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625
發言片段: 0 |
---|
陳委員瑩:(12時9分)副署長好。行政院在4月21日(星期四)通過了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原來的名稱是「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我想請教一下,更改名稱的理由是什麼?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環保署蔡副署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蔡副署長鴻德:委員好。最主要的理由是,溫室氣體管理只有涉及管理的部分,但是這次的修法不是只有管理,還把經濟工具、管制工具放在這裡頭,甚至把後面的調適變成一個專章,所以重點在於氣候變遷的因應,而不是只有溫室氣體的管理,整個範圍擴大了,法條也從34條變成62條。 |
發言片段: 3 |
陳委員瑩:好,謝謝。再請教一下,臺灣一年的碳排放總量大概是多少? |
發言片段: 4 |
蔡副署長鴻德:目前大概是2.67億噸左右。 |
發言片段: 5 |
陳委員瑩:這個總量是怎麼樣估算出來的?誰去做這樣的計算? |
發言片段: 6 |
蔡副署長鴻德:我們是根據排放清冊去推估整個總量。 |
發言片段: 7 |
陳委員瑩:根據什麼? |
發言片段: 8 |
蔡副署長鴻德:根據排放清冊去推估整個總量,然後再扣掉碳匯的部分,因為種森林會有固碳的效果,把固碳的效果扣掉以後,剩下來的就是淨排放量。 |
發言片段: 9 |
陳委員瑩:所以主要是誰負責做這樣的估算? |
發言片段: 10 |
蔡副署長鴻德:應該是我們每一年都會估算,每一年都會做這件事情。 |
發言片段: 11 |
陳委員瑩:對,你們的誰? |
發言片段: 12 |
主席:請環保署毒管處蔡處長說明。 |
發言片段: 13 |
蔡處長玲儀:跟委員說明,我們依照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現行的規定…… |
發言片段: 14 |
陳委員瑩:不是,我是問誰去做這樣的估算? |
發言片段: 15 |
蔡處長玲儀:所有各相關的部門,包括能源、運輸、製造等等各個部門必須先把每年溫室氣體排放做一個統計,送到環保署做整個國家的排放清冊報告。 |
發言片段: 16 |
陳委員瑩:所以你們就是彙整、盤點。 |
發言片段: 17 |
蔡處長玲儀:是。 |
發言片段: 18 |
陳委員瑩:根據你們的統計,哪些行業的碳排放量是最多的? |
發言片段: 19 |
蔡處長玲儀:如果是按照目前排放統計的話,製造業、製造部門的碳排放占了52%。 |
發言片段: 20 |
陳委員瑩:好,就是製造業的部分是最多的。將來需要繳交碳費的事業單位是擴及所有排放的事業單位,還是只集中在比較高排碳的事業單位? |
發言片段: 21 |
蔡副署長鴻德:目前的規劃是,我們從高碳排大戶開始收,一開始的規劃是287家,每一年的排放量超過2.5萬噸的單位才開始收,這是第一階段。以後會分階段,把後面碳排放的單位一起收。目前的規劃情形大概是這樣,但是第一階段只有收287家而已。 |
發言片段: 22 |
陳委員瑩:第一階段先依碳排放量的部分去做分批、分階段的處理? |
發言片段: 23 |
蔡副署長鴻德:是。 |
發言片段: 24 |
陳委員瑩:按照這樣的期程,未來有沒有可能慢慢地自然人也要繳交碳費?155萬家中小企業是不是也都要納進來? |
發言片段: 25 |
蔡副署長鴻德:自然人的部分大概不會收,所以是針對企業,至於會收到什麼地步,目前還在規劃當中,還沒有決定,但是確定會依排放量由大到小來收。 |
發言片段: 26 |
陳委員瑩:所以目前可以確定的是…… |
發言片段: 27 |
蔡副署長鴻德:個人不收。 |
發言片段: 28 |
陳委員瑩:未來中小企業的部分要看狀況,現在還不敢說不會收? |
發言片段: 29 |
蔡副署長鴻德:目前還在規劃當中。 |
發言片段: 30 |
陳委員瑩:還要規劃要收當中? |
發言片段: 31 |
蔡副署長鴻德:沒有,還在規劃大概分幾個階段、怎麼讓它到位。 |
發言片段: 32 |
