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16
發言片段: 0 |
---|
何委員志偉:(11時8分)委員長早安。根據僑務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第四項,「僑務資訊之蒐集及僑情之報導」是我們必須做的,請教一下,僑情報導的受眾是誰呢?是國內民眾還是國外民眾?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僑委會童委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童委員長振源:何委員早安。僑情主要是希望讓僑胞瞭解,所以主要的受眾對象是海外。 |
發言片段: 3 |
何委員志偉:最主要是海外? |
發言片段: 4 |
童委員長振源:對。 |
發言片段: 5 |
何委員志偉:海外僑胞的大部分語言是什麼呢? |
發言片段: 6 |
童委員長振源:年紀稍大的可以講中文,但有些傳統老僑恐怕也有困難,而僑青使用英文愈來愈多,所以我們未來也儘量用英文做一些行銷宣傳。 |
發言片段: 7 |
何委員志偉:我看了僑委會以前做的一些影片,流量相對高,11萬次、19萬次、二十幾萬次都有,特別是北投、士林、大同區做獅頭的流量很高,因為喜氣、可愛又傳統,那些流量都很棒。但有幾個問題,有部分在僑務電子報上的影片,舉例來說,2022年4月14日海外僑界共同推動臺灣參與WHA,它沒有辦法選擇字幕,字幕只有華語,也就是所謂的中文,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甚至是支持臺灣的國外朋友們,他們怎麼辦呢? |
發言片段: 8 |
童委員長振源:外交部、衛福部都有相關的影片,僑委會主要是針對僑胞,僑胞是很重要的力量,目前大部分的僑團在動員上都還是可以用中文溝通。 |
發言片段: 9 |
何委員志偉:對,我在這邊還是要要求一下,特別是WHA這種是高度國際事務,更重要的是他們可能需要在他們當地眾議員、參議員的logo甚至mail等等,這有時候是一個conversation quick,就是他們可以拿這個討論,並且要求他們支持,特別是WHA這個issue,是否可以加入一些不同語言?我們最要求、最普遍的就是英文字幕,應該上吧?我的認知是不同的議題,不同的涉及層面是否在字幕的部分應該要有一個SOP? |
發言片段: 10 |
童委員長振源:這個影片我是否請通訊社簡單回應一下? |
發言片段: 11 |
何委員志偉:2022年4月14日截至目前為止的點閱率大概是一萬多次,還不錯,WHA對很多人來講或許不是這麼關心,但臺灣人和僑胞朋友是非常關心的,這部分可不可以增加英文字幕而不是只有華語? |
發言片段: 12 |
主席:請僑委會僑務通訊社郭社長說明。 |
發言片段: 13 |
郭社長淑貞:原本這個影片是希望可以動員、串連全球僑胞支持今年聲援WHA的活動,如果委員建議加英文字幕,我們後續再把英文字幕加上去。 |
發言片段: 14 |
何委員志偉:那很簡單,只要在小齒輪點一下就可以選擇各國語言,當然他們會自動翻譯,但是我比較不信任他們所謂自動產生的自動翻譯,我們應該將自己的文稿放進去會比較安全,你們是否同意? |
發言片段: 15 |
童委員長振源:委員的建議相當好,我們回去儘快做處理。其次,外交部可能也有影片,他們的影片可能是全部用英文說明。 |
發言片段: 16 |
何委員志偉:外交部或官方做的影片太官方,少了一些人味,你們做的東西有人味在裡面。 |
發言片段: 17 |
童委員長振源:謝謝委員的指教,我們會想辦法加英文字幕,讓海外僑胞更容易對外宣傳。 |
發言片段: 18 |
何委員志偉:在座的官員不知道有沒有在看你們自己的僑務電子報?我看有的人有點頭,有的沒有點頭。 |
發言片段: 19 |
童委員長振源:我們應該都有訂閱。 |
發言片段: 20 |
何委員志偉:有七成的人有點頭,沒關係,這就不讓大家用舉手的。我們再確認一下,你們有做統計嗎?有做訂閱率統計嗎? |
發言片段: 21 |
郭社長淑貞:目前僑務電子報YOUTUBE頻道已經有25,000人訂閱,至於影片,如果委員需要每支影片的瀏覽人次,我們也可以從後臺調出數據,目前大概有3,000支影片。 |
