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32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俊憲:(10時30分)感謝主席,主委好。我延續剛剛委員所關心的,當軍用航空器發生事故的時候,過去到現在都是軍方自己調查,我曾經質詢過運安會楊主委,包括我們犧牲最慘烈的總長行政專機墜落、黑鷹直升機墜落事件,我問運安會有什麼角色?大概除了解讀黑盒子以外,在整個調查過程中,運安會幾乎不能介入。我認為空軍這樣的調查,當然所謂的軍事機密、國家安全除外,你等於球員兼裁判,美國軍機沒有機密嗎?美國空軍如果出了事情,美國運安會是可以介入調查、美國是介入調查!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國防部空軍司令部黃參謀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黃參謀長志偉:沒有,他們是自己調查。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俊憲:怎麼會沒有介入調查,哪有自己調查的。 |
發言片段: 4 |
黃參謀長志偉:他們是由美國空軍自行調查。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俊憲:但運安會還是有介入,才可以由所謂的第三方以比較客觀的角度調查。 |
發言片段: 6 |
黃參謀長志偉:報告委員,我們現在的…… |
發言片段: 7 |
林委員俊憲:空軍的行政專機掉下來,總長犧牲了,調查報告的原因是寫什麼? |
發言片段: 8 |
黃參謀長志偉:當年的調查報告…… |
發言片段: 9 |
林委員俊憲:我讓在座的人聽聽看寫出來的內容,第一個是地形原因,撞山;第二個是氣候原因,天氣;第三是人為,人有點疏失。在我看起來就是避重就輕,講這些不是廢話!以地形來看,那座山千萬年來就在那個地方,山又沒有移動,也不是昨天晚上才跑出來,山本來就在那個地方;因為氣候不好、天氣不良,但軍用航空器設計出來就是要適應任何的惡劣天氣,原則上應該是這樣,你們居然忘記它對於惡劣天氣的抵抗性本來就比較高,打仗的時候哪有分什麼天氣;人也有疏失,2020年1月總長行政專機掉下來以後,當年10月蔡英文總統去新竹樂山基地,參謀長,你記得總統怎麼去的嗎? |
發言片段: 10 |
黃參謀長志偉:報告,沒有特別…… |
發言片段: 11 |
林委員俊憲:坐汽車去的,我也在國防委員會問過國防部長有沒有搭汽車去過新竹樂山雷達基地?他說從來沒有。不要說高級長官,任何軍方人員要去新竹樂山基地都是搭專機去,因為坐車很辛苦啦!從臺北開到那邊要6個小時山路顛簸,讓總統搖來搖去上山,為什麼這麼做?因為當時行政專機不敢飛,因為總長行動專機出事,你們就不讓行政專機飛,這也是應該啦!因為安全事故原因沒有調查清楚。 |
發言片段: 12 |
黃參謀長志偉:報告委員…… |
發言片段: 13 |
林委員俊憲:但我覺得啦!任何國家的空軍因為使用強度非常高,都可能會出事,其實為了空軍好,我覺得你們在調查的時候,應該要有公正的第三方來幫助空軍瞭解真正失事的原因。 |
發言片段: 14 |
黃參謀長志偉:是。 |
發言片段: 15 |
林委員俊憲:否則每次你們寫的報告就像我剛剛講的,連那麼重大的墜機事件、犧牲了總長…… |
發言片段: 16 |
黃參謀長志偉:委員的指導…… |
發言片段: 17 |
林委員俊憲:結果換來的報告是寫地形、天氣、人為,真正的原因是什麼?然後行政專機又不敢飛! |
發言片段: 18 |
黃參謀長志偉:報告委員,沒有不敢飛的問題…… |
發言片段: 19 |
林委員俊憲:那是兩年前,現在飛了嗎?那總統怎麼會坐車去新竹樂山? |
發言片段: 20 |
黃參謀長志偉:所有的飛安事件都不會是單一因素,一定是一連串的事件才會造成後續最大事故的發生,所以我們在事故調查報告裡面會把所有的因素列出來。 |
發言片段: 21 |
林委員俊憲:依我的看法,這是大家在幫助你們空軍。 |
發言片段: 22 |
黃參謀長志偉:是的。 |
發言片段: 23 |
林委員俊憲:不用在這邊用官話辯解。 |
發言片段: 24 |
黃參謀長志偉:所以我們現在調查的時候已經請…… |
發言片段: 25 |
林委員俊憲:球員兼裁判會查得出真實的事情嗎? |
發言片段: 26 |
黃參謀長志偉:運安會、醫資會持續協助我們調查到結論報告為止,只是…… |
發言片段: 27 |
林委員俊憲:臺鐵之前也是自己調查自己,後來也改掉了,參謀長可能不知道…… |
發言片段: 28 |
黃參謀長志偉:我們不只有運安會,還有學者專家…… |
發言片段: 29 |
林委員俊憲:也就是說,任何的單位出了事,其實都應該適度由沒有直接利害關係的…… |
發言片段: 30 |
黃參謀長志偉:是。 |
發言片段: 31 |
林委員俊憲:你們空軍如果寫人為的疏失為主,你會寫得很詳細嗎?你會牽扯到很多人、很多人要受處分。 |