陳委員瑩:所以大概什麼時候知道會擴及到多少或怎麼樣的中小企業?你們有沒有期程?大家對這個議題很陌生,又很不清楚,有很多的擔心。 |
發言片段: 33 |
蔡處長玲儀:跟委員說明,我們現在是從大到小,接下來第一階段會從被徵收的對象開始,然後再針對擴大徵收的對象逐步公布。 |
發言片段: 34 |
陳委員瑩:我有聽懂,你們有沒有一個期程?「逐步」大概是什麼時候?總有譬如一年後大概會有什麼樣的規模,幾年後又是什麼樣的規模。你們都沒有規劃,是不是? |
發言片段: 35 |
蔡處長玲儀:跟委員說明,我們接下來在今年下半年會開始跟各個產業界及公會討論。 |
發言片段: 36 |
陳委員瑩:好,我看你們大概暫時不會有一個期程出來。時間有限,我再請教一下,在行政院通過的草案裡面,費率的部分有沒有分級?還是你們沒有分? |
發言片段: 37 |
蔡處長玲儀:關於費率的部分,現在在溫管法裡面有規劃,如果有自主減量計畫的話,會有優惠費率的適用,所以接下來等於不會是一個…… |
發言片段: 38 |
陳委員瑩:你可不可以對著麥克風講話,因為我聽得很吃力? |
發言片段: 39 |
蔡處長玲儀:是,未來如果有提出自主減量計畫,而且可以符合國家減量路徑規劃的企業,會適用優惠費率。 |
發言片段: 40 |
陳委員瑩:所以你們沒有特別分級,就是以優惠方案來定? |
發言片段: 41 |
蔡處長玲儀:應該是說,被徵收對象如果有具體減量作為的時候,會在費率上面給予差別的繳費方式。 |
發言片段: 42 |
陳委員瑩:好,假設未來你們要向中小企業收費好了,在因應上面會不會有困難? |
發言片段: 43 |
蔡處長玲儀:應該是說,因為中小企業的碳排放量相對地比較小,所以不會在前面的初期開始開徵的時候就被納進來,在這個過程當中,對於中小企業,其實最重要的是先協助他們碳盤查的需求,而不是藉由徵收碳費進行相關減碳的管理,所以是以輔導中小企業做碳盤查為優先。 |
發言片段: 44 |
陳委員瑩:好,以輔導他們為優先。現在我看到一個有趣的東西,想請教一下,環保團體表示,許多企業將來要提出一個環境社會責任與治理(ESG)的報告,據說做一份報告所要的花費大概動輒百萬元,請問這是真的嗎? |
發言片段: 45 |
蔡處長玲儀:我們不清楚。我要跟委員說明…… |
發言片段: 46 |
陳委員瑩:你不清楚這是真的或假的?你不清楚哪個部分? |
發言片段: 47 |
蔡處長玲儀:關於做報告需要的費用,跟委員說明,對於ESG報告的要求,目前金管會會要求上市上櫃公司提出的ESG報告需要符合相關的規範…… |
發言片段: 48 |
陳委員瑩:只有上市上櫃公司? |
發言片段: 49 |
蔡處長玲儀:其他的企業是否提出ESG報告是屬於自願性的。 |
發言片段: 50 |
陳委員瑩:所以這個不是強制性的? |
發言片段: 51 |
蔡處長玲儀:不是強制性的。 |
發言片段: 52 |
陳委員瑩:好,但是有上市上櫃就必須要強制?還是對所有的企業都不是強制? |
發言片段: 53 |
蔡處長玲儀:應該是說,金管會的規範是要求他們去做ESG的揭露,相關的指引等等,金管會會去做規範。 |
發言片段: 54 |
陳委員瑩:所以這一題不應該問你?但是這是碳排放的報告啊! |
發言片段: 55 |
蔡副署長鴻德:對。 |
發言片段: 56 |
陳委員瑩:不然我要問誰? |
發言片段: 57 |
蔡副署長鴻德:目前是金管會在規劃…… |
發言片段: 58 |
陳委員瑩:所以你們不清楚? |
發言片段: 59 |
蔡副署長鴻德:ESG確實是由他們在監督、輔導,所以他們推出了綠色金融2.0及公司治理3.0,ESG是公司治理3.0最主要的依據。 |
發言片段: 60 |
陳委員瑩:好。但是費用要這麼高? |
發言片段: 61 |
蔡副署長鴻德:據我瞭解,ESG現在大部分都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做的,所以收費很高。 |
發言片段: 62 |
陳委員瑩:所以很貴。 |
發言片段: 63 |
蔡副署長鴻德:對,因為這個不是我們在推的…… |
發言片段: 64 |
陳委員瑩:好,但是我拋出這個問題,特別副署長又提到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一聽就覺得很貴,所以你們要考慮一下到底未來的規定、要求是怎麼樣,究竟是大家自願,還是有些要做、有些不要,規模又是怎麼樣,你們要跟金管會弄清楚,不然我怕有些中小企業是承受不住的,好不好?我丟出這個議題提醒你們一下。 |
