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21

發言片段: 0
張委員育美:(10時45分)副署長好。清明節連假過後,新冠肺炎快速擴充,每天的確診數持續上升,對於快篩試劑的需求大幅提高,昨天公布的最新3+4居家隔離新制要求居隔民眾在7天內必須進行6次的快篩,隨著居隔人數增加,可以預見會出現大量使用過的快篩套組,隨之而來的龐大塑料垃圾量將成為新一場疫後環境災難的開始。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持續2年多,世界各地快篩使用相當普及,根據英國媒體BBC報導,估計光是英國全國已使用的快篩套組產生的塑料廢物足以填滿20萬個浴缸或19個標準奧林匹克游泳池。目前國內的處理方式,使用過的快篩試劑是以塑膠袋密封包好,避免形成防疫的破口,若是快篩陰性,就以一般垃圾來處理;若是陽性,就需立即交由地方衛生局聯繫或撥1922,攜帶到採檢院所交予醫護人員。請問副署長,上述的快篩試劑處理資訊,目前你是透過哪些管道向民眾宣傳呢?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環保署蔡副署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蔡副署長鴻德:委員好。目前有標準的SOP處理方式。
發言片段: 3
張委員育美:哪一種SOP?
發言片段: 4
蔡副署長鴻德:它會夾在給民眾的居隔單裡頭,會有說明處理的方式。陽性的話,要拿到醫療院所;如果陰性的話,才可以排出來。
發言片段: 5
張委員育美:即使這樣也是產生很多廢棄物。
發言片段: 6
蔡副署長鴻德:沒錯。
發言片段: 7
張委員育美:本席提出這個問題是考量很多人有朋友感染或重疊足跡而自行進行快篩,所以無論陰性或陽性,這些民眾不是被隔離者,他自己快篩,就當成一般垃圾來處理,所以環保署務必要加強宣傳,對嗎?
發言片段: 8
蔡副署長鴻德:是。
發言片段: 9
張委員育美:BBC報導中,我們知道英國的知名大學能源與環境研究所的研究表示,當我們已經認知到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空氣,而不是物品表面時,BBC認為英國政府應該要開始回收再製造快篩檢測包,也就是避免不必要的塑料污染,英國政府也稱採取了措施,讓檢測包更具環保及永續性。陳時中部長表示,近期正在籌組快篩國家隊,第一階段會由大量採購居家快篩試劑,第二階段就是協調國內製造快篩試劑的廠商提升快篩量能。請問副署長,在籌組快篩國家隊上,環保署的角色是什麼?
發言片段: 10
蔡副署長鴻德:我們負責的是後面的階段,當它產出垃圾的時候,它用完要丟棄的這一塊,我們還是把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分開,感染性的還是要拿到醫院回收做進一步的處理,其他的東西就是到一般垃圾來處理。
發言片段: 11
張委員育美:這就是剛剛我們討論的,環保署有注意到廢棄物的環境永續價值?
發言片段: 12
蔡副署長鴻德:是。
發言片段: 13
張委員育美:我再次提醒副署長,針對民眾使用過的快篩試劑相關處理資訊,環保署應該透過各種不同管道宣傳,在快篩國家隊的成立,環保署要扮演重要角色,剛剛副署長也講到了,因為畢竟ESG,現在企業永續發展的趨勢,環保署更應該積極協助這些企業達成目標,就是永續環保的目標,對嘛!
