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710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楚茵:(11時17分)部長好。我想今天民眾或多數委員最關心的應該就是關於報稅的問題,事實上本席在4月6日質詢時就曾經提出,當時的答案當然就是「暫時」,因為那時候才4月初,所以不考慮延長,但4月22日就說月中會檢討是否要延長,因為當時又有一些委員提到要針對疫情的變動做滾動調整,到4月26日最新宣布是隔離者可以延到6月底報稅。 |
本席先就教部長,從4月初一直到4月底,你所謂滾動性的檢討原因到底是什麼?是隨著疫情的增加,還是跟CDC指揮中心有討論過,所以現在決定開放?其實從早上到現在,多數的委員想要垂詢的是,到底財政部或相關單位在考慮要延長報稅時,甚至是有外加規定、限制,包括隔離者等等,其中考量的過程為何?因為我們現在聽到多數的聲音是就是希望整體延長到6月底,但是對於部長、CDC或行政院而言,考量的彈性空間跟重點到底是什麼?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財政部蘇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蘇部長建榮:林委員好。我們昨天發布的新聞稿中,針對隔離者的部分其實去年就已經在做了,屬於個案性的;現在比較多委員關心的是通案性的部分是否要延長1個月的問題。4月6日委員詢答的時候,當時按照疫情的狀況,我們說暫時不延長,但是我也講了一句話,就是我們會滾動式檢討。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楚茵:對,其實我們想問的就是你們在滾動式檢討中,是看確診案例增加的幅度,到底是什麼樣的幅度會讓財政部覺得現在要從個案變成通案?我想這也是大家想要理解的部分,也許我們今天質詢了一整個上午,下午個案如果又增加的時候,是否又會從個案變通案?財政部衡量的這一把尺到底是什麼?是CDC的通報?還是行政院給予指導、指引?還是財政部跟賦稅署或相關單位有一個評定的標準? |
發言片段: 4 |
蘇部長建榮:關於這部分,我們內部有討論,要視疫情的程度及我們準備的狀況,包含系統調整或是相關防疫的準備狀況,我們一直都在準備中,萬一疫情更加嚴峻,如果有做決定,一定會立刻公告周知。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楚茵:因為現在所謂的疫情嚴峻其實比較像是形容詞了,比如現在確診的個案上升,但是重症率不高,多數為無症狀或輕症。但是本席很認真地看了昨天的新聞稿,其實2020年、2021年都是無條件的延長到6月30日,這些所謂的適用對象或是檢附文件,本席試想自己就是適用對象,就會發現有一些問題必須在這裡釐清。 |
首先,如果納稅義務人本人被隔離或收到通知,這個當然沒有問題,他確診了;但如果納稅義務人本身也是家中的重要照顧者,譬如他年長的家人或小孩確診了,他到底能不能因為染疫被隔離而延長報稅?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我們都知道因為確診個案增加,各縣市政府的衛生局都很辛苦,他們疲於奔命地在通知,本席獲得消息,其實有些通知是簡訊,有些運氣比較好的可以收到隔離通知書,但有些他是接到電話,後續能不能收到隔離通知書或簡訊都不知道,他可能都還要追。這樣的隔離通知,請問財政部或各區國稅局有這樣的認證能力嗎?這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如果不是本人,是家中的老人、小孩需要陪同隔離或照顧,這樣要怎麼辦? |
發言片段: 6 |
蘇部長建榮:謝謝委員。今年疫情的狀況跟去年相比確實不太一樣,去年隔離通知書的case很明顯比較少,馬上就能發出去,今年的情況不太一樣,case不僅多,公衛體系的量能也受到影響,隔離通知書可能不會馬上開立發出,在這種情況之下,針對個案的部分,我們會再進一步認定。 |
大家比較關心的是如果疫情變得嚴重,確診人數增加的時候要怎麼辦?這也是我們進一步思考要不要改採通案性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們不是沒有在思考,我們會根據各種情況隨時檢討是否要通案性延長1個月。去年也是一樣,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是預設為5月1日到5月31日,但是因為疫情變嚴峻,我們馬上宣布報稅可以延長1個月的時間,所以今年我們也會比照這樣的情況,雖然去年重症比較多,今年則是輕症比較多,但是確診率提升,關於這個部分我們也會納入考量。 |
發言片段: 7 |
林委員楚茵:本席要提醒的是,因為現在輕症、無症狀比較多,但是確診的情況反而比2021年更多,而且確診的狀況更紛雜,需要佐證,無形中更增加了稽查人員跟稅務人員的工作量,我要提醒財政部跟各區國稅局,有沒有能力去認證這些人?在各種報稅的過程中,很多狀況到時候會產生爭議,變成是國稅局、財政部的爭議。當然我也知道,就以我現在拿到的統計數字,無論是2020年或是2021年,一旦宣布要延長,大概會有三成的人會等到最後1個月才來報稅…… |
發言片段: 8 |
蘇部長建榮:有很多人是最後一天才報稅。 |
發言片段: 9 |
林委員楚茵:沒錯,我相信這也是部長現在不敢輕易認定要宣布的原因,畢竟5月1日都還沒到,但是在確診人數增加的情況之下,如果確定要延後,確實有一個好處,可以分散人流。依據統計,前1個月大概有六成七左右,最後1個月會有三成,某種程度等同在時間上紓緩案件量,也助於避免或減少群聚。我要提醒部長的是,如果我們早一點把個案確診數的增加當成是你們考量的重點,又可以避免認定上的爭議,我個人認為對於整體作業方面是一個比較好的規劃,部長認為呢? |
發言片段: 10 |
蘇部長建榮:謝謝委員,我想只要確定以後,我們會儘早公布。我們也希望能夠根據疫情的狀況,如果真的要延長,會儘早公布。 |
發言片段: 11 |
林委員楚茵:好,因為我想講的是,剛剛前面幾位委員都說您是鐵板一塊或什麼的,但我相信站在便民的角度或是能夠更好地協助防疫,這些都是隨時要滾動檢討,既然認為疫情的確診人數可能增加,早點讓民眾有心理準備,這樣也可以避免群聚,這也是本席之所以花了整個質詢時間想釐清楚的一點,因為我希望把問題點出來後,部長能因此有更好的依據就延長報稅時間這件事情來做處理,不要讓報稅成為群聚或增加感染的一環。 |
發言片段: 12 |
蘇部長建榮:謝謝委員。我澄清一下,我不是鐵板一塊!如果我是鐵板一塊的話,去年、前年就不會延長1個月的報稅時間了。所以我一定會視情況來做適當的處理,也沒有所謂的鐵板一塊。 |
發言片段: 13 |
林委員楚茵:謝謝部長。 |
發言片段: 14 |
蘇部長建榮: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15 |
主席:請高委員嘉瑜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14 |
---|---|
meet_id | 委員會-10-5-20-13 |
speakers | ["羅明才","林德福","吳秉叡","賴士葆","沈發惠","郭國文","李貴敏","張其祿","鍾佳濱","林楚茵","高嘉瑜","江永昌","陳椒華","曾銘宗","費鴻泰","余天","劉世芳"] |
page_start | 247 |
meetingDate | ["2022-04-27"] |
gazette_id | 11168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6801_00006"]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財政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審查「稅捐稽徵法」2案:一、本院委員曾銘宗等17人擬具「稅捐稽徵法第十二條之二及第二十 八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二、本院委員林德福等 19人擬具「稅捐稽徵法第二十八條條文修正草 案」案 |
agenda_id | 1116801_00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