發言片段: 65 |
蔡副署長鴻德:是,盤查的時候我們會跟他們一起再配合。 |
發言片段: 66 |
陳委員瑩:好。對於這個費率,大家都有很大的意見,我看到這個費率從每噸新臺幣100元到3,000元都有人在討論,請教一下,我前面這一袋是我從立法院取得的,副署長可不可以告訴我們,按照你的計算方式,這一袋你們大概要收多少?未來會收多少? |
發言片段: 67 |
蔡處長玲儀:委員詢問的是碳費嗎? |
發言片段: 68 |
陳委員瑩:是啊!我相信立法院也算是一個頗具規模的單位。 |
發言片段: 69 |
蔡處長玲儀:現在碳費的徵收對象是以大的排放源,目前是屬於電力業或製造業。 |
發言片段: 70 |
陳委員瑩:那是目前,未來你們會逐步嘛? |
發言片段: 71 |
蔡處長玲儀:對,但是…… |
發言片段: 72 |
陳委員瑩:對這部分你不知道,所以我下次應該是從製造業的工廠弄一袋過來,我再請你算,你才算得出來是不是? |
發言片段: 73 |
蔡處長玲儀:我們現在會計算它的直接排放跟間接排放的碳排放量,這個費率的決定必須要參考國際趨勢。 |
發言片段: 74 |
陳委員瑩:如果我這一袋是從中油拿出來的話,你能算給我聽,你們怎麼計算? |
發言片段: 75 |
蔡處長玲儀:這要參考國際趨勢、對碳價的趨勢,還有整個國內的國民實質所得,這是需要綜合考慮的。 |
發言片段: 76 |
陳委員瑩:雖然你講了很久,但我還是聽不出來。好啦!你們預計在實施以後,每年臺灣大概可以收多少錢? |
發言片段: 77 |
蔡處長玲儀:這部分還是必須要根據費率,因為這是一個減量,就是經濟工具,還是要看接下來被徵收對象所提的減量計畫整體進行估算,所以可以徵收多少碳費的收入,目前還沒有一個…… |
發言片段: 78 |
陳委員瑩:所以地板費率有沒有也不知道? |
發言片段: 79 |
蔡處長玲儀:正在討論當中。 |
發言片段: 80 |
陳委員瑩:這個議題對很多民眾來講,大家知道是為了減碳,但問題是就像剛剛我拿的那一袋空氣一樣,對很多人來說,其實它就是一個看不到、摸不到;不是一個很清楚、很具體的概念,我剛剛問的問題,你也沒有辦法很具體的量化來告訴大家,所以我們會有很多的擔心。 |
最後本席只是想提醒,減少碳排會是未來環保署最大的挑戰,而成敗的關鍵是你們要讓企業跟人民瞭解,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如果你們沒有講清楚,如何要求民眾跟企業配合?你們有再多的計畫也沒有用啊!所以希望你們能夠多加宣導各項減碳作為的重要性,以及對於臺灣因應氣候變遷有什麼好處,請你們多加說明,謝謝。 |
發言片段: 81 |
蔡副署長鴻德: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82 |
主席:請陳委員椒華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66 |
---|---|
meet_id | 委員會-10-5-26-11 |
speakers | ["賴惠員","吳玉琴","蘇巧慧","蔣萬安","蔡壁如","邱泰源","洪申翰","莊競程","張育美","黃秀芳","江啟臣","林為洲","劉建國","陳瑩","陳椒華","何欣純","楊曜","徐志榮"] |
page_start | 413 |
meetingDate | ["2022-04-27"] |
gazette_id | 11168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6801_00009"]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1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處理中華民國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管預算(公務預算)解凍案68案 |
agenda_id | 1116801_00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