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54

發言片段: 0
林委員宜瑾:(10時29分)謝謝主席。我想請文化部李部長上台備詢。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文化部李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李部長永得:委員好。
發言片段: 3
林委員宜瑾:部長好。部長,我今天要跟您探討的議題跟剛剛王婉諭委員的問題有些相關,首先要跟您請教有關中正紀念堂的部分,最近中正紀念堂的轉型問題又受到各界矚目,首先必須肯定文化部,因為我們所屬的國家人權博物館跟中正紀念堂管理處有共同主辦「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臺灣言論自由之路」的常設展,這場展覽和蔣介石文物共存在中正紀念堂,選在這個仍充滿爭議的威權遺址中展現出臺灣民主奮鬥的歷程,這項行動本身就是臺灣人持續追求民主深化的表現,所以我非常肯定。
這次的展覽,我也遇見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22歲的林宜瑾,其實我還滿驚訝的,我看到我自己。1990年野百合學運,剛剛部長也有提及,整個中正紀念堂的轉型其實是從1990年野百合學運在中正紀念堂開始,那時候我是東吳大學的校際代表,這張相片是隔年1991年倡議廢除刑法第一百條的「反閱兵、廢惡法」行動上,我那時候是擔任護衛李鎮源院士的職責,這張相片就是當時被拍下來的。我想那個時候我們站出來算是衝撞動員戡亂體制的最後一哩路,面對前面很多的民主鬥士一次又一次、一波又一波的對抗威權,我們之於他們來講其實是不足一提。當然,我現在想到這件事情,只記得1990年我坐在中正紀念堂裡面,將近一個禮拜沒有洗澡的那件衣服的味道。提到這個,主要是我知道當年吶喊要抗爭的那個林宜瑾一定會用最嚴厲的態度來監督現在當立委的林宜瑾,我想那時候的林宜瑾會說:反威權的路我們還沒走完,紀念獨裁者的中正紀念堂依然聳立,享受民主果實的人們請不要再怠惰了,特別是大人們。
部長走過威權統治,如今我們同樣都享受著民主的果實,您是中正紀念堂的主管機關,我是握有立法權的立法委員,我想我們都有義務要共同承擔中正紀念堂的轉型。在這裡也請你向國人說明目前中正紀念堂的轉型原則,您之前說過有三大原則,我非常肯定,我印象中是去威權……
發言片段: 4
李部長永得:去威權不去歷史、彰顯對抗獨裁者的勇氣、多元史觀。
發言片段: 5
林委員宜瑾:對。至於後續的規劃,剛剛您跟王委員也有做一些回答,我想文化部當然會有一些作為,可是需要立法院這邊做什麼協力,也請部長說明一下。
發言片段: 6
李部長永得:謝謝委員,正如我剛剛回復王委員的,其實從中正紀念堂當時的建築背景來看,它就是完全為紀念蔣介石量身訂做的一棟建築物,所以這裡面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在彰顯一個古代帝王式的威權,所以它本質上是一個帝王陵寢式的建築,但是這個建築現在是一個古蹟,所以受古蹟法的保護,在這種情況之下,要怎麼樣把這些威權的意象、象徵重新轉換,這個有賴大家共同來討論,但是去威權化是我們現在要走的一個必要道路,如果去威權沒有做好,在這裡面再做任何其他的其實都不適宜,這件事其實大家可以有很多的想像,但是我們現在做的「自由的靈魂對抗獨裁者」特展,從比較高的角度來看我們臺灣的歷史發展,它其實就是臺灣民主的路,一路走來都是如此。一邊握有大權,大筆一揮就可以判人死刑,改變刑法或法律的判決,甚至一紙命令就可以調動軍隊來鎮壓人民等等;另外一方面是不屈不撓、前仆後繼、一代接一代,就是為了追求自由,不懼怕高壓的統治。
臺灣的民主路其實就是這兩股力量的對抗,這是針對我們共同的歷史比較相對完整的一個敘述,所以為什麼在展覽的時候一邊會是蔣介石。蔣介石對臺灣也有很多建設,這是沒有錯的,我們必須承認這個事實,因為他當總統當了30年,跟臺灣的命運當然息息相關,不管是好的、壞的,都要完整的呈現。我認為這是一個相對客觀,也就是我講的所謂多元史觀的角度。所以,每個觀眾進去之後,都不會只看到一邊的角度。
你看到這邊大家勇敢地追求自由的時候,如果沒有蔣中正那邊的對照,你不會曉得當時的環境是如何。我就舉柏楊為例,柏楊只是翻譯了一個漫畫「大力水手」,裡面講了一句話叫做「全國軍民同胞們」,因為這句話就被認為是在影射蔣介石,為什麼呢?因為根據警總提報的資料,全世界只有蔣介石會講這句話,毫無疑問這個卜派指的就是蔣介石,所以這是對蔣介石的侮辱,因此他就被冠了很多罪名,被關在綠島10幾年。這種情況是現代人很難想像的,實在很難想像,所以像這些例子相對照的話,我們才能夠真正客觀的知道臺灣是怎麼走過來的。
