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64

發言片段: 0
張委員其祿:(10時42分)部長好,剛才召委垂詢國內到底有多少人染疫等問題,其實這也是我第一個要關切的題目。我剛才查了一下詳細數據,其實目前染疫人數大概是6萬1,689人。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財政部蘇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蘇部長建榮:這是累計。
發言片段: 3
張委員其祿:對,這是累計數字,就是所有人數。但是我必須再說一個數字,國內在過去14天就有3萬3,646人染疫,代表這一波疫情其實不一樣。說實話,在防守上,臺灣過去是很成功,兩年半以來才6萬多人,可是過去14天就有3萬人,所以我們也必須仔細想一想,因為這波疫情真的不太一樣。這也帶出我第一個要談的問題:綜所稅5月就要啟動報稅,但現在每日確診人數都好幾千人,剛才部長也講昨天又創紀錄,對不對?加上有這麼多人可能被匡列等等,雖然現在改了規則,但還是會發生這些事,所以我還是要問,在這種狀況下,是否要延長整個報稅期間?如果不延長又會對我們產生什麼衝擊?部長,這一點財政部裡有沒有思考過?
發言片段: 4
蘇部長建榮:委員的投影片上寫的「財政部還是認為不需延長嗎?」我想這點是有問題的。雖然根據委員提供的4月7日報紙報導,我說暫不延長,但我還講了一句話,就是我們會視狀況滾動式檢討,所以我們並沒有說不延長或是要延長,但會視實際狀況,如果有需要,我們會在適當時間公布。因此,我們並沒有說一定不延長或一定要……
發言片段: 5
張委員其祿:沒問題,部長解釋清楚就好。我剛才為什麼提出那個數據,是因為這一波就是不太一樣,等於一半以上病例都是過去14天發生的,所以我覺得確實要滾動式檢討、想一下。
現在模式已經改變,我還是要強調這一點。我國本來是採取清零等政策,但現在也已經真的算是與病毒共存,我們也知道每日確診人數都是破紀錄上升,所以我覺得財政部對於這次報稅要想清楚。在過去一、兩年有疫情的期間,我們也發現很多問題,包含仍有臨櫃報稅。當然有時也很無奈,畢竟不是每個民眾都有資訊能力或願意用這些方式報稅,包括在家裡用二維條碼、網路等自己能做的方式,所以現場還是會擠滿報稅的民眾。我只是請財政部還是要審慎研議這次到底要怎麼做,不管是分流也好、或是延期等等,可能都要未雨綢繆,這些都要請財政部先想清楚,尤其是這一波疫情比較不一樣。
發言片段: 6
蘇部長建榮:事實上,我們目前都已準備好了,真的需要的時候,我們馬上就可以採取相關作為。因為有去年與前年的經驗,所以相關分流措施會有。今年還因為Omicron病毒感染力相對較高……
發言片段: 7
張委員其祿:對,它比較強。
發言片段: 8
蘇部長建榮:所以對於隔離距離是否要適當擴大等,我們都會交代各地區國稅局做適當處理。
發言片段: 9
張委員其祿:針對這部分,我也提出一項臨時提案,希望財政部先把這件事規劃出來,事先給大家指南,比較清楚。
發言片段: 10
蘇部長建榮:對,我們都會做事先準備。因為有過去兩年的經驗,我們會做事先準備。
發言片段: 11
張委員其祿:好。
再來這個問題也跟疫情有點關係,就是油品貨物稅減徵。這當然是因為疫情、也因為國際因素的變動等等,而這項措施6月底就要到期,所以大家現在也關切財政部的態度到底是什麼,部長說可能要與經濟部好好討論一下。我們知道,油價變動其實滿大的,與疫情有點像,問題是一來油價起起伏伏,此外我國是否有能力減徵?其實剛才也有好多委員垂詢到稅收已超徵滿多了,有4,000多億元,所以其實也不是不能做。財政部現在的態度是什麼?目前傳出可能要以油價100美元作為標準,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判斷?
發言片段: 12
蘇部長建榮:我向委員報告,這部分所有稅收,包含貨物稅、營業稅,因應物價上漲關係,在稅法本身就有減徵機制,而這些都必須報院核定,所以要看行政院的政策,如果跨部會決定減徵期間需要延長或該怎麼做,我們一定會配合。
發言片段: 13
張委員其祿:油價100美元會不會是比較關鍵的判斷標準?
