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3
發言片段: 0 |
---|
洪委員孟楷:(9時14分)主席、各位同仁。與病毒共存要自主應變,我們問政府到底部署了什麼?從昨天看到了本土的確診案例高達近3,000例,而這還不是最終的結果,因為現在指揮官也好,疫情指揮中心也好,告訴我們有可能這一波疫情整個結束之後,臺灣會有15%到20%的人確診。如果換算臺灣2,350萬人的話,15%到20%就是350萬到450萬的人口,換言之,即便之前有講過,到這個月底有可能單日確診破萬例,這樣子也要300多天,我們有可能看到每天1萬人確診,要維持1年的狀況嗎?所以未來有可能1日2萬例、3萬例,以現在的科學數據來講都是有可能的。 |
但是我們要問,如果最終有這樣的情況的話,政府部門到底部署了什麼?2020年我們在搶口罩,2021年我們在搶疫苗,2022年我們在搶快篩,為什麼每一次都是事情發生之後,才發覺我們準備不足?這些都是國人非常沉痛的呼籲。陳時中部長要民眾自主應變,但是在過去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強調快篩不足、指引不足、疫苗不足以及口服藥不足的情況下,民眾怎麼能夠自主應變呢?防疫視同作戰,在戰場上可能有任何一個指揮官要求自己的士兵自主應變,子彈自己找,防護衣自己買,槍枝自己準備嗎?如果用這樣的方式去打仗的話,這不是置全國民眾的生死於無物嗎? |
再者,現在政府的規定那麼多,但是面對每日那麼多的確診數,其實政府的規定應該也要適時地趕快滾動式檢討,但重點是標準一定要一致。我們看到有媒體人確診,但是高官跟他在同一時間的訪問裡面長達快1個小時,只因為他有戴口罩就不用隔離;但我們也看到在立法院開會的時候,明明同仁也都有戴口罩,他卻必須要隔離。連政府部門、類公務機關都有雙重標準,國人要麼遵守?更不要說之前新北市中和2歲兒童的不幸悲劇,不也是很多民眾都認為不知道政府的規範,也因此讓父母擔心可能會被開罰?所以適時地調整,讓國人有所依循,與病毒共存要自主應變,就請先從政府好好地部署,讓國人清楚明白開始做起。謝謝。 |
發言片段: 1 |
主席:登記國是論壇發言的委員都已經發言完畢,現在休息。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76 |
---|---|
meet_id | 院會-10-5-9 |
speakers | ["游錫堃","游毓蘭","溫玉霞","李德維","陳以信","洪孟楷"] |
page_start | 273 |
meetingDate | ["2022-04-22"] |
gazette_id | 1115702 |
agenda_lcidc_ids | ["1115702_00006"]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第9次會議紀錄 |
content | 國是論壇 |
agenda_id | 1115702_00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