發言片段: 32 |
黃參謀長志偉:我們的事故調查…… |
發言片段: 33 |
林委員俊憲:好,你不要浪費我的時間…… |
發言片段: 34 |
黃參謀長志偉:不是拿來做處分啦! |
發言片段: 35 |
林委員俊憲:我個人建議、我支持應該要讓第三者,就是國家的運安會介入軍用航空器的事故。 |
發言片段: 36 |
黃參謀長志偉:的確未來在軍用航空法裡面,我們會盡量法制化請運安會協助調查。 |
發言片段: 37 |
林委員俊憲:謝謝參謀長。楊主委,我再請教你,我們國家設立運安會的目的,除了調查重大事故以外,還有一點就是掌握未來的趨勢,因為現在科技進步非常快,所以未來可能會有不同的新型態交通用具,那這個也是運安會要研究的一個重點,而且在運安會的組織法裡面就有寫到:運輸事故趨勢分析、運輸安全改善建議。 |
我拿一個數字給你當參考,去年國道發生了將近80件的工程車被追撞,一共有79件,其中將近一半、36件都是被輔助駕駛的車輛撞到,你知道為什麼嗎?聽說那個輔助駕駛是用AI大數據計算路況行車模式,那臺灣高速公路的工程車都是靜止在做事情,因此當它占用車道的時候,輔助駕駛分辨不出來,因為它沒有在動,而使用輔助駕駛的駕駛人可能分心在做別的事。所以你看高速公路去年發生的79件工程車被追撞事故中,有36件都是因為輔助駕駛;現在臺灣在桃園有一個5G的園區,裡面的試驗道路每天都是一些自動駕駛車輛跑來跑去,因為那是未來的道路行駛模式。 |
臺灣最近發生了第一起使用輔助駕駛追撞高速公路工程車致死案件,那運安會說不調查,因為這不算重大的事故,如果你以死傷人數認定這不算重大事故,但是就輔助駕駛、甚至包括未來的自動駕駛而言,現在才在初期階段,我們應該叫它輔助駕駛,包括未來的自動駕駛、包括現在最重要的5G鋪設也是其中之一,應該把它列為事故調查範圍,對不對?主委,你的組織法裡面就寫到「運輸事故趨勢分析」,那未來趨勢是必然的,包括電動車也是,是不是這樣?你不能以死傷人數就認定這個不算重大事故、不是運安會需要調查的,你去瞭解一下,如果輔助駕駛照這樣下去的話,我覺得肇事事故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 |
發言片段: 38 |
主席:請運安會楊主任委員說明。 |
發言片段: 39 |
楊主任委員宏智:林委員早。我跟委員快速報告一下,關於無人駕駛,我們運安會已經掌握了核心技術,包括我們的調查方法,如果要介入調查的話,我希望能夠跟交通部偕同處理,因為是小型的事故。 |
發言片段: 40 |
林委員俊憲:因為時間的關係,反正這個部分請運安會不要推卸責任,以未來的趨勢來看,這是必然的!請運安會重視這件事情並做相關研究,謝謝。 |
發言片段: 41 |
楊主任委員宏智:是,謝謝。 |
發言片段: 42 |
主席:剛剛在本席詢答的時候,運安會主委也承諾一個月內找交通部等相關部會針對這部分開會澈底釐清,這部分也讓林俊憲委員知道。很多委員都關心這件事情,所以請運安會主委好好地注重,謝謝。 |
陳素月委員質詢完畢之後,休息10分鐘。請陳委員素月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04 |
---|---|
meet_id | 委員會-10-5-23-9 |
speakers | ["洪孟楷","陳椒華","傅崐萁","趙正宇","劉世芳","林俊憲","陳素月","許智傑","李昆澤","許淑華","游毓蘭","劉櫂豪","李貴敏","邱顯智","蔡易餘","魯明哲"] |
page_start | 235 |
meetingDate | ["2022-04-25"] |
gazette_id | 11169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6901_00005"]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交通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主任委員楊宏智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二、審查委員 洪孟楷等17人擬具「運輸事故調查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三、審查委員謝衣鳯等17人擬具 「運輸事故調查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審查時代力量黨團擬具「運輸事故調查法部分 條文修正草案」案;五、審查委員洪孟楷等 17 人擬具「運輸事故調查法第四條條文修正草案」 案;六、審查委員洪孟楷等16人擬具「運輸事故調查法第六條條文修正草案」案 |
agenda_id | 1116901_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