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835

發言片段: 0
黃委員世杰:(12時31分)部長,今天一個早上辛苦了。我覺得要先討論一個很根本,也是很多委員都提到的,關於我們要審議這個法案的問題。禮拜一的時候,我們其實也遇到一樣的問題,也就是新舊制之間的狀況。現在會來爭取的都是舊制的人,因為新制的……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潘部長文忠:新制的人還沒有產生。
發言片段: 3
黃委員世杰:舊制的人看到新制好像不錯,這是對新制的肯定,所以舊制的人就一直爭取要有加入新制的機會,因為有選擇權,這是對政府規劃新制的肯定,覺得跟舊制相比,他們願意爭取加入新制的選擇權。我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把真正的政策決定講出來,因為不管是公或教,舊法當初是訂定明年7月1日開始初任的人員就要採用新制,這並不代表這個制度就是他們專屬的,所以法律上確實沒說使用舊制的人不可以有選擇權或是不能採用雙軌,還是不能怎樣。但是制度的背後其實要有很明確的財務設算,如果要讓舊制的人可以結算,或是不再參加舊制改而參加新制,對舊制財務的影響就非常大了。
因為我們也沒有做過民調,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跳,但這會嚴重地影響舊制的財務狀況。我們現在必須要把可能影響的模型和數據提出來,並向想要爭取選擇權的人講清楚,只要爭取了這個制度,財務惡化的情形就會很嚴重,或是可以設定一個什麼樣的條件,譬如有人講年資在15年以下,或是限定2017年以後到這段時間這個過渡期的這些人,還是設定一個什麼樣的條件去控制跳船的人數。畢竟舊制參加到一定的年數以上,跳新制就不一定會更為有利,所以這些都是可以計算出來的,我們必須回應這樣的可能性。如果最後堅持選擇了不要,也要把真正的理由講出來,到底對財務的影響有多大,此其一。
第二個就是,基於公教一致,舊法也有去修對不對?通過了新制之後,如果全部不準人家跳過來,舊制也沒有人會加入了,所以一定會有提早用罄的可能性,這部分也算出來了,因此要在舊法裡面寫明因為實行新制而致之財務缺口由政府逐年撥補。
早上也有委員反映,很多公教人員看到這樣寫後覺得心理不安,因為你只說因為新制所造成的更多財務缺口要撥補,那舊制原本就已有的財務缺口呢?都說政府會負最終的責任對不對?但問題是原來的舊法也是這樣寫的,我們還是實施了年改,所以對他們來講,他們會覺得既然都已經要動這一條了,是不是也要把舊制原本的財務缺口也寫進去。這個概念就是,要讓留在舊制的人也可以安心,未來不會因為20年後有了什麼狀況,可能就還要再面臨一次年改,所以計算要逐年撥補的範圍,不要只限於因為新制而產生的缺口,舊制原本的缺口也要計算出來。
實施新制之後,如果不讓舊制的人跳,其實也等於是可以開始結算了,因為這個數字就會是相對已經確定的。政府在全部結算之前,到底需要撥補多少?譬如我們會期待績效都操作得很好,需要撥補的可能比較少,可以攤到十年或二十年還是怎麼樣,可是至少要有一定的比例,政府從現在開始就願意每年提撥,讓大家可以更安心,我覺得要有這樣的文字修正,大家才會考慮接受,因為這是一件本來就要做的事情,並不是沒有寫就可以不用做,所以這是一種負責任的作法,這樣也才能讓被你們留在舊制水庫裡的人比較安心,不知部長的意見如何?
