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68

發言片段: 0
張委員其祿:(11時44分)館長好。今天這個專報主要是在談中日和約,我想會有這件事情大概是因為陳館長談論到所謂的舊金山和約。我必須坦白說,在歷史的進程裡面有很多的演進,關於臺灣當時的地位未必只有舊金山和約而已,也包括了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及後來的中日和約等等。在歷史演進的過程中,當然不同方會各自採取比較符合他們立場的論述,說實話,我們在學術上說這是史觀啦!有時候史觀確實是很難去論斷誰比較正確或誰比較錯誤,但是歷史的演變當然也有個事實性的基礎。我們應該這樣講,從1949年之後,國民黨政權到了臺灣,這是一個事實的演進,在這個演進的過程中,到底它在統轄上,如果從政治學的角度來說,到底主權存不存在?當然我們必須承認它一直存在,因為就算從國民黨政府到臺灣,包括它有這塊土地,有人民,有政府實質管控,還有主權,雖然承認的國家不一定夠多,但是它還是一個事實存在。
當然在過程中的演變,到底喜不喜歡國民黨政權是另外一回事,但是隨著臺灣的民主化,到了後來,也是館長在談的,就是我們民主化之後,我們的直選總統、改革國會等等,這些也達成一種實質主權的現象,就是臺灣人民自己當家作主,所以我必須這樣講,在史觀上,現在臺灣內部當然有不同立場的人戴著不同的眼鏡來解讀,這是一個事實,但是另外一端就是事實上,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從1949年開始,一點都不用被懷疑。也許你要不要論述中國大陸那一塊是另外一件事,實質上,這73年來,從國民政府到臺灣,到後來臺灣真正達成民主轉型、直選總統等等,這些是確實存在的,即我們的主權實質的存在。
當然我還是必須要論述,在主權上我們沒有任何問題,臺灣一直存在這樣的主權,只是說島內的2,300萬國人到底怎麼看待現在的現象?其實我們前瞻一點講,尤其到近代,就是最近的時間,蔡總統一直談,有人說現在我們就叫做「中華民國臺灣」,雖然國名變成有點加長的概念,當然這也是一個滿好的共識啦!我必須這樣講,隨著事實的演進,我剛剛說有不同史觀,但是事實上這73年來,臺灣人民已經建立了對於自己國家土地的熱愛,對於臺澎金馬這個區塊,我們認定我們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在這樣子的概念上,當然現在我們有我們的困境,這是一個事實,比如說我們大概也不太容易去改國名,所以我們的國名是中華民國,但是實際上的概念是臺灣的主體性,那未來中華民國或者說中華民國臺灣到底要怎麼樣改變,這一定是由2,300萬人來決定,這絕對是一個事實。
我必須這樣講,也許我們有不同的歷史性爭議,但是在實質的道路上,或者說我們目前的進程上,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好懷疑的,除了非常極少數主張統一或怎麼樣的,我覺得多數已經算是有一個共識。我只問一個問題,不知道館長怎麼看,就是說以蔡總統這個討論,「中華民國臺灣」,我覺得這個應該是現在最大的公約數,也是現在臺灣國人的共識,我覺得它剛好可以介接,把以前的爭議容納、融合一下,讓這個社會比較有一個共融的概念,就是說大家現在喜歡中華民國的或喜歡臺灣的,或者把它加在一起也很好。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國史館陳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陳館長儀深:沒有錯。
發言片段: 3
張委員其祿:那這個怎麼往前?最後是不是可以請館長談一下?
發言片段: 4
陳館長儀深:委員剛才的歷史描述其實相當持平,而且最後提出這個,應該也是我所謂的多數啦!因為蔡總統又連任成功嘛!她這個說法也不是今天才講,所以她還是有十幾年來的一貫性。我記得以前在社團的時候,曾經邀請她出席中華民國流亡臺灣60年的新書發表會,因為那時候她是民進黨主席,結果報導指出蔡英文主席認為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她回去以後,中央黨部應該是透過當時的發言人蕭美琴開記者會澄清。因為蔡總統出席的是一群歷史學者在談對過去的解釋,所以那個流亡的狀態就是因為領土沒有移交之前,移到一個不是你的領土的那種概念,叫做流亡。至於記者問那現在是什麼?我覺得蕭美琴的回答也很經典,她說現在就是民選政府啊!這就是情勢的變遷,因為我們也不能否認在長期的戒嚴下是有白色恐怖的,那時候臺灣人有種種反抗的運動,所以那時候要怎麼承認這樣的政府呢?
何況在前後的階段,比方說1971年之前是有代表權的,可是1971年之後它已經失去了中國代表權,這也是為什麼蔣經國行政院長以及後來的總統要革新保臺,讓它的正當性要建立在臺灣人民的同意上,我想蔣經國總統是有這個方向的,只是最後的完成是在李登輝總統的時候才全面改選,所以我們比較著重後面這一段的意思,其實也是要調和剛剛委員所指教的,因為中華民國與臺灣之間是有一些緊張關係的,由於歷史的原因,那麼現在把它做這樣的統合的話,應該可以對我們的團結、共識,或者是抵擋對岸的壓力是有幫助的,我覺得我們今天討論這個議題,如果往積極面想應該是這個用意。
發言片段: 5
張委員其祿:好,謝謝館長。最後,我希望是一個這樣的概念,就是說歷史當然是一個借鏡,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但是我們最重要的還是前瞻未來,這些年來臺灣其實已經逐漸建立一個主體性的共識。中華民國臺灣是蔡總統所提出,我們覺得這是可以接受的一個大方向,也希望臺灣人民不分朝野,能夠繼續為了維護臺灣主權的獨立以及國家的生存來努力,謝謝館長,謝謝主席。
發言片段: 6
陳館長儀深: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7
主席:館長,你這把火越燒越大,把蔡英文總統講流亡政府又拿出來了。
請羅委員致政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24
meet_id 委員會-10-5-36-15
speakers ["陳以信","曾銘宗","游毓蘭","江永昌","楊瓊瓔","黃世杰","林思銘","李德維","孔文吉","劉建國","張其祿","羅致政","洪孟楷","陳玉珍","鄭運鵬","周春米","陳明文"]
page_start 277
meetingDate ["2022-05-02"]
gazette_id 1117001
agenda_lcidc_ids ["1117001_00007"]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1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史館館長、外交部部長、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臺灣日本關係協會秘書長及大陸委員會 主任委員列席就「中日和約生效七十週年紀念與臺灣地位之定論」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7001_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