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43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靜儀:(10時13分)委員長早。上個禮拜詢問外交部時曾問到關於援助烏克蘭一事,現在臺灣民眾與國外很多朋友都很關心援助烏克蘭的事,像波蘭等國的朋友就提到,其他國家當地的臺灣人、臺僑應該可以在這時候有作為,無須從臺灣本土來處理,讓國外的臺灣人也可以幫忙。所以僑委會與波蘭臺僑有無援助案或合作案?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僑委會童委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童委員長振源:林委員早安。有,初期主要是針對從烏克蘭撤僑來提供相關的資訊與協助。因為僑委會並沒有同仁在烏克蘭、俄羅斯,所以我們是透過商會,如俄羅斯的臺商會及我們在那邊的僑務委員協助,同時也透過波蘭與其他東歐國家的臺商會來蒐集相關資訊,並提供相關服務。其次,我們也透過視訊會議,讓我們六位在歐洲的僑委會同仁得以聯繫。第三,將急難救助的訊息以及僑委會的全球僑胞數位服務平臺讓相關朋友知道,所以他們透過一個LINE就可以來聯繫我們。第四個,我們也幫外交部,將他們要援助的帳號,也就是捐款帳號,提供給全世界的僑胞知道。再者,我們也鼓勵各地僑胞能夠有機會表達對他們的援助,所以目前有相當多僑胞都有提供相關的協助,我記得包括歐洲的醫療協會,他們都有提供……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靜儀:德國那邊也有。 |
發言片段: 4 |
童委員長振源:對,德國這邊也有,還有好幾個國家,包括日本也有提出相關的聲援,所以加起來在各地方的僑界其實是有相當多的聲援在協助烏克蘭。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靜儀:臺灣的僑界在國外協助烏克蘭的過程中,我大概都知道,因為後來我有被加入其中幾個平臺,他們自己在LINE群組上有做一些討論,在協助的過程中,當然我們不見得一定要去特別彰顯說這是臺灣做的,但我想在國外的臺僑,事實上多數都是心繫臺灣,希望能夠幫助臺灣做到國際上的友誼交流,或者是提高國際上的能見度,所以像這樣子的工作,僑委會有去掌握或是協助嗎?甚至這些工作可以列入僑委會相關的工作跟成果嗎? |
發言片段: 6 |
童委員長振源:有的,報告委員,事實上很多援助、聲明及公開的活動,我們都會儘量來報導,我們鼓勵當地的僑務新聞志工能夠協助報導,讓更多的僑胞,甚至讓全世界都知道。第二個,事實上現在在海外僑界,包括舊金山、紐約、洛杉磯、達拉斯、休斯頓、辛辛那提,還有東京、菲律賓、歐洲的瑞士、德國、匈牙利,他們都主辦多場聲援烏克蘭的活動,我想這些都讓全世界看得到,而且當地就會有一些報導,所以我們也非常感謝這些僑胞對於臺灣的支持,因為透過這個方式也凸顯了臺灣對烏克蘭援助的印象。 |
發言片段: 7 |
林委員靜儀:我想在全球各地的臺僑,都是臺灣國際合作跟提升國際能見度很重要的角色,我也非常希望僑委會真的可以來協助跟發揮這樣的功能,讓我們這些在國外的臺僑參與其中,我想這也算是一種聯繫啦!我相信僑委會在推動業務的過程中也會發現到,與過去、比較早期的僑胞合作模式相比,現在是有點不太一樣了,以現在僑胞的串聯能力,當他們串聯起來時,通常都是任務導向的比例比較多,他們對於所謂聯誼性質的活動,好像比較沒有興趣,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件事情? |
發言片段: 8 |
童委員長振源:有,特別是疫情期間,大家對於整個國際事務,特別是臺灣的國際地位,有非常大的關注,像烏克蘭這件事情,大家透過網路的串聯,透過一些視訊會議,都有非常多直接來聲援跟協助的活動。當然在美國的疫情緩和之後,大家都有一些實體的聲援活動,我想這部分在全球各地確實都有僑胞來作聲援。 |
發言片段: 9 |
林委員靜儀:希望僑委會這邊可以掌握一些資料。 |
發言片段: 10 |
童委員長振源: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11 |
林委員靜儀:再來,我們之前推新南向,而新南向裡面有一塊是希望臺灣的產業能夠在新南向合作裡面有一些發展,委員長,您之前也在新南向國家服務過,我們現在看到新南向醫療整合的部分,到目前為止,當然衛福部都會說他們有成績啦!現在我們直接看僑委會這邊的成果,你們在新南向的醫療業務合作或醫療業務促成的部分,有沒有什麼相關的成果可以講? |