發言片段: 22 |
何委員志偉:其實不需要後臺不後臺,只要點它的排序依據就可以了。我看到前十名的影片,最高的就是lionhead master,大概是十一年前和十二年前的影片。有個有趣的統計,前十名都是五年前做的影片,都是舊影片比較強,新影片為什麼沒有辦法衝破一些門檻?最低的是六萬次,最高的逼近三十萬次。 |
發言片段: 23 |
童委員長振源:那些影片放得比較久,瀏覽次數比較多。 |
發言片段: 24 |
何委員志偉:這個答案不好。 |
發言片段: 25 |
童委員長振源:我們最近有幾個影片慢慢逼近前十名,比如王德總會長拍的影片已經高達八萬多,另外還有最近華視的影片也有五萬多,華視影片才放上去兩個月左右,未來應該會有很大機會慢慢的超過。我們會儘量做多元影片的製作,過去影片比較少,所以僑胞聚焦比較集中,剛剛社長提到現在有三千多支影片,影片量大之後,僑胞專注度也沒那麼高,我們會儘量做各種行銷。 |
發言片段: 26 |
何委員志偉:請教呂副委員長,我想確認一下,最近僑委會以1200萬元的標案金額委託華視製作僑胞對臺貢獻的系列影片,總共12集,它是不是公開招標? |
發言片段: 27 |
主席:請僑委會呂副委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8 |
呂副委員長元榮:我們完全依法辦理公開招標、公開採購。 |
發言片段: 29 |
何委員志偉:裡面為什麼要訪問我們的駐外代表?外界有在問,你們要小心。 |
發言片段: 30 |
呂副委員長元榮:謝謝委員的垂詢,這個影片分為12集,主要目的在報導、彰顯僑胞對臺灣的貢獻。 |
發言片段: 31 |
何委員志偉:為什麼從引言變專訪?專訪和引言差別很多,為什麼突然變專訪?這部分會讓大家覺得很詭異,很容易被歪樓,這是怎麼回事? |
發言片段: 32 |
呂副委員長元榮:我們的駐外使節,尤其是由當地的代表、大使做見證、做引言說明僑胞在當地對臺灣的貢獻,這樣的介紹是非常好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僑委會的標案裡有明確的兩點要求:第一點是要完全依據預算法第六十二條之一的規定,不得有任何置入性的行銷。第二點是媒體報導裡面有提到所謂的獨家訪問,上面都沒有標示任何廣告或僑委會的字樣,因此那個部分並不是僑委會委託的範圍,僑委會也沒有要求製作單位,也就是得標廠商製作任何有關特別專訪的部分。 |
發言片段: 33 |
何委員志偉:那個到底是專訪或引言?那個引言引多久? |
發言片段: 34 |
呂副委員長元榮:影片裡面提到僑胞、大使對我們的貢獻,但是那個專訪的部分,兩個內容是不一樣的。 |
發言片段: 35 |
何委員志偉:它的引言引多久?一個影片片長有多久?引言引多久? |
發言片段: 36 |
呂副委員長元榮:有些是有後製的作業,我們還沒看到。 |
發言片段: 37 |
何委員志偉:有時我們做合約出去,出來的outputs、results可能完整時間是60分鐘、30分鐘、18分鐘不等,總共12集,目前出了兩集,這兩集是多長的時間? |
發言片段: 38 |
呂副委員長元榮:一集都是45分鐘,現在已經有兩集上架播映了,第一集是有關泰國僑胞的貢獻,第二集有包含在臺僑生、僑胞及歸僑等等的貢獻。 |
發言片段: 39 |
何委員志偉:它的引言引多久?沒有它的引言? |
發言片段: 40 |
呂副委員長元榮:在臺當然沒有大使,泰國的部分也沒有。 |
發言片段: 41 |
何委員志偉:那個專訪是送的嗎? |
發言片段: 42 |
呂副委員長元榮:僑委會合約中並沒有這個部分,他們做的各項報導,我們也不方便…… |
發言片段: 43 |
何委員志偉:那是額外送的嗎?有時候我們買咖啡有5杯送1杯,這是額外送我們的嗎?既然有標案又有這樣的訪問,它的邏輯和關係是什麼?你們都沒有講清楚,那到底是什麼?合約裡面沒有卻跑出來了,那是什麼?那是送的嗎? |
發言片段: 44 |
呂副委員長元榮:這我不方便代替廠商發言。 |
發言片段: 45 |
何委員志偉:當然你不能代替他們發言,但是你要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你們公開招標,他們得標,你們包給他們,為什麼會跑出這個東西?你是不是不想講清楚? |
發言片段: 46 |