發言片段: 4
潘部長文忠:謝謝召委,相信您主持的這幾次會議也聽到了非常多的意見,誠如您剛才的提醒,我們應該要把相關的問題,務實地針對真實的整體設計、產生的影響、財務的缺口,不管是到新制後的改變,還是原來的缺口,我們對於這些部分都確實會做好數據的分析。
我也要跟委員報告,對於新舊制之間的討論,從幾年前開始就有很多意見出來,目前兩院就公教所提的院版,適用現制的同仁本來就應該要有非常明確且能讓他們安心的保證。
發言片段: 5
黃委員世杰:對,所以我覺得這個要加強……
發言片段: 6
潘部長文忠:對,這是一定要提出來的。
發言片段: 7
黃委員世杰:如果真的不願意讓他們選擇,起碼也要讓他們對舊制更有信心,我覺得這點很重要。
發言片段: 8
潘部長文忠:委員,影響現行制度基金的穩定因素當然有好幾面,當時政府也很直接地規定,如果現制因為這樣的調整,以教育人員而言,從107年到現在,要回補進去的錢就有六百多億元,剛才委員又更進一步地說,這些和原來的缺口應該還是有一段相當的差距……
發言片段: 9
黃委員世杰:還是有一段差距。
發言片段: 10
潘部長文忠:對於這一段是不是能有比較明確的規定,讓現職的適用同仁可以安心,我想未來在討論的時候,或許可以在制度上處理。
發言片段: 11
黃委員世杰:我們再處理。不好意思,我還要再問另外一個問題,111年度高中以下要實施本土語文課程對不對?現在層基反映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師資不足。假設111學年度就要開辦,很多學校特別是客語和原住民語,現在師資不但不足,而且分布的情形還是不均勻的。譬如根據你們給我們的資料,109學年度本土語言的教師人數,現職教師有通過客家語言認證的才396人,教學支援工作人員才1,666人,全國學校如果要開設這些課程,這樣的人數顯然是不足的。我們也聽到基層的校長跟我們講有很多這樣的狀況,甚至跟我們提案,希望教育部可以考慮延緩實施一年,讓這些師資,包括他們的待遇等有個更好的調整之後再要求所有學校實施,所以我就請部長回去瞭解一下這個狀況。
發言片段: 12
潘部長文忠:好,謝謝召委。有關師資培育的部分,我們是一直持續在進行,目前也還在進行中。當然,有關實施的期程等各方面,因為法律也確實有明文規範,對於這方面師資的加強,我們會一直……
發言片段: 13
黃委員世杰:我覺得不要講空話,你一定要把具體的數字提出來,譬如說哪些學校欠了多少,你要去實際瞭解……
發言片段: 14
潘部長文忠:委員……
發言片段: 15
黃委員世杰:你要就每所學校去解決他們的問題。
發言片段: 16
潘部長文忠:我們對科技領域的新課程就是採取逐校管制的方式辦理,盤點的時候也會以這個方式為之。
發言片段: 17
黃委員世杰:對,要以協助的角度來做。
發言片段: 18
潘部長文忠:對。
發言片段: 19
黃委員世杰:另外我很簡單地講,依照最新110年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其實我們是在非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因為在重點發展區裡平日日常生活就在用客語,但區外流失的情形就特別嚴重,所以我也提醒教育部,因為學校教育是用來補足平常日常用語之不足,所以在實施本土語言,尤其是客語的部分,對於非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的客家族群應該要加強學校的協助,他們也會是師資最難補齊的地方。針對這個部分,我也期待教育部和客委會要合作,趕快把這個網補起來,不然原來語言發展法的目的會沒辦法達到,這個是很確實、務實的作法,所以再請部長要多注意。
發言片段: 20
潘部長文忠:謝謝召委的提醒。
發言片段: 21
主席(黃委員世杰):請葉委員毓蘭發言。(不在場)葉委員不在場。
請劉委員建國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66
meet_id 聯席會議-10-5-36,22-2
speakers ["黃世杰","曾銘宗","萬美玲","張廖萬堅","范雲","林奕華","黃國書","陳秀寳","賴品妤","林宜瑾","鄭運鵬","江永昌","王婉諭","何欣純","陳以信","吳怡玎","林思銘","周春米","鄭正鈐","劉建國","陳椒華","陳玉珍","游毓蘭","吳斯懷","楊瓊瓔","吳思瑤"]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2-04-13"]
gazette_id 1115801
agenda_lcidc_ids ["1115801_00002"]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司法及法制、教育及文化兩委員會第2次聯席會議紀錄
content 一、併案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及(二)委員范雲等18人擬具「公立學校教職員個人專戶制退休 資遣撫卹條例草案」案;二、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第九十八 條及第一百條條文修正草案」案
agenda_id 1115801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