發言片段: 7
林委員宜瑾:部長,你講得非常好,可是前陣子有臺北市議員說,中正紀念堂的角色跟定位要交由臺北市民來共同想像跟決定。部長,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
發言片段: 8
李部長永得:基本上我們鼓勵大家對話,對話最後誰負責還是該由誰負起責任來做決定,但是在做決定之前,希望儘量能夠讓大家都互相交換意見,希望在最後做決定之前能有一個充分討論的過程,而這個討論能夠決定出一個也許各方都不滿意,但是至少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來進行,我們期待理想上是這樣。
發言片段: 9
林委員宜瑾:好。最後提醒部長,上次詢答時你曾同意本席的要求,就是文化部要在促轉會退場後三個月內提出轉型正義的工作時間軸,每年要提出進度報告,或許針對這一次這個常設展,我想文化部就可以盤點各界的回饋,作為日後的轉型參考之一。
發言片段: 10
李部長永得:好。
發言片段: 11
林委員宜瑾:轉型正義工作時間軸這個報告就再拜託您了。
發言片段: 12
李部長永得:好,沒有問題,這個我們承諾一定會做到。
發言片段: 13
林委員宜瑾:最後,我花一點時間跟您探討一下烏俄戰爭。烏俄戰爭戰火延燒到現在,已有超過400萬烏克蘭人逃離家園,文化部前陣子也充分認知到這場戰爭導致的浩劫,在未來的幾個月會有1,200萬人需要援助或保護,因應此一局面,文化部也有作為,我其實滿肯定的,就是響應波蘭臺北辦事處的援助行動,協同外交部跟臺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在本週日即將舉辦「為烏克蘭祈福」慈善音樂會。這場音樂會的票房,扣除必要的支出以外,將會全數由外交部捐贈給烏克蘭作為急難救助。文化部透過這樣的方式援助烏克蘭,這一點我還是肯定文化部的作為。
發言片段: 14
李部長永得:謝謝。
發言片段: 15
林委員宜瑾:本席要問部長的是,除了這次的慈善音樂會以外,未來有沒有各種形式對烏克蘭的救援或支持行動,文化部還有什麼樣的安排沒有?
發言片段: 16
李部長永得:跟委員報告,這件事情的確包括民意代表,包括委員都非常關心,所以我們除了舉辦音樂會之外,最近我們也公布了一個辦法,鼓勵國內的藝術界邀請有意願的烏克蘭藝術家,俄羅斯的也不排除,但是要流亡的,到臺灣來駐村,然後創作、展出,這些我們都全力來支持。另外,6月將舉辦的全國臺北書展,我們現在已有規劃烏克蘭特區,目前正積極地跟相關人員接觸,希望他們的出版社或是出版人,甚至策展人能夠到臺灣來,這部分我們都會提供必要的協助。
發言片段: 17
林委員宜瑾:好,謝謝部長。我想做個小小的結論就是,戰爭提醒著我們人類最黑暗的那一面,但是在黑暗中,文化部跟我們所有的臺灣人一起用行動來點火,這把火會照亮我們的前途,也會燒掉獨裁者的虛偽,讓全世界知道,不論境內或境外的不公義,臺灣都不會坐視不管。我們一起加油。謝謝,謝謝部長,也謝謝主席。
發言片段: 18
李部長永得:謝謝,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19
主席:請萬委員美玲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212
meet_id 委員會-10-5-22-8
speakers ["林奕華","高金素梅","陳秀寳","張廖萬堅","黃國書","王婉諭","林宜瑾","萬美玲","吳思瑤","范雲","賴品妤","鄭正鈐","何欣純","莊競程","邱臣遠"]
page_start 165
meetingDate ["2022-04-14"]
gazette_id 1115901
agenda_lcidc_ids ["1115901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文化部部長李永得列席就「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國家兒童未來館、鐵道博 物館之建置進度、營運規劃及國內科技藝術發展現況、成果、人才培育」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 詢
agenda_id 1115901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