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48

發言片段: 0
陳委員素月:(10時30分)部長好。交通部道安資訊查詢網的統計資料顯示,事實上,臺灣這幾年來因為交通事故造成的死傷件數依然呈現緩慢增加的趨勢,我們看到,從107年、108年、109年到去年,從31,167件,緩慢增加到去年12月底的36,852件,可見這樣的數字還是在緩慢增加。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在道路的交通安全在標線的劃設或是號誌的設置等等,應該還是有值得檢討的地方。
本席先來關心一下彰化縣的部分,依據車禍事故的統計數字,彰化縣在110年全年發生22,656件死亡事故,在螢幕上這個表裡面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包含有行車管制號誌或者是有附設行人專用號誌、閃光號誌的路口或地段發生的事故,我們很驚訝地發現,在這些事故裡面,無號誌的路口所發生的件數竟然占了61.3%,這樣的數字真的滿高的。在彰化縣比較鄉下的地方或市區,有很多道路狹窄的路口,如果條件許可,當然還是可以來設置號誌,可是針對沒有辦法設置號誌的十字路口,我們要怎樣來改善,提升行車安全?在這個部分,我想先請教一下部長,交通部有沒有注意到這個現象?有沒有想過要擬定相關的改善政策?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交通部王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王部長國材:委員好。在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裡面,有號誌設置的準則,比如說,包括事故的件數和支線的量,號誌的設置職權在地方政府,但是我們交通部希望,如果在無號誌的路口發生這麼多車禍,我們是鼓勵把它變成有號誌的路口。另外,一般來說,無號誌的路口有「停」和「讓」這兩個標誌,我覺得地方也可以把這兩個標誌設置起來;在守法的部分,民眾必須要再教育。
發言片段: 3
陳委員素月:在無號誌路口,我們會先想到的當然就是來設置號誌,而設置號誌就會涉及到號誌桿設置的地點,可能就是沒有那個空間,或是路幅不寬,如果設置號誌的話,可能轉彎車就轉不進去,就是有它的限制,所以沒有辦法設三色號誌。或者是車流量不夠多,設了三色號誌,結果停等的車輛等了老半天,另外一個方向都沒有車子通過。
發言片段: 4
王部長國材:有一些設置準則。
發言片段: 5
陳委員素月: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目前都是以劃設「慢」字或是立「慢」字標誌來提醒用路人,可是看看我剛才提到的統計數字,仍然有那麼高的事故數字,就本席所瞭解,目前有人建議利用AI號誌來提醒用路人,也就是可以用感應的方式,在很狹小的路口,當車子接近路口的時候,側向的支線有來車,駕駛人行進的方向就會有AI號誌提醒他說側向有來車。就我所知,目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有這樣子的一個試辦計畫,供地方政府來申請試辦,可是我很疑惑,這個部分怎麼會是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在做?而且經費非常少,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目前我們彰化縣政府針對縣內好幾個無號誌路口,也是事故熱點,提出申請,可是獲得的補助竟然只有三十幾萬,這樣子根本就做不到一個地方的改善。針對這個部分,交通部是不是也考慮配合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來推動這個方向的改善?
發言片段: 6
王部長國材:是,跟委員報告,這個道理是這樣,就是在支線的地方有偵測器,偵查到有車的時候,就顯示在LED上面,我覺得這是滿好的措施,就像委員剛才所提到的,號誌設置並不是每一個路口都有辦法去設置的,經濟部應該是用產品的這種觀點去鼓勵研發,如果設置這類號誌是有效的,事實上我們有ITS的智慧運輸四年計畫可以來協助,現在在很多路口有在啟動,如果測試有效果,這部分交通部可以從智慧運輸計畫來支持。
發言片段: 7
陳委員素月:好,謝謝部長。我記得部長上任時我有問過部長主政交通部的方向跟主軸,你有特別強調智慧交通嘛?
發言片段: 8
王部長國材:是。
發言片段: 9
陳委員素月:所以我希望這部分可以發揮它的功效。
發言片段: 10
王部長國材:好。
發言片段: 11
陳委員素月:另外,除了無號誌路口之外,很多已經有號誌或標線的大馬路還是一樣車禍頻傳,所以針對這樣子的路段,我們也看到,高雄市政府針對小港區附近的道路有設置AI號誌系統。這個部分,當然應該是屬於地方政府自己設置的。
發言片段: 12
王部長國材:我們應該有補助。
發言片段: 13
陳委員素月:我想問的是,這是地方政府的道路,那交通部可以管的,包括國道或西濱快速道路,這樣子的交通幹道,交通部會不會考慮設置?
發言片段: 14
王部長國材:是,沒問題。比如說,道路的興建和養護,有分國道、省道,但是對地方道路的標誌、標線、號誌的設置,我們會來幫忙。不管是不是在地方,如果是地方所管的,沒關係,如果要設置這樣的AI號誌智慧路口,我們智慧運輸計畫可以來協助。
發言片段: 15
陳委員素月:也是可以來補助地方政府來做?
發言片段: 16
王部長國材:對。
發言片段: 17
陳委員素月:好,除了AI智慧號誌系統之外,我們也看到很多地方號誌非常混亂,從網路上可以看到一些號誌,看起來非常矛盾,也引起很大的議論。在基隆市,有一個標誌提醒駕駛人這裡有落石,要駕駛人快速通過,可是前面又有一個標誌說前面有測速照相,然後又有一個標誌說最高速限是40公里,所以在這三個標誌互相矛盾的狀況下,你到底叫駕駛人要怎麼做?
發言片段: 18
王部長國材:很矛盾。
發言片段: 19
陳委員素月:對,非常的矛盾。所以針對這個部分,可能要去關注跟檢討。
發言片段: 20
王部長國材:好。
發言片段: 21
陳委員素月:另外,剛剛俊憲召委關心的楔型標線的部分,本席也有注意到,本來我也是想說,這個是交通部規範的標線,還是地方政府規劃的?剛剛聽起來是地方政府試辦的,如果有成效的話,交通部是不是要讓它正式成為一個規範來推廣?
發言片段: 22
王部長國材:剛才俊憲召委有談到這個,那是我當交通局局長時送上來的,很早就做過測試,因為路口的車禍發生率是六成,所以我覺得路口的減速很重要。我會來瞭解一下為什麼過去交通部沒有把楔型標線納入設置規則。
發言片段: 23
陳委員素月:好,謝謝。透過標線、標誌、號誌讓我們的交通安全更提升,這是交通部的責任。
發言片段: 24
王部長國材:好。謝謝。
發言片段: 25
主席:好,謝謝陳素月委員。
現在休息10分鐘。
休息
繼續開會
發言片段: 26
主席:現在繼續開會。繼續進行詢答,接下來請葉委員毓蘭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218
meet_id 委員會-10-5-23-10
speakers ["林俊憲","李昆澤","洪孟楷","陳椒華","趙正宇","劉世芳","傅崐萁","陳素月","游毓蘭","許淑華","邱顯智","楊瓊瓔","邱臣遠","張其祿","蔡易餘","王婉諭","劉櫂豪","孔文吉","魯明哲","許智傑","陳以信"]
page_start 167
meetingDate ["2022-05-04"]
gazette_id 1117303
agenda_lcidc_ids ["1117303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交通委員會第10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交通部部長王國材就「全國道路標線設計及號誌設置標準不一,對交通安全之影響評估與改 善措施」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7303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