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435

發言片段: 0
張委員其祿:(11時33分)部長好。我今天也是想跟部長做一些討論。今天最主要是在談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的修法,其實我們也知道,在這部法的第四章就是談修復式司法。當然我們知道它的立意也非常良善,就是希望透過跟被害人、被告及家屬之間的對話程序,來促進被告的重拾生活能力、補償被害人的情感創傷跟實質的損害。在社會上,大家開始非常關注這個議題,也就是從一部影片開始。我們也都知道,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這件事情也已經談了很久了,從2008年就開始有在推動。但可能因為後來這個影片的出現,大家才開始覺得這件事非常重要。
當然我們也必須說,法治是需要紮根在社會中,讓大家能夠知道,然後國人能夠認可,甚至覺得這樣的修復式司法也是可以達到真正所謂教化跟補償的效果。那現在政府在這方面以宣導或者教育的手段上,部長怎麼看?就是這個部分我們做得很紮實嗎?還是當時的一個影片出來反而效果還比較厲害一點呢?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法務部蔡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蔡部長清祥:委員好。跟委員說明,我們是很努力地去做宣導來推動修復式司法,但是在民間的感覺上,大家還是不是那麼容易接受,都認為犯罪的人要受到嚴厲的處罰,要我原諒他,必須有很多的條件。所以在擔任修復司法的促進者來講,其實也是很大的困難,不過我們還是持續地在努力。
發言片段: 3
張委員其祿:部長,當然這跟國情有關係。在臺灣的國情裡面,我們會覺得應該要得到補償或是報應等等。這樣的狀況下,要推這個並不是這麼的容易,這也是個事實。還是要先讓國人能夠理解這件事在幹什麼,甚至能夠把它更有效地推展出去,才比較容易落實。當然這件事情不只是在教育這個層面,在實務執行上,我們也看到很多真實的例子。有些重大的案件,比如像投影片上舉出方進祥的例子,那是嚴重的案件,殺人焚屍,還碎骨。當然他也想提所謂修復式的司法,這就是大家最關切的,就是二度傷害。
在這次的修法裡面,第五章也有談到,我們不希望這種審議過程造成家屬的二度傷害等等。所以到底被告是不是可以藉此來做這件事情?但是我們又覺得好像不給被告這個權利也不對,因為這件事的目的就是想要這樣來處理。衍生到刑法第五十七條,其實也講得很清楚,犯罪行為人跟被害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在科刑、量刑時的一個考慮。大家的爭點也就在於,犯罪的人會不會藉著現在這個新的制度,變成可以減刑等等?甚至另外一方面,又造成家屬的二度傷害?部長是不是能夠針對這個部分再說明清楚一點?
發言片段: 4
蔡部長清祥:我們在執行的當中,當然一定要避免二度傷害。被害人受了一次的傷害,我們已經覺得很不忍了。為了要達到修復式的正義,又把舊事重提,又要在傷口中灑鹽,這個都不好。我們要注意到他的態度,也要注意到當事人的感受。這一點我們會來加強教育。
發言片段: 5
張委員其祿:部長,按照這件事,不管是學界或坊間都有很多人在提,就是到底是不是可以由加害方主動提,尤其在最重大的那些刑案當中。當然我們也可以說,他提歸他提,但是不是可以由加害者提?反正受害者可以不接受,這沒有問題,但是我們到底要不要考慮這個現實?有一些很重大的,確實在情感上,或者是加害者有權把它提出來,這樣是不是對受害者方也比較不能接受?在這個爭點上,現在法務部怎麼看?
發言片段: 6
蔡部長清祥:要執行修復式司法,一定要尊重當事人的意願,我們不能用強迫的。這會評估個案……
發言片段: 7
張委員其祿:就是加害者去主動提這件事。
發言片段: 8
蔡部長清祥:不一定要限制於在加害者或被害者,只要有這個意願,我們就想辦法去撮合。在執行當中,一定要非常注意到他的態度,而且當事人的意願和感受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至於由誰來提出,這個都是促使這個案件能夠來進行,只是一個發動而已。
發言片段: 9
張委員其祿:當然本席在這邊還是把意見反映出來。
發言片段: 10
蔡部長清祥:好,謝謝。
發言片段: 11
張委員其祿:大家還是會覺得說有些非常重大案件的修復,其實也就是怕我上面講的那一點,如果是由加害者去提出來,變成他可能可以量刑比較輕的途徑,或者變成是他另外一個手段,可能大家也會懷疑這樣有沒有達成真實的目的。既然坊間也有談這件事情,我也希望在修法的時候,請部長跟法務部能夠審慎地去考慮這件事。以發動這件事來說,當然也有國人情感的問題。最終我們也是希望,這次修復式司法在制度上重新修正或是補強,就是前面的教育和宣導上,到底怎麼樣讓國人跟社會接受?
另外一個是真實制度的配套上,我個人認為,也許不一定要先全盤接受西方那種全部一次到位的方式,因為有時候國人的情感上,對於像剛剛我提的,比如像這些重大的事情,如果真的是由加害人去提,也許真的可以漸進式地緩一緩,因為它傷害情感的層面是滿大的,而只有受害者主動提才可以,否則就不一定要啟動這樣的程序。我覺得這些都可以審慎地再思考一下,請法務部參考一下。
發言片段: 12
蔡部長清祥:好,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13
主席:接下來登記發言的洪委員孟楷、陳委員椒華、范委員雲、劉委員世芳、何委員欣純、莊委員競程、傅委員崐萁及楊委員瓊瓔均不在場。
請劉委員建國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08
meet_id 委員會-10-5-36-14
speakers ["黃世杰","吳玉琴","陳歐珀","曾銘宗","游毓蘭","鄭運鵬","江永昌","陳以信","林思銘","李貴敏","羅美玲","邱顯智","王婉諭","張其祿","劉建國","陳玉珍"]
page_start 251
meetingDate ["2022-04-25"]
gazette_id 1116701
agenda_lcidc_ids ["1116701_00005"]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1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併案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犯罪被害人保護法修正草案」、(二)委員萬美玲等22人擬具「犯 罪被害人保護法第十二條條文修正草案」、(三)委員王婉諭等31人擬具「犯罪被害人保護法修正 草案」及(四)委員吳玉琴等22人擬具「犯罪被害人保護法修正草案」案
agenda_id 1116701_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