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094

發言片段: 0
蔡委員壁如:(12時36分)主委好。我今天要跟你探討我國的淨零碳排,國發會提出淨零路徑之後,最近各團體、專家學者也都辦了不少研討會和公聽會,在工總2020年的白皮書裡面,幾乎都沒有談到淨零碳排、碳中和或氣候變遷等字眼,但在去年(2021年)的白皮書裡就談到非常多次,而且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環保署提出碳價100元一事,大家都覺得不只無法減碳,更會讓產值萎縮數千億。根據中研院蕭代基老師的研究,我國的碳定價每噸至少要從300元起跳,到2050年GDP能夠持續地調上來,但如果臺灣不實施碳定價的話,2026年總產值恐怕會有萎縮的狀態。
所以我想跟主委談談淨零轉型到底應該怎麼轉。過去我們長時間以需定供,就是有多少需求,我們就供應多少,長時間來講,大概就是用傳統的能源發展。但如果我們要轉型的話,以供定需才能讓能源效率及節能開始啟動。主委同不同意價格機制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尤其在我國水、電、油價長期偏低的狀態下,如果我們現在要提出這樣的淨零轉型,到底要怎麼轉?因為可能這個淨零轉型會影響到我國的產業升級,甚至是我國產業未來2、30年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主委怎麼看價格定機制這件事情?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國發會龔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
龔主任委員明鑫:因為政策上就有兩個面向,一個是量、一個是價,量的話是總量管制,價的話是希望這些價格如果有外部性,怎麼樣把它內生化,所以您剛剛提的碳定價或碳的費也是這樣的機制來實施。
發言片段: 3
蔡委員壁如:所以假設我們要開始實施碳定價的話,你心中每噸的碳定價最開始應該要多少?你有沒有一個概念,或是你心中有沒有一個數字?
發言片段: 4
龔主任委員明鑫:報告委員,因為這個還是要多方面地去瞭解,第一個就是國際上目前的發展狀況怎麼樣,因為這個是從……
發言片段: 5
蔡委員壁如:國際上現在的發展狀況怎麼樣?
發言片段: 6
龔主任委員明鑫:至少對臺灣來講,是從CBAM這個議題衍生的,CBAM應該在明年就會公布比較具體的相關措施,那個是我們參考的基準。其次,國際間目前碳定價也是我們參考的基準。第三個,我們國內還是要跟利害關係人做溝通,剛才特別提到有一些落差……
發言片段: 7
蔡委員壁如:對,我相信主委最近應該也參加很多場公聽會或研討會,很多人也建議你定多少的價,但是我從來沒有從主委、環保署署長或經濟部部長的口中得到一個答案,是不是因為那個定價分歧太大,從每公噸300元到1,000元或1,800元,所以不曉得是不是行政單位現在沒辦法訂出來?
發言片段: 8
龔主任委員明鑫:不是,因為我們要課徵碳費要有一個母法法源,而母法法源已經送到大院,現正審議當中,就是氣候變遷因應法,那個法源通過以後,子法定了之後,相關的措施就會陸續出來。
發言片段: 9
蔡委員壁如:這個法很重要,所以我們也希望趕快進到委員會來做審查。
另外,在3月30日主委也提出2050淨零路徑這件事情,我們的預算將近9,000億元,在8,800億元的預算中,我們的國營事業幾乎要負擔4,400億元,金額高達半數,但是台電跟中油持續都在虧損,不曉得你們要如何去淨零轉型,這是第一點;第二點,關於污染者付費原則、碳費的用途還有一些額度的限制,主委有沒有計畫要開始去協調財政部,儘速提出碳稅呢?因為淨零轉型用在基礎建設上才可以去催生綠色的低碳產業,總之,對於4,400億元的預算都由國營事業來負擔,不曉得主委有什麼看法?
發言片段: 10
龔主任委員明鑫:國營事業本來就有相關的預算必須要執行……
發言片段: 11
蔡委員壁如:他們本來就編好了?
發言片段: 12
龔主任委員明鑫:不是,比如說太陽光電跟離岸風電推動以後,像智慧電網本來就是一定要做的事情,只是現在因為隨著再生能源比例的擴大,可能這方面要加強投資,然後還有電網的韌性等等。
發言片段: 13
蔡委員壁如:污染者付費原則,主委同意吧?
發言片段: 14
龔主任委員明鑫:就是先從碳費開始,因為碳費比較單純,至於稅的部分,因為牽涉到可能要跟其他稅競合的關係,這個部分我們會再跟財政部來討論一下。
發言片段: 15
蔡委員壁如:最後,其實淨零轉型是產業升級的契機,在你的2050裡頭,再生能源要占60%到70%,然後氫氣、火力和CCUS占比就是三到四成,形同你把希望寄託在2030年以後,所以短期內必須要依賴節能,我要問一下主委,目前短期內如何節能?你的節能目標是什麼?
發言片段: 16
龔主任委員明鑫:因為節能就是我們十二項重要關鍵措施之一,所以年底前我們會提出完整計畫並向委員報告以及對外公布。
發言片段: 17
蔡委員壁如:好,謝謝主委。
發言片段: 18
主席:接下來登記發言的林委員思銘、高委員嘉瑜、何委員欣純、羅委員明才、林委員德福均不在場。
邱議瑩委員改書面質詢。
接下來登記發言的江委員啟臣、呂委員玉玲均不在場。
登記發言委員除不在場者外,其餘均已發言完畢,詢答結束。委員陳以信、呂玉玲、邱議瑩、陳超明所提書面質詢,列入紀錄、刊登公報;書面質詢和未及答復部分請相關單位於一週內以書面答復並副知本會。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76
meet_id 委員會-10-5-19-18
speakers ["邱志偉","林岱樺","陳亭妃","楊瓊瓔","孔文吉","高虹安","邱顯智","陳明文","蘇震清","蘇治芬","賴瑞隆","李貴敏","陳椒華","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鄭天財Sra Kacaw","洪孟楷","謝衣鳯","張其祿","蔡壁如","陳以信","呂玉玲","邱議瑩","陳超明"]
page_start 111
meetingDate ["2022-05-02"]
gazette_id 1117001
agenda_lcidc_ids ["1117001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經濟委員會第18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處理或審查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所屬主管預算凍結案等39 案; 二、處理或審查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國家發展委員會及所屬主管預算凍結案等24案
agenda_id 1117001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