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8
發言片段: 0 |
---|
陳委員以信:(9時17分)大家早。昨天新冠肺炎增加了874例的本土案例,這是疫情爆發兩年以來的最高紀錄,但是這個數字還沒有達到最高點,未來防疫工作將要進入與病毒共存的新階段,請問政府準備好了沒有?民眾知道如何面對了沒有?只有政府跟民眾雙方都知道該怎麼做,臺灣才會有辦法真正的與病毒共存。首先,在政府的準備工作上,本席上週提出三項觀察指標:重症看病床、染疫看用藥、防疫看快篩。現在各縣市推出的居家照護計畫,就是希望減輕重症病床不夠的壓力,但是推動居家照護是一回事,增加重症病床仍有需要,目前重症病床只有三千多床,衛福部仍然應該要增加重症病床數,千萬不要到時候來不及。 |
在染疫用藥上,四千多份輝瑞口服藥剛到貨,使得備藥總數達到3萬份,但是在人口比例上,只是稍微高於千分之一,比起其他國家的備藥百分之二還差上許多,因此政府的備藥還必須增加十倍以上才行。尤其在防疫的快篩上面,現在快篩那麼貴,數量也不夠,政府成立快篩國家隊是對的,但是早在兩個月之前就應該要做了,現在應該要加速進行,畢竟如果比照美國跟日本的標準,臺灣至少要準備4,000份的快篩才夠。 |
至於現階段最重要的是,未來大量輕症患者的居家照護,一定要讓民眾先行瞭解。昨天新北市公布居家照護手冊,這是典範,應該要擴大全國辦理,但是這本手冊厚達177頁,內容主要是官員的操作手冊,內容太複雜、不便民,應該要製作簡易版、懶人包以方便民眾使用。而且居家照護時候的醫療服務更重要,目前衛福部有製作健康益友的app,提供24小時緊急醫療諮詢、視訊看病及送藥到家,但是這一份服務是不是能夠擴大到居家照護?衛福部應該要立即研究建立居家照護的app系統,來提供輕症居家照護者24小時的醫療服務。還有輕症居家照護者會有家中醫療器材短缺的問題,例如說血氧機就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有準備,以新加坡為例,只要民眾確診,政府就會送一臺血氧機,方便他在家照護,這是一個好的做法,臺灣應該要學習,未來每位輕症居家照護者的政府防疫包裡,都應該要送一臺血氧機,畢竟叫人民與病毒共存的時候,血氧機是最好的防彈衣,政府要人民上戰場,就應該先幫人民做好充分的準備。 |
發言片段: 1 |
主席:登記國是論壇發言的委員都已經發言完畢,現在休息。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64 |
---|---|
meet_id | 院會-10-5-8 |
speakers | ["游錫堃","游毓蘭","孔文吉","李德維","洪孟楷","溫玉霞","陳以信"] |
page_start | 261 |
meetingDate | ["2022-04-15"] |
gazette_id | 1115404 |
agenda_lcidc_ids | ["1115404_00003"]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第8次會議紀錄 |
content | 國是論壇 |
agenda_id | 1115404_00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