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820
發言片段: 0 |
---|
魯委員明哲:(12時5分)主席、王部長。有關五一勞動節臺鐵工會決定不加班的事情,上次有談到很多面向,我看到你們對五一有「類火車」等相關應變計畫,也聽說你自評「過關」,大概就是勉強及格的意思。我上個禮拜質詢時特別提醒你,因為五一當天剛好是連假的中間,不管3天或4天連假,中間這幾天的交通運量遠不及第一天跟回家的那一天,而且差距非常、非常大。剛剛看到幾位委員特別擔心,因為接下來的連假應該是端午節,端午節就是連假第一天,所以我上次也特別請部長真的要持續去溝通,不然到你們公司化上路大概還有一年半的動盪期,這樣我覺得會「三輸」。 |
其次,你跟工會的溝通是不是應該加強或提高層級?因為我感覺你們最近和工會之間的溝通並不是沒有「溝」,但是好像沒有「通」,對於有溝沒有通的整個過程,我們在旁邊看了覺得非常遺憾。但是我提醒一下,現在全世界的工會絕對不會因為它是臺鐵局的工會就沒關係,我們交通部、我們臺鐵局、我們忍耐一下,想辦法推到公司化之後,我們就不怕它了!欸!拜託!長榮是私人公司吧,私人公司工會行使罷工權的話,影響是非常大的,不要心存僥倖啦!也就是你們不要認為現在工會好像比較怎麼樣,未來公司化之後應該會比較好協調。 |
我剛剛講這個問題,第一是端午節,第二是和工會協調,我覺得不能等待,因為未來並不會更好耶!部長看法為何?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交通部王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王部長國材:跟委員報告,我是期待大家很理性地來面對這個問題,現在工會有提一個版本,行政院也提了一個版本,上次在交通委員會審查過,事實上有些條文我們都接受了,比如說他們覺得安全的部分是不是要寫在條例裡面,我們也把它納進去了。當然,安全並不是條例寫了就可以,它事實上有一套方法。昨天臺鐵局局長也跟工會討論過了,明天會再安排一場,我有跟局長討論到,明天就針對兩個工會版本的差異儘量來做一個聚焦的工作。 |
現在距離朝野協商還有一段時間,我一點都不會想要讓它這樣一直抗衡下去,我是希望大家同樣一心為這個公司好,站在這樣的立場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所以我一定會盡全力來溝通。當然,二十幾年來他們一直反對臺鐵公司化,現在我聽起來是他們並不反對,既然不反對,我的想法就是針對公司設置條例草案的部分來做一些討論,這樣才有辦法聚焦。我是期待包括他們講的端午、中秋的事情不要發生,我會盡最大努力來達成。 |
發言片段: 3 |
魯委員明哲:好,我們也期待不要再有什麼「和平的破裂」或「友善的破裂」,甚至「把酒言歡的破裂」,這些都沒有用啦!只要破裂,真的就是是三輸或多輸。 |
接下來,今天討論到標線、標誌、交通道路的規劃,因為我在基層擔任過首長,瞭解對所有的用路人而言,不管是走路、騎腳踏車、騎摩托車、開車,甚至開遊覽車,路就是一條路,可是對政府來講,路是很多的路,有中央管理的國道、省道,有地方管理的縣道,甚至有鄉鎮公區所管理的市區道路,還有工業區的區內道路,事實上真的有很多單位在管理。每個單位在管理過程中對道路品質的意識不大一樣,我認為交通部是最專業的,不管是國道或公路總局對公路的品質的看法,我覺得你們最專業。接下來有些單位,譬如過去中壢工業區的主要道路事實上是穿越型的道路,一年到頭都是爛爛的,雖然它無所謂,但是對人民來說,它就是一條回家的路或者上班的路,不管是哪個單位管理的道路,只要有坑洞,他摔了、受傷了,都是很大的問題。 |
今年初有報章媒體製作「公路正義10年後」的專題,特別提到交通事故的大魔王是失敗的道路設計。我覺得滿痛心的,好像一定要有人犧牲。我想這不單指交通部,包括地方政府、很多單位管理的道路,一定要出事了才會慢慢進步。像這樣的緩步進步,交通部畢竟是所有道路之母,你的看法怎麼樣? |
發言片段: 4 |
