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002

發言片段: 0
林委員昶佐:(11時7分)本席今天因為在自主健康監測中,麻煩大家一起配合用線上質詢的方式,不好意思。
因為外交部的網站上還放著馬英九政府時代的臺灣國際法人地位的說帖,稱呼開羅宣言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等等,其實各界的國際法學者都在反彈,因為這個說法呼應了國臺辦對臺灣主權的說法,尤其國臺辦最近又再一次說了「依照開羅宣言,宣稱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等等,外交部歐江安發言人已有回應,可否也請次長稍微回應一下?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外交部俞次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俞次長大㵢:報告委員,其實我們的回應跟歐發言人是一致的,也就是外界包括中方的這些發言人想要利用這些歷史文件來說明臺灣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想要用一根手指頭去把太陽遮住,以為大家看不到太陽,這是一種很荒謬的方式。中華民國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我們在國外七十多個國家設置110個大使館或代表處,而且我們是遵守民主自由的憲政體制,中華民國臺灣的前途是由臺灣2,350萬人民共同來決定,而不是由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一天管轄過臺灣,這些都是無庸置疑的。所以他講這種話,根本就是一種無理取鬧的發言,甚至用什麼2758號決議來扭曲事實,說什麼國際間已經處理臺灣屬於誰的等等;事實上,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沒有「臺灣」兩個字,所以這都是想要扭曲的一派胡言。
但委員剛剛提到的這些文件,無論本部過去或現在發布的新聞稿或政策文件,都是政府公開資訊的一部分,外交部依據政府資訊公開法公告,在本部網站公開相關的政府文件供民眾查閱,這些東西都是我們依法必須要放在裡面的。
發言片段: 3
林委員昶佐:本席覺得過去馬政府這樣的主張很容易落入中國宣稱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這種圈套;但這幾年來,臺灣人民透過選舉,用民主的方式表達跟這樣的主張完全不一樣的立場,像這樣的文件還放在外交部上面,當然會引起很多人的反彈。如次長剛剛所講的,這些都是公開文件,也都是依法、本來就已經發布出去,各界本來就有查閱的權利等等;但無論如何,從國際法有關的立場來看,還是要本於專業跟事實,把開羅宣言說成是一個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還說根據開羅宣言─臺灣是中國的部分,其實都已經背離國際法,也不是現在世界各國國際法主流學者的論著。我想次長對此一定是更專業,在國際法上,條約要能夠成立的話,要先簽約,然後國會要通過,再互相換約,這一個是基本的程序,所有我們跟其他國家的條約都是這樣進行,然而開羅宣言並沒有經過這樣的程序。世界各國的學者有很多的爭論,也都已經把這些證詞展現在大家面前,當初連三國的元首都沒有簽署,國會也沒有通過,當初發布的也就是 press community(新聞稿),我認為中國用這樣的方法去扭曲一個歷史文件,而外交部過去還去配合、呼應,當然會引起大家很不一樣的意見,這是顯而易見的。
本席在這邊要拜託外交部處理的,就像次長剛剛提到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文,相信次長應該記得,即便在蔡英文總統剛上任的前幾年,我們對中國拿2758號決議文去描述臺灣的主權歸屬,這樣的扭曲方式,一開始也不回應,我們都是說我們的公共衛生非常的進步,也可以對世界各國有貢獻,所以我們應該有權利加入WHO等等,來迴避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文。後來這幾年,我們開始大力反駁,而且不只我們自己去反駁中國的這種扭曲,連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Rick Waterws之前也公開駁斥,國際間的朋友發現我們自己願意幫自己講話以後,各國就會願意幫我們講話。所以我覺得外交部應該要像這幾年針對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文的這種態度,來面對中國拿開羅宣言等等不是條約的東西,去扭曲臺灣的主權歸屬,我覺得這個態度要開始去扭轉。
就像發言人歐江安,還有次長剛才所講的─臺灣的主權屬於臺灣2,300萬人,因為臺灣是民主國家,這個說法完全沒有錯;我們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因為我們是一個民主國家,我們的主權屬於這2,300萬人。但是中國拿什麼樣的歷史文件在國際上宣傳,模糊臺灣的主權歸屬,面對這一點,我們不能再有以前在面對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文被中國扭曲時的閃躲態度,應該要正面表達我們自己的態度;尤其是蔡英文政府上台之後,針對這些歷史文件上面的反駁,應該要有所因應。最後是不是請次長可以就這方面回應一下?
發言片段: 4
俞次長大㵢:我覺得只要引申我們總統在去年國慶所講的這個四個堅持,基本上,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是一個事實;我們也會堅持主權,不會讓他們侵犯或併吞;中華民國臺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臺灣人民的意志,這是非常清楚的,我們會一再地去向國際間宣示剛剛講的這四個堅持,因為這就是一個事實。
發言片段: 5
林委員昶佐:後續我們再來追蹤,希望能有更正面的因應。謝謝!
發言片段: 6
俞次長大㵢: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7
主席:也祝林委員平安出關。接下來請李委員昆澤發言。(不在場)李委員不在場。
請馬委員文君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44
meet_id 委員會-10-5-35-12
speakers ["羅致政","溫玉霞","趙天麟","吳斯懷","邱臣遠","江啟臣","林靜儀","何志偉","林淑芬","王定宇","廖婉汝","林昶佐","馬文君","陳椒華","楊瓊瓔","蔡適應"]
page_start 69
meetingDate ["2022-04-27"]
gazette_id 1116701
agenda_lcidc_ids ["1116701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審查及處理院會交付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外交部主管預算凍結案等61案
agenda_id 1116701_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