不做修正,我相信很快會有很多學校都上不了課。
再跟部長探討,基層醫療院所現在有很大的反彈,他們在第一線其實非常辛苦,現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陳情,如果是他們有確診、被匡列,復工後要連續14天被戳鼻子,甚至復工後的前10天要做5次PCR,隔天再做家用快篩,這樣的情況有沒有比較好的改善方式?很特別的就是為什麼基層醫療院所反彈特別大?我們用一個賣場舉例,今天如果賣場裡有找到感染者的陽性足跡,賣場就是一個大消毒以外,幾乎是隔天就可以復業,可是為什麼我們對基層的醫療院所,在整個醫療裡面扮演這麼重要的角色,反而用更嚴格的規定,這樣子合理嗎?
發言片段: 19
陳部長時中:第一個,在大賣場時,賣場跟顧客的距離不比醫護人員跟病人之間的距離來得近,但是醫護人員基本上都有把防護措施戴好,我們並不是說診所有確診的病人過診就全部停掉,如果要停早就大家都停光了,因為這些確診病例幾乎每一個都有去看過病,所以還是要看接觸的時間跟防護,防護的措施有疏漏時,或覺得可能有些不足時,才會有所謂的匡列,停職有一定的補助,在戳鼻的部分確實是很辛苦。其實現在我們有請專家在考慮,現在政策大的方向是希望從快篩取代PCR,就不用天天做PCR,或者在PCR時用深喉唾液做,這都是幾個我們現在可以做的方法,但我強調,並不是有確診者到過,有足跡就停業,並沒有。
發言片段: 20
賴委員惠員:所以基本上是有一套比較嚴格的標準,但這也是基於保護基層醫療院所的所有醫護人員。
接著要再討論,為了不讓輕症跟無症狀確診者進入社區,所以我們設置了中央集中檢疫所跟地方加強型防疫旅館,讓它做為現階段的重點,在此要跟衛福部討論的就是,對地方防疫旅館的進度,我們有沒有辦法掌握?
發言片段: 21
陳部長時中:有,我想在都市型區域的建構上困難度比較小,因為本身的防疫旅館比較多,有一些地方本來旅社就相當少,那些地方就有表示他們有些困難,這部分我們也跟地方說會儘量協助他們,如果有規模比較大的,需要的量沒有那麼多,中央可以跟地方一起做。至於在六都方面都已在積極備戰中,因為這並不是一天就做得起來,最主要是要先把裡面原來在居隔或居檢的人清出來,或者剩下少部分人的時候才做移動,現在大家都在清空中。
發言片段: 22
賴委員惠員:因為現在的症狀很多都是輕症,被感染了也沒有症狀,如果我們要開放輕症在家隔離,是不是有相關的措施?因為我們臺灣最近一週境外移入跟本土的案例幾乎每天都要達到300人,甚至部長也講到,你預計可能當日確診破500人的未來可能就會到來,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方式?可不可能開放輕症在家隔離?
發言片段: 23
陳部長時中:有,輕症在家隔離照顧本來就是一個方向之一,只是看實施時間的取決點。目前的醫療量能跟防疫旅社量能是夠因應,我也有講過大致上跟現在沒有太大的變動,一天1,500人還可以因應,如果超過,用現在集中、隔離治療的方式就慢慢行不通了,所以現在要做積極準備,要訂出相關輕症居家照顧的指引。第二個,我們要跟地方政府討論這種方式的可行性。第三個,最重要的是要做社區溝通。
發言片段: 24
賴委員惠員:再請教部長,如果開放輕症在家隔離治療,治療計畫也會隨著改變。目前指揮中心庫存的口服用藥,媒體引用是說還有2萬3,500份,其中包括默沙東、輝瑞各7,500份,瑞德西韋1萬6,000份。
發言片段: 25
陳部長時中:默沙東跟輝瑞總共7,500份,瑞德西韋有1萬6,000份。
發言片段: 26
賴委員惠員:這樣子平均1,000人才分到1份,你有沒有考慮何時大量購買?預計購買多少數量?什麼時候引進?
發言片段: 27
陳部長時中:數量我們在談,大概會規劃以不低於國際水平的量來購買,也很難估計確切到底多少,但是約略以國際上疫情較大的國家他們的相關購買計畫目標一樣的水平購買。輝瑞的藥品目前仍然需要搶,我們現在大概還有1萬5,000份還沒有進來,但我們還再新購,大概都以10萬以上的數量作規劃。
發言片段: 28
賴委員惠員:所以這樣的新購計畫我們也在進行中了?
發言片段: 29
陳部長時中:一直都在進行。
發言片段: 30
賴委員惠員:好,最後,請教部長,很多家長其實非常焦慮,0歲到9歲的兒童確診率,從指揮中心的報告中看得出來雖然只是佔了10%,但是若我們比照歐美國家,他們已經開始讓5歲到11歲的小朋友打BNT疫苗,甚至世界衛生組織在1月21日也建議5歲到11歲的幼兒施打10毫克的BNT,美國FDA甚至最快也要在4月中旬宣布是不是讓6個月到4歲的幼兒施打疫苗,衛福部是不是有持續掌握歐美國家兒童疫苗的施打率跟不良率的反應?還要請教部長,既然你庫存的BNT疫苗已經不夠了,什麼時候會再進來?可不可以給國人一個明確的時間?
發言片段: 31
陳部長時中:沒有明確的時間,BNT的疫苗現在是合約最後簽訂的一個階段了。在3月24日專家有開過會議,對5歲到11歲兒童施打疫苗仍抱有一點懷疑,因為臺灣確實確診的人很少。以幼兒園來看,現在有55名的確診量,所以有一點點的風險,我們都覺得是有疑慮的,包括12歲到18歲要打第三劑的,專家也認為可能還要再多看看,但我們會根據新的資料隨時跟專家討論。
發言片段: 32
賴委員惠員:所以兒童施打疫苗其實指揮中心也一直在評估?
發言片段: 33
陳部長時中:對。
發言片段: 34
賴委員惠員:因為很多家長基本上是焦慮的,也請大家放心,衛福部有做了萬全的準備,謝謝。
發言片段: 35
陳部長時中: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36
主席:請蔣委員萬安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244
meet_id 委員會-10-5-26-7
speakers ["林為洲","賴惠員","蔣萬安","吳玉琴","蘇巧慧","蔡壁如","邱泰源","徐志榮","莊競程","張育美","洪申翰","黃秀芳","邱臣遠","陳瑩","游毓蘭","曾銘宗","楊曜","邱顯智","洪孟楷","陳椒華","江永昌","林靜儀","張其祿","廖婉汝","劉建國"]
page_start 163
meetingDate ["2022-04-07"]
gazette_id 1115501
agenda_lcidc_ids ["1115501_00005"]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衛生福利部、勞動部、教育部、內政部就「因應 COVID-19疫情多點爆發,社區、學校、職 場防疫措施與因應作為及移工邊境管制、入境檢疫措施執行現況」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5501_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