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649
發言片段: 0 |
---|
張委員育美:(11時)部長好!隨著一週以來國內疫情的急速升溫,國內不乏清零與共存的拉鋸,蘇院長也提出新臺灣模式的防疫策略,但無論朝哪個方向進行,我們都認為保全醫療量能、監控和治療中重症者,絕對是必要的作為,所以接下來我想和部長討論醫院篩檢的策略問題。 |
過去住院病人與陪病者的篩檢,醫院可以彈性採用三種方式,包括PCR檢驗,pooling池化檢驗與快篩方式,但自4月1日起,指揮中心改為原則上只允許1比10的池化檢驗或抗原快篩,僅有急診、手術、生產和緊急住院者可以例外選擇一般PCR檢驗。所謂池化檢驗,就是10個檢體pooling一起檢查的意思。問題是抗原快篩的敏感性低,特異性也較低,容易出現偽陰性或偽陽性,醫院為避免百密一疏,因此對於住院病人或陪病者的把關,多半不願選擇抗原快篩,而是採用比較準確的核酸檢驗,以追求準確,這樣才能周延保全醫療量能的初衷。因應4月1日開始檢驗規定的改變,醫院原則上比較不喜歡使用抗原快篩,而是使用pooling 1比10的池化檢驗,但臨床上實際的1比10 pooling檢驗,不僅造成醫院量能較少的社區醫院、小醫院沒有辦法湊出10個檢體,只好延長病人就醫等候時間,增加醫病關係的惡化;縱使是中大型醫院,還要面對10個檢體之外的畸零數,譬如有12個,餘下的2個就要再等另外8個人,加重了檢驗調度的困難。請問部長,是不是能夠調整檢驗規定,針對住院病人及陪病者,恢復過往方式,一律都可以採用核酸檢驗?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衛福部陳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陳部長時中:跟委員報告兩點,第一,如果陽性率低於1%,池化檢驗就變得很有意義,事實上我們現在的陽性率沒那麼高,而我們這樣做則有兩個意義,一個是要保存醫院量能,將來有疫情時,可能需要其他大量檢驗…… |
發言片段: 3 |
張委員育美:大量檢驗pooling是適合的,對不對? |
發言片段: 4 |
陳部長時中:對。第二,委員提到有關尾數的問題,這個我們會來研究,我們沒有必要一定要湊足10個再做。 |
發言片段: 5 |
張委員育美:對啦!就是會有尾數的問題,譬如12個,10個可以做,剩下2個要等到另外8人湊齊,但有些小醫院要等到8個人住院可能沒那麼快,那麼這2個人可能就會抱怨。 |
發言片段: 6 |
陳部長時中:對!讓尾數的處理合理化,以符合醫院需要,這個我們來處理。 |
發言片段: 7 |
張委員育美:尾數處理合理化,不要一定要等到10個,對不對?好,謝謝部長。 |
另外,目前採取1比10核酸檢驗是每件給付600元,如果一池中出現一個陽性,那10個人就要進一步逐一進行PCR檢驗,對不對? |
發言片段: 8 |
陳部長時中:對。 |
發言片段: 9 |
張委員育美:如果為了進一步以一般核酸檢驗找出個別陽性檢體,費用要如何給付? |
發言片段: 10 |
陳部長時中:那就是一個一個PCR,就照原來PCR的方式。 |
發言片段: 11 |
張委員育美:一開始是pooling,10個人一起,但其中有人陽性,就要進一步一個一個檢驗,那就要另外再給付,對不對?我的意思是本來10個人就是給付600元,但如果其中有陽性,就必須一個一個挑出來PCR,那要怎麼給法? |
發言片段: 12 |
陳部長時中:那就一個一個給。 |
發言片段: 13 |
張委員育美:一個一個給,好。最後我要提醒部長,衛福部主管的特別預算本來是編列1,827億元,到111年2月底,已經執行1,444億元,執行率將近八成,剩下不到400億元,但特別條例施行期間是在今年6月30日屆滿,可預見的將來,為了保全醫療量能,監控和治療中重症者,仍然是我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這都需要仰賴醫事人員與醫療機構的協助,請問部長,因為只剩下400億元,對於醫事人員及醫療機構,將來的獎勵與補助規劃是什麼? |
發言片段: 14 |
陳部長時中:將來如果是照顧中重度者,我們一樣會維持相關的獎勵跟津貼,因為我們是以病人照顧為主。 |
發言片段: 15 |
張委員育美:還是按照之前一樣,雖然只剩下400億元,到6月底就要截止,但還是會一樣? |
發言片段: 16 |
陳部長時中:對,我們先朝這個方向,除非整個傳播力或整個情勢有大幅變化,否則跟現在一樣。 |
發言片段: 17 |
張委員育美:還是一樣!謝謝部長,醫事人員及醫療機構在衝鋒陷陣,我們對他們要做保障,謝謝陳部長。 |
發言片段: 18 |
陳部長時中:應該的。 |
發言片段: 19 |
張委員育美:我接著要請問勞動部陳次長,過去這段時間曾發生多起移工群聚感染事件,這都是因為移工的生活型態,每當出現群聚的時候,就會發生大量的確診個案,傳播鏈也會容易擴大。對於移工的管理,勞動部訂定有「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雇主聘僱移工指引」,請問次長,這個指引最近一次修正是什麼時候呢? |