發言片段: 14
蘇部長建榮:這就看行政院的決定,因為標準訂在100美元與否基本上也要看經濟部自己的態度。如果行政院跨部會會議決定或政策上決定要因應油價將油品貨物稅減徵期間再予延長,我們在政策上也會配合。
發言片段: 15
張委員其祿:前面這兩個問題都是與民眾直接有關的,不管是繳稅或油品貨物稅能被減徵一些,所以財政部還是要比較早一點規劃。油品貨物稅減徵期限是6月30日,繳稅期間又在5月,都很快就要到了,所以我希望這些政策的方向能夠儘早清楚一點,讓民眾感覺清晰一點。
發言片段: 16
蘇部長建榮:是。
發言片段: 17
張委員其祿:我還要再談一個問題,是生技新藥這個部分。我聽到一個消息,財政部想調高生醫條例中的研發投抵門檻,是不是真的要這樣做?如果真的要做,目的是為了什麼?財政部是認為過去的門檻訂得怎麼樣?是訂得太浮濫、不好還是其他原因?請部長說明一下。
發言片段: 18
蘇部長建榮:關於這個部分,兩個部會還在討論當中,還沒定案,不曉得這個消息是怎麼傳出來的。基本上,對於還沒定案的事,我也沒辦法做任何說明,但兩個部會確實在討論。
發言片段: 19
張委員其祿:不過,部長還是能說明一下,你們覺得現在的生技新藥條例有什麼問題。因為這項條例等於才剛通過,是在去年底才三讀通過,當時我們還是站在比較鼓勵的立場,甚至提出新藥界也要培養出新的護國神山。現在傳出要調高投抵門檻,當然也是個道理,我不是完全不能接受,因為可能要更審慎一點。為了確定誰是真正符合這項規範的生技新藥廠,當然要嚴謹一點,不然廠商可能隨便發展個新藥也算,是不是都能算其實有時也很難說,所以要這樣做。
雖然嚴謹一點也不是壞事,但另一方面,大家也質疑會不會把大家投入生技新藥R & D的誘因給減損了,畢竟也有這種可能,我覺得這就是政策工具的選擇,也是trade-off的問題。還是請部長談談,外界傳出你們要調高門檻,而且還是針對去年才通過的生醫條例,會是這樣嗎?
發言片段: 20
蘇部長建榮:我們會向經濟部進一步了解。事實上,對於減稅措施,我想委員也同意不能太過浮濫,抉擇標準很重要。
發言片段: 21
張委員其祿:還是你們過去已經發現了什麼問題?
發言片段: 22
蘇部長建榮:當然有一些情況,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但整體投抵措施是否要擴大或縮減,目前都沒有定案,基本上兩個部會還在繼續討論當中。
發言片段: 23
張委員其祿:說實在的,如果真的發現浮濫等問題,其實也可以向社會說明。
另外,一些處在過渡期間的廠商也有點害怕,因為他們本來自認可以適用新的條例,那麼他們是否不必再重新申請?因為他們是在門檻變動之前申請的。如果抵減門檻提高,會不會因為政策又忽然變動,影響他們的投資意願?這當然也有可能,因為確實有廠商這樣反映。
發言片段: 24
蘇部長建榮:未來如果有相關調整,避免影響原本申請的業者。我們一定會有法規的調適過渡期間。
發言片段: 25
張委員其祿:好。對於過渡或從優還是要有點思考,畢竟他們當時的期待是這樣的。
發言片段: 26
蘇部長建榮:如果真的改變,我們一定會納入考量。
發言片段: 27
張委員其祿:好,謝謝部長。關於這件事情,我們既然先提出,用意當然也就是請財政部好好評估。我們一方面希望增加更多投資誘因,但也不希望浮濫,所以這個地方需要把關。
發言片段: 28
蘇部長建榮:當然,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29
張委員其祿:謝謝部長。
發言片段: 30
主席(羅委員明才):現在休息至11點。
休息
繼續開會
發言片段: 31
主席:現在繼續開會。
請鍾委員佳濱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14
meet_id 委員會-10-5-20-13
speakers ["羅明才","林德福","吳秉叡","賴士葆","沈發惠","郭國文","李貴敏","張其祿","鍾佳濱","林楚茵","高嘉瑜","江永昌","陳椒華","曾銘宗","費鴻泰","余天","劉世芳"]
page_start 247
meetingDate ["2022-04-27"]
gazette_id 1116801
agenda_lcidc_ids ["1116801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財政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審查「稅捐稽徵法」2案:一、本院委員曾銘宗等17人擬具「稅捐稽徵法第十二條之二及第二十 八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二、本院委員林德福等 19人擬具「稅捐稽徵法第二十八條條文修正草 案」案
agenda_id 1116801_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