發言片段: 14
蔡副署長鴻德:是,沒錯。
發言片段: 15
張委員育美:對於日益嚴重的剩食問題,聯合國農糧組織在2011年的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糧食在生產與消費過程中白白浪費掉,這意味著食物被丟棄,還有在生產過程中用到的土地、能量與水資源也被浪費,變成廚餘後的掩埋場也會持續產生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對於環境造成二度傷害,食物浪費造成的排碳量超乎想像,聯合國指出如果糧食損失與糧食浪費的排碳量作為一個國家來估算,它將會是世界上第三大排碳國,僅次於美國和中國。我們鄰近的國家早已全面發起食物不浪費的運動,日本在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是全世界第一個將食育立法的國家。韓國從家庭、政府雙管齊下,不管家庭或餐廳、超市,丟廚餘要秤重來計算。中國大陸則由民間團體發起光盤行動,獲得政府及企業界的支持及參與。請問副署長,環保署目前是否有採行從源頭減少食物的具體政策或行動?從源頭檢視開始。
發言片段: 16
蔡副署長鴻德:我們這幾年一直在做的就是從源頭開始來減少。
發言片段: 17
張委員育美:怎麼做?
發言片段: 18
蔡副署長鴻德:像推廣吃全食、吃格外品,從前面就開始做減量,不要說格外品不好,它的營養價值是一樣的,我們儘量宣導給民眾。
發言片段: 19
張委員育美:營養價值一樣是衛福部的事,現在環保署要做什麼事?應該從環保和永續來著手才對。
發言片段: 20
蔡副署長鴻德:我們大概有十大目標,對於剩食,我們叫做惜食,從惜食的角度去推這個運動,目前大概是透過一些機關、學校進一步去推廣。
發言片段: 21
張委員育美:環保署對這個有沒有重視?我們來看一下你的網站。我們剛剛講應該從政策著手,日本、韓國、中國大陸都有從政策著手。另外就是從教育,你剛剛說惜食,從教育開始,我們來看你的網站,第一個,有關廚餘介紹內容過於簡單、文字艱澀、年代久遠,不利民眾了解。我們來看一下,所謂的廚餘來源就是剩菜剩飯,然後廚餘的性質就是高位發熱熱質、低位發熱熱質等等,請問誰看得懂?而且這個廚餘性質的分析是民國91年提出的;然後我們對「食物」、「廚餘」的環境教育課程是沒有開設的。
再來看看一般民間團體「主婦聯盟」,他們網站上的資訊讓人一目瞭然,比方說為什麼要惜食?它講得很簡單,就是臺灣食物浪費情況很嚴重、消費占最多、金額很龐大;食物浪費跟環境有什麼關係?就是浪費土地、浪費水資源、加劇全球的暖化。人家民間團體都可以這樣來發起了,反觀我們環保署的網站呢?請說明一下。
發言片段: 22
蔡副署長鴻德:惜食的部分,其實我們另外有設一個網站,詳細的部分,請綜計處劉處長說明一下。
發言片段: 23
張委員育美:那就跟大家說清楚。
發言片段: 24
主席:請環保署綜計處劉處長說明。
發言片段: 25
劉處長宗勇:對!針對惜食,我們其實有十大宣言,這十大項目就是鼓勵大家一起來做惜食,有吃全食、吃格外、可打包、可以選等等的方式,從餐廳、從訓練廚師還有對民眾宣導等各個方面,其實我們現在都有整體的宣導計畫在推動。作以上簡單的報告。
發言片段: 26
張委員育美:好,環保署剛才說有在做這樣的教育,所以我們從政策開始到教育,我覺得環保署要更加把勁,讓我們民眾對惜食能夠重視,然後減少三分之一的排碳量,讓我們一起努力,好嗎?
發言片段: 27
蔡副署長鴻德:好,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28
主席:現在休息10分鐘。
休息
繼續開會
發言片段: 29
主席(洪委員申翰代):現在繼續開會。
請賴委員惠員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66
meet_id 委員會-10-5-26-11
speakers ["賴惠員","吳玉琴","蘇巧慧","蔣萬安","蔡壁如","邱泰源","洪申翰","莊競程","張育美","黃秀芳","江啟臣","林為洲","劉建國","陳瑩","陳椒華","何欣純","楊曜","徐志榮"]
page_start 413
meetingDate ["2022-04-27"]
gazette_id 1116801
agenda_lcidc_ids ["1116801_00009"]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1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處理中華民國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管預算(公務預算)解凍案68案
agenda_id 1116801_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