發言片段: 12 |
童委員長振源:謝謝委員,我想在泰國的經驗,我們的醫療優勢相當大,我們的醫療器材也是非常大的商機,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醫療的服務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它涉及到准入的問題,所以在推動的過程當中,我們要儘量讓僑胞或者當地的居民能夠回來臺灣,可是要回來的涉及到三個部分,第一個,我們的資訊流,第二,人流,第三,金流。所謂資訊流就是,今天當地的人要進來,如何提供他相關的醫療資訊,包括輔導跟諮詢。第二個,人流的部分,進來之後,相關的輔助,包括住宿、觀光,以及相關的安排。第三,金流的部分,來臺灣之後我到底要花多少錢,以及這個金流要如何進行。因為這樣,所以在去年的時候,我們跟衛福部駐越南代表處,以及MET(Medical Excellence TAIWAN),也就是臺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共同合作,促成越南僑胞國際醫療整合服務方案,我們結合了當地的國泰人壽保險,提供在地的醫療線上諮詢,以及到臺灣的國際醫療服務,同時包括健檢跟醫美的相關服務,這部分我們在去年12月已經正式對外公開。接下來我們就會運用僑界的能量來做推廣,雖然國泰人壽在越南大概有一萬多個員工,但是我相信透過僑界應該有更大的能量可以來協助,這是第一個部分。 |
第二個,未來我們會召開相關的視訊會議,希望能夠連結臺灣的大健康產業,來跟東南亞這些僑、臺商做鏈結,我們跟生物科技產業策進會有一些互動,醫美協會也有互動,所以未來我們會把這些整個連接在一起。 |
第三個,我們也會透過我們的僑、臺商在臺灣舉辦的年會,例如亞洲臺商總會年會、世界臺商總會年會,我們會辦一些商機交流會,希望能夠透過這個方式,讓我們的臺商能夠把我們這些醫療或相關產業帶回當地,目前大概是透過這幾個方向在推動當中。 |
發言片段: 13 |
林委員靜儀:委員長的回答我就聽懂了,你真的有瞭解問題,因為這部分真的很困難。過去衛福部都說我們的臺灣醫療非常厲害,人家就會來,但真的不是這麼簡單,包括你剛剛講到的,人來之後的問題、匯率的問題、錢的問題、保險的問題,這些才是重點啦!所以這種跨域之間的整合,或跨域之間的資訊分享、分析的部分,我想是很重要的,我很高興聽到僑委會希望能夠來幫忙這件事情,尤其是在疫情後,現在是疫情後,前兩年剛好是疫情期間,我們本來就暫停很多這樣子的人的流動。接下來後半年,當疫情比較平穩了之後,我相信這條路如果能夠透過僑委會這邊來做一些協助,讓這個管道比較通暢的話,我們才有機會趁疫情之後,趕快在這段時間,讓臺灣的醫療產業能跟新南向國家做合作。 |
發言片段: 14 |
童委員長振源:是的,跟委員報告,現在因為健康益友app我們已經推了一年多,所以海外的僑胞都已經慢慢習慣了,未來可以透過健康益友app,變成一個線上諮詢的體系,讓臺灣的醫療資訊能跟海外僑界及當地做對接,我想這是一個滿不錯的機會。第二個,越南國際醫療整合服務方案,越南是一個試點,因為臺灣的保險公司只有在越南有兩家,如果推廣成功的話,我相信就可以推廣到其他東南亞國家。 |
發言片段: 15 |
林委員靜儀:保險公司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
發言片段: 16 |
童委員長振源:對,因為資訊、人流、金流都可以結合在一起,我們會努力來推動。 |
發言片段: 17 |
林委員靜儀:我也要補充提醒委員長兩件事情,第一個事情,其實多數、最好的方式,還是用所謂的轉介方式會比較容易處理。第二個事情,如果你是外國人,臺灣的醫師去做線上諮詢比較沒有法律上的問題,如果是有臺灣身分的人、健保身分的人去做視訊諮詢時,這裡面會觸碰到醫療法對於醫師的規定,因為你沒有親自診視,也沒有去登記要做所謂的線上、遠端醫療的部分,所以這一塊你們要跟衛福部合作,稍微把一些法規放鬆一下,這樣你們這邊會比較好處理啦! |
發言片段: 18 |
童委員長振源:跟委員報告,去年應該是放寬遠距醫療的部分。 |
發言片段: 19 |
林委員靜儀:對,視訊醫療的部分。 |
發言片段: 20 |
童委員長振源:衛福部都有參與其中,也都有做相關法規的檢視。 |
發言片段: 21 |
林委員靜儀:我很高興聽到僑委會表示在這件事情上會幫忙推動,因為新南向政策我們已經討論非常多年了,如果再不推動的話,我必須說我們醫療產業的機會會被韓國跟中國給吃走。 |