發言片段: 20 |
主席:請勞動部陳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1 |
陳次長明仁:去年6月。 |
發言片段: 22 |
張委員育美:去年12月27日啦!我要提醒次長,去年12月到現在,國內疫情最大的變化,就是盛行株的改變,也就是說今年1月的時候,全國Omicron病例數已經超過Delta病毒株,而眾所周知,Omicron病毒株的病情是以輕症為多,但具有強大傳播力、高突破性傳染、潛伏期短等等,這實在非常不利於移工的防疫。我們看在群體宿舍中,單一空間就會有強大的傳播力,因為Omicron比較容易傳染,稍有不慎疫情就會擴大。由於Omicron都是以輕症為主,潛伏期也短,並不容易被預警,在發現指標個案的時候,背後可能藏著很大的傳播鏈。請問次長,面對這種病毒流行的改變,次長依然認為去年的指引,我講的是去年12月27日的指引能夠因應現在疫情的變化嗎?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去年到今年3月,Omicron超越Delta了!你們的防疫還是這樣做嗎? |
發言片段: 23 |
陳次長明仁:跟委員報告,第一個,當然我們會隨著疫情的發展狀況持續去檢討修正,但是我們對移工的防疫處理向來都會很嚴肅來看待,對移工相關的健康管理、分艙分流,然後上工相關的交通及餐飲都有嚴格的規定,基本上,移工在本地生活跟國人是一樣的狀況。 |
發言片段: 24 |
張委員育美:他們比較是在一起,我們是一家一家的,而他們是在一起的。 |
發言片段: 25 |
陳次長明仁:基本上,我們也要求雇主或是代為管理的仲介每日要去關心移工的狀況,也要準備相關的快篩或試劑,一有症狀就會先做處理。 |
發言片段: 26 |
張委員育美:我打岔一下,就是有沒有邀請公衛學者專家,還有職業醫學醫師來定期檢討現行的防疫指引?我覺得你說那些,我不如就講你有沒有請公衛專家,還有職業醫學者來定期指導,這樣子會比較對,我希望次長提供討論會議的相關紀錄給我。 |
我接著要問很重要的問題,現在除了雇主謹慎面對疫情風險之外,移工端的疫苗接種率很重要啊!勞動部自己說,目前移工第一、二劑的疫苗接種率高於國人,第三劑是因為第二劑接種時間比較晚,整個追加劑的接種才會比較低,對不對?現在符合追加劑資格接種率者僅有六成,而我們國人符合的是七成,我請問次長,鼓勵接種絕對不是加強宣導就可以啊!一定要他們想要去打疫苗才對,所以重點在於宣傳的成效,後面的追蹤才重要,接種率有沒有實質上升,請問次長,有沒有KPI?對於外籍移工的接種率有沒有KPI? |
發言片段: 27 |
陳次長明仁:當然最近一定會拉上來。 |
發言片段: 28 |
張委員育美:要多少?我剛剛是講六成,最近又是多久?還有要增加多少呢? |
發言片段: 29 |
陳次長明仁:移工第一劑的接種率是97%,第二劑是91%…… |
發言片段: 30 |
張委員育美:我有說一、二劑都高於我們,但是第三劑是低的。 |
發言片段: 31 |
陳次長明仁:我們最近有請地方政府,也包括雇主及仲介,大家都在做處理,我相信符合資格來接種的會快速拉上來。 |
發言片段: 32 |
張委員育美:好,我主要是提醒次長,你要設定目標、KPI,也就是現在第三劑是打六成,你什麼時候打到六成二、什麼時候打到六成五?這都要及時滾動式調整接種,並多管齊下來降低移工群聚的風險,這個才重要,對不對?謝謝。 |
發言片段: 33 |
主席:接著請洪委員申翰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44 |
---|---|
meet_id | 委員會-10-5-26-7 |
speakers | ["林為洲","賴惠員","蔣萬安","吳玉琴","蘇巧慧","蔡壁如","邱泰源","徐志榮","莊競程","張育美","洪申翰","黃秀芳","邱臣遠","陳瑩","游毓蘭","曾銘宗","楊曜","邱顯智","洪孟楷","陳椒華","江永昌","林靜儀","張其祿","廖婉汝","劉建國"] |
page_start | 163 |
meetingDate | ["2022-04-07"] |
gazette_id | 11155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5501_00005"]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衛生福利部、勞動部、教育部、內政部就「因應 COVID-19疫情多點爆發,社區、學校、職 場防疫措施與因應作為及移工邊境管制、入境檢疫措施執行現況」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15501_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