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5

發言片段: 0
洪委員孟楷:(9時17分)主席、各位立委先進、蘇院長以及所有的行政團隊。今天的國是論壇到本席一共5位委員,每位委員都講到了防疫,就是代表過去這段時間,尤其清明連假之後,本土疫情大爆發,民眾每天接觸、關心,都非常重視;就是因為非常重視,所以我們才需要政府高官們好好思考,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地,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環節都是你們講了算,而且一變再變、變來變去?
陳時中指揮官昨天說清零已經不可能了,但對比兩個禮拜前,還在講類清零、且戰且走,你們到底有沒有戰略目標?蘇院長拋出所謂的「新臺灣模式」,昨天衛福部的報告是「新防疫模式」,兩個連名詞都對不上,名詞一而再、再而三的變化,人民只想問一句,名詞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重點是實際的作為吧!現在到底要怎麼做?所以指引、藥物、快篩到底在哪裡?這才是真真正正準備好子彈來跟防疫作戰的最主要考量。
我先講結論,每一場防疫,臺灣都不能輸,2,300萬人都不能輸!就是因為不能輸,所以我們才說防疫不能只是靠口號,請政府先認清防疫不是靠口號開始做起!第一,如果現在真的要試辦輕症在家的話,請問是要先從哪幾個縣市還是要從全國做起?有人講已經到緊要關頭了,為什麼還要再試辦?過去國外的例子不能參考、不能適用嗎?過去1月、2月的時候,相對來講,我們疫情控制得宜,那個時候沒有預估到臺灣有可能也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嗎?民進黨政府以前喜歡把超前部署講得震天價響,但從去年5月15日三級警戒爆發之後,你們就不敢再講一次,但是人民要問,防疫不就是應該要超前部署、預做規劃、預做判斷、預做準備嗎?
再來,如果要試辦輕症在家,藥物準備好了沒有?剛剛很多委員先進也都講了,現在臺灣政府只有準備了兩萬多份的藥物,但是輕症在家如果變成重症,能不能即時提供藥物讓民眾可以趕快舒緩?
第三,快篩試劑不能只是一個縣市的類普篩,應該開放全面普篩。因此我們要說,指引、藥物、快篩,請政府認清事實,防疫不是靠口號,謝謝。
發言片段: 1
主席:登記國是論壇發言的委員都已經發言完畢,現在休息。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218
meet_id 院會-10-5-7
speakers ["游錫堃","游毓蘭","李德維","溫玉霞","陳以信","洪孟楷"]
page_start 215
meetingDate ["2022-04-08"]
gazette_id 1114901
agenda_lcidc_ids ["1114901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第7次會議紀錄
content 國是論壇
agenda_id 1114901_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