發言片段: 22 |
童委員長振源:所以在疫情之後,我們就全力來推動這樣的醫療服務。 |
發言片段: 23 |
林委員靜儀:好,謝謝。 |
最後,我其實也有到美國一些華語文學習中心,或者相關的單位去做參訪,當然我知道要在國外處理這件事情並不容易,尤其我剛才也有提到,年輕的僑界跟長輩們,也就是過去很早以前就已經出去的僑界朋友,他們的思考模式跟運作模式都不太一樣,所以最後是不是可以請委員長簡單告訴我們,你們對於以臺灣主體文化來聯誼僑界,還有在國外對於臺灣整個文化拓展的部分,現在有沒有哪些政策是你們接下來要去推動的?包括課程的部分,以及如何吸引比較年輕的族群,雖然年輕族群不單純只有所謂二代或三代臺僑,還包含了更多外國的年輕人,因為以後他們可能也會有機會來臺灣。 |
發言片段: 24 |
童委員長振源:目前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是針對主流社會,不過它是針對18歲以上,所以這部分我們也會安排他們回來臺灣參加英語服務營,就是回到臺灣受訓一個禮拜、教兩個禮拜,之後再利用一個禮拜的時間到臺灣各地去走一走、看一看。第二個部分,針對僑青這一塊也是一樣,今年我們擴大到836位,比過去增加快一倍,我相信透過英語服務營可以有更直接的方式。 |
發言片段: 25 |
林委員靜儀:委員長,這是回來臺灣的部分,但我問的事情是你們在其他國家,在這些所謂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或臺灣的相關館處,或臺灣相關的在地僑務會館,我相信你們在這一類的地方都有舉辦一些活動,但過去往往是寫書法,或是有一些前輩在那邊看報紙啦!你們有沒有更有趣、活潑,甚至可以讓住在外國的人增加跟臺灣接觸的機會,也就是讓這些在國外的所謂僑界二、三代參與的活動? |
發言片段: 26 |
童委員長振源:有,就是我剛剛提到的,第二個部分是我們透過視訊方式,去年一共辦了五場線上藝文表演,今年又辦了一場,未來我們也會持續透過各種可能的方式來舉辦。第三個是實體,因為疫情的關係,文化參訪團已經停辦兩年了,未來我們如果出去的話,都會鼓勵主流社會、鼓勵僑青來觀賞,因為這一些都是臺灣比較出名的藝術團體,我們希望能夠跟主流社會來做鏈結。 |
發言片段: 27 |
林委員靜儀:華語文學習中心過去所辦理的一些活動,感覺上對於當地來講,我相信師資也是一個困難啦!然後舉辦活動所吸引到、接觸到的對象,也是一個困難,但是我會希望這些語文學習中心能夠有機會更活化一點,所辦的活動或在那邊舉辦的一些定期活動能更新或者是更有吸引力,吸引在地的年輕臺僑或者是國際的這些其他朋友,藉由我們在國外的這些臺灣語文學習中心更認識臺灣,好不好?這個部分之後我們再跟你做一些詢問。謝謝。 |
發言片段: 28 |
童委員長振源:謝謝委員,我們會努力推動。 |
發言片段: 29 |
主席(江委員啟臣):現在宣告,待會邱臣遠委員質詢完畢後,休息5分鐘。 |
請王委員定宇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10 |
---|---|
meet_id | 委員會-10-5-35-14 |
speakers | ["江啟臣","林昶佐","溫玉霞","吳斯懷","江啟臣","林靜儀","王定宇","趙天麟","邱臣遠","何志偉","蔡適應","羅致政","楊瓊瓔","游毓蘭","林奕華","陳明文","林淑芬","洪孟楷","李貴敏","馬文君","陳以信"] |
page_start | 43 |
meetingDate | ["2022-05-02"] |
gazette_id | 11170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7001_00003"]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童振源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二、邀請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童振源 報告「(一)本年度僑務委員會首長出訪僑界之規劃、成果及展望;(二)僑務委員會本年度政策宣 導執行規劃及預期成效」,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17001_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