王部長國材:公路的設計或市區道路的設計都有它的規範,理論上它有不同的層級,剛才講的,從地方政府一直到各個單位,都要遵守這樣的規範來做,包括標誌、標線、號誌,也必須是一致的。過去因為主管單位不同,的確會在分界點的地方有些不一樣,比如說在人行道設計的部分,市區有人行道,到了市區外就沒有人行道等等。所以我覺得兩者的路型要一致,還有剛剛談到的道路品質,包括鋪面的品質,甚至道路的幾何設計等等,事實上現在各縣市工務單位也都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但是更下去的鄉鎮等地方,在這方面可能會比較不足。過去我也有請公路總局對專業人員比較不足的縣市或鄉鎮提供一些協助。我想剛才魯委員談的…… |
發言片段: 5 |
魯委員明哲:我是覺得各個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不一樣,有時財政就代表了他們的quality,尤其道路的重鋪率真的與此有關。但什麼是基本的安全?如果是開放的路段,不管是哪一級的道路,安全水準應該是一樣的!所以我今天要特別拜託路政司、道安會報和運研所,我的選區中壢區交通事故死亡率長期都很高,但過去5年居然高居全國第一,是358個鄉鎮市當中最高的!這種現象一定有很多原因。根據運研所第38期和第39期報告對桃園易肇事路段的研究,我們發現第38期說中壢區有5個熱點,也就是易肇事路段,我們本來以為過了一段時間,5個熱點應該會變成3個或2個,沒想到在第39期當中卻變成7個熱點,還增加了2個!而這7個裡面還有3個是一直都存在的,之前就列在那邊,也沒有辦法改善。請問部長或運研所是不是可以研究一下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易肇事的交通路段一定都有,但是要怎麼樣去改善、怎麼樣去解決?為什麼越解決越多,有些部分完全改善不了?能不能說明一下? |
發言片段: 6 |
王部長國材:我請所長跟委員說明。 |
發言片段: 7 |
主席:請交通部運研所林所長說明。 |
發言片段: 8 |
林所長繼國:謝謝魯委員指教。有關易肇事路段的改善計畫,我們也不斷在尋求創新的專業方法來提升它的改善效力。現在部裡面政策支持我們跟在地大學院校的交通系所成立區域運輸研究中心,結合我們運研所發展的事故碰撞型態交通工程設計的方法,包括所謂的碰撞構圖等等,我們會把這個專業的輔導能量結合進來,強化整個易肇事路段的改善能量。 |
發言片段: 9 |
魯委員明哲:好,謝謝。 |
發言片段: 10 |
王部長國材: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11 |
主席:登記質詢委員均已發言完畢,作以下決定:報告及詢答完畢,委員許智傑、楊瓊瓔、陳以信所提書面質詢,列入紀錄並刊登公報;委員於質詢中要求提供相關書面資料或未及答復部分,請交通部儘速以書面答復。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18 |
---|---|
meet_id | 委員會-10-5-23-10 |
speakers | ["林俊憲","李昆澤","洪孟楷","陳椒華","趙正宇","劉世芳","傅崐萁","陳素月","游毓蘭","許淑華","邱顯智","楊瓊瓔","邱臣遠","張其祿","蔡易餘","王婉諭","劉櫂豪","孔文吉","魯明哲","許智傑","陳以信"] |
page_start | 167 |
meetingDate | ["2022-05-04"] |
gazette_id | 1117303 |
agenda_lcidc_ids | ["1117303_0000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交通委員會第10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交通部部長王國材就「全國道路標線設計及號誌設置標準不一,對交通安全之影響評估與改 善措施」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17303_0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