呂副委員長元榮:不是,我們知無不言,我們的合約裡面真的沒有這個部分,剛剛我也特別說明它的獨家報導…… |
發言片段: 47 |
何委員志偉:我要特別提出,建議書裡面就有提到要訪問我們的駐外代表,建議書裡面有,然後影片裡面又出現了,所以這是之前就知情,事後也知道,現在你還這樣說,我不太懂,外界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
發言片段: 48 |
呂副委員長元榮:我們所謂的訪問指的是做引言和見證,並沒有所謂的獨家專訪。 |
發言片段: 49 |
何委員志偉:送它一個專訪就對了。 |
發言片段: 50 |
呂副委員長元榮:我們並沒有這樣要求。 |
發言片段: 51 |
何委員志偉:建議書裡面就有,這是進入鬼打牆狀態了,這部分是否以書面回應一下,好不好? |
發言片段: 52 |
呂副委員長元榮:好的。 |
發言片段: 53 |
何委員志偉:這個邏輯是什麼?包含廠商,它是送的嗎?是「kimoji」嗎?是開心還是怎麼了?這個要講清楚,為什麼引言突然變專訪?大家對這部分霧煞煞、不清楚、不瞭解,我們還是期待回到當時做這件事的本質去走,好不好? |
發言片段: 54 |
呂副委員長元榮:好,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55 |
何委員志偉:流量的部分當然也是一個考量,但是這件事情沒有講清楚,我們希望能夠回到原來的目標,不要害到我們的代表,這樣會被人非議,我們做事要謹慎。 |
記得請以書面回應,現在還沒有講清楚,我再重申一次,建議書裡面就有,結果出來以後真的有,你又說你不清楚、不瞭解。 |
發言片段: 56 |
呂副委員長元榮:我不是說我不清楚,我是說我們的合約裡,我們是希望做引言和見證,並沒有要做任何的獨家報導;其次,它的獨家報導並沒有標示任何僑委會或廣告的字樣,這是依據預算法第六十二條之一的規定,它沒有,這樣可以證明這部分並不是僑委會委託的。至於為什麼華視會播出來,我不方便代表華視做任何說明。 |
發言片段: 57 |
何委員志偉:你當然不方便,你不必代表它,但總要知道怎麼回事吧?現在很顯然是你不知道,它已經出現了,但你不知道,這就是我們要釐清的部分。因為時間的關係,還有委員在等待,所以請以書面回應我們,這要小心回應。 |
發言片段: 58 |
主席:這部分請僑委會給詳細的書面,同時也給本委員會的其他委員,照這樣聽來是沒有照合約走,你們要將原因讓所有委員參考。 |
發言片段: 59 |
何委員志偉:它不是標案的一部分,但出來又有了,當然人家多送的也謝謝,但與合約當時的目的不符,所以這一部分請再說明。 |
發言片段: 60 |
主席:請蔡委員適應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10 |
---|---|
meet_id | 委員會-10-5-35-14 |
speakers | ["江啟臣","林昶佐","溫玉霞","吳斯懷","江啟臣","林靜儀","王定宇","趙天麟","邱臣遠","何志偉","蔡適應","羅致政","楊瓊瓔","游毓蘭","林奕華","陳明文","林淑芬","洪孟楷","李貴敏","馬文君","陳以信"] |
page_start | 43 |
meetingDate | ["2022-05-02"] |
gazette_id | 11170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7001_00003"]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童振源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二、邀請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童振源 報告「(一)本年度僑務委員會首長出訪僑界之規劃、成果及展望;(二)僑務委員會本年度政策宣 導執行規劃及預期成效」,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17001_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