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65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岱樺:(9時34分)針對碳邊境政策對農產出口的影響,現在全球都非常積極地針對碳邊境調整機制進行相關的研議,第一階段是納管水泥、鋼鐵、鋁、肥料、電力等五大產業,未來也將持續擴大納管範疇,從現在開始14年後,也就是2036年預計納管所有進口產品。根據立法院法制局所做研究「國際開徵碳關稅對我國產業影響之評析」可以得知,日本、歐美各國都在研議評估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根據去年行政院主計總處的國情統計通報,臺灣的農產主要出口國家,中國還是大宗,尚有日本、美國、香港、越南、泰國、南韓及其他國家,其中美國及日本就占了我國整個農產主要出口國的27.1%,將近三成,而且未來隨著去中國化的外銷策略,剛才主委在您的解凍報告當中也有說明,相信美日農產的占比也將會提高。 |
主委相當熟悉這張圖,農業的淨零政策著重的是減量跟增匯,強調的是農業部門的總碳排為淨零,但缺乏的是針對個別農產品項的淨零。本席舉例說明如下,在減量部分,水果、稻糧耕作透過精準投藥、施肥可達到製程減碳,碳足跡譬如從20單位降為10單位就稱為A;至於增匯部分,透過人造林,碳容量從10單位變成20單位就稱為B。因為有負10的A及正10的B,剛好整個碳中和,這就是現在農業淨碳排的原則。但有個問題,無法確保水果或稻糧是否各自淨零?因為從20變成10的減碳,無法確認是水果減得多還是稻糧減得多,增匯道理也是如此。因此本席要提醒的是,臺灣個別農產出口外銷時也會遇到是否個別品項有實質淨零的問題,去呼應即將面臨的碳邊境調整機制。 |
當然農委會非常用心,也發展了一套碳定價及交易制度的方案,但國內農產業部門的自行交易最終會達到碳中和的結論,其他國家不一定會認可,原因就是我國碳盤查的標準沒有統一,就可能發生臺灣認證減碳10單位,到了其他國家只認證8單位。 |
主委,綜上跟您討論兩個問題,未來我國農產輸出美日,面臨碳邊境關稅時,我國的因應方案為何?以及未來對於農產業碳盤查的認定,農委會是否應該針對主要農產出口國的碳盤查機制進行協調溝通,確保他國能肯認我國的盤查結果?主委,請回答這兩個問題。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農委會陳主任委員說明。 |
發言片段: 2 |
陳主任委員吉仲:委員早。感謝委員對這個議題的關心,這是非常地超前,因為即將在兩、三年後面臨,如果歐盟開始實施碳邊境關稅,我們可能就會面對這樣的問題,但若要實施到美國、日本可能還有一些年。面對未來可能有這樣的發展情勢,我們現在就要先做準備,在做準備時,第一個,我們是小農,但反而最有本錢來做,因為在減量時要把化學肥料減半,要用的是有機質肥料,所以這部分的水果碳排放量會大幅度減少。第二個,我們會用農業部門其他的,誠如委員剛剛所講的增匯部分,來自於森林、土壤、溼地的這些增匯,我們把碳權存起來,將來只要在農業部門裡面,到時候要移轉到哪一個部分可以再來研議。第三個,委員所講最重要的部分,現在全世界所有的碳認證公司,國內還無法有這樣國際級可以驗證的單位,我們有考慮在農科院底下直接成立這樣的單位,否則將來國內計算的,但外國說不準,那就會產生剛剛委員講的這些議題,這是第三個部分。第四個,要做這些所有事情的前提是,每一個品項的碳足跡要出來,國際已經有每個農產品碳足跡的計算方式,但是我們在取得這個計算方式以後,要特別跟他講國內的生產樣態不一樣,舉例來講,美國同樣生產柑橘類的品項,他們的方式就跟臺灣的生產方式完全不一樣,所以這個方法學我們也會趕快去執行。最後,只要農業部門裡的各個不同森林,尤其是還有更多的農業剩餘廢棄物再重新使用所增加的碳費轉換成碳權時,當然要優先在農業部門,之後也要開放給所有的工業部門來跟我們申請。感謝委員的建議。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岱樺:主委,這個說慢確實還有一段時間,說快一眨眼也過了,我們任期一任是4年,兩任是8年,三任是12年,一下子一眨眼就過了。本席有提醒你,就是第一階段現在已經納管,但在2023年時會全面實施第一階段碳邊境關稅的啟動,在2036年,也就是從現在開始的14年後,所以也感謝主委的重視,尤其對於個別的部分,如果美日未來出口還是增加的情況下,單獨減碳的相關認證也好,以及個別減碳指標也好,我想確實是需要於現在提前作業。 |
發言片段: 4 |
陳主任委員吉仲:是,委員提到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如果歐美日都做了,那我們臺灣呢?第二個問題,我們希望國內……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岱樺:現在問題就是這樣,碳關稅部分我數次詢問經濟部與環保署,經濟部講現在都還在探詢各國的碳稅怎麼來,就接受這個碳稅,等各國定了,則主導權就不會在我們身上。 |
發言片段: 6 |
陳主任委員吉仲:所以跟委員報告,我們在還沒有定這個之前,國內應該要優先趕快來推動所有市面上的農產品,主要農產品的碳足跡,讓消費者的力量來達到…… |
發言片段: 7 |
林委員岱樺:是,這就是你現在可以啟動國內的作法。 |
發言片段: 8 |
陳主任委員吉仲:對,我們就是要開始…… |
發言片段: 9 |
林委員岱樺:也會有利於出口時碳足跡數據的提供。 |
發言片段: 10 |
陳主任委員吉仲:沒錯,是。 |
發言片段: 11 |
林委員岱樺:好,謝謝。 |
發言片段: 12 |
陳主任委員吉仲: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13 |
主席:請陳委員亭妃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76 |
---|---|
meet_id | 委員會-10-5-19-18 |
speakers | ["邱志偉","林岱樺","陳亭妃","楊瓊瓔","孔文吉","高虹安","邱顯智","陳明文","蘇震清","蘇治芬","賴瑞隆","李貴敏","陳椒華","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鄭天財Sra Kacaw","洪孟楷","謝衣鳯","張其祿","蔡壁如","陳以信","呂玉玲","邱議瑩","陳超明"] |
page_start | 111 |
meetingDate | ["2022-05-02"] |
gazette_id | 11170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7001_0000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經濟委員會第18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處理或審查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所屬主管預算凍結案等39 案; 二、處理或審查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國家發展委員會及所屬主管預算凍結案等24案 |
agenda_id | 1117001_0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