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66

發言片段: 0
湯委員蕙禎:(9時40分)大家早、蕭署長早。從山域事故案件數與發生總人數這個圖表可以看到,山域事故一直有在上升,山域救援多以消防機關為救援主力,當然還有警察機關、國家公園管理處或林區管理處,而直升機的部分,常常會請空勤總隊或國防部來支援。其中迷路及失聯為求救主因,當然也有一些是受傷、疾病或墜谷的情況。人員集結、出發、登山、搜尋,往往耗時數小時到數天,容易錯失最寶貴救援黃金時間,直升機出勤成本龐大,天候也會影響任務執行能力,現有無人機通常透過4G/5G通訊,偏遠或山區無基地台或訊號微弱時無法出勤。
現在許多國家是運用AI無人機加上手環、新一代高山智慧搜救方案。第一時間出勤的特定操作人員集結、出發、到目標距離20公里內即可起飛搜尋,前置準備可縮短到數十分鐘,爭取最寶貴的救援黃金時間。AI無人機出勤成本比直升機減少數十倍,而且可視天候情況派發不同機種執行任務,大大提高抗天候能力,也不透過4G/5G通訊,採用獨特通訊架構來傳輸影像,並且採用手環發報通信搜尋,可以更快找到目標。將搜索與救援功能獨立兩種機型,可以在定位目標之後,依實際需求提供救援物資投遞,爭取人員到達前的寶貴時間。
最主要是登山者配發手環佩戴,透過使用者付費機制,或是政府規範要求他一定要佩戴才能上山。出事的時候,使用者自己可以觸發警報發信或手環監測生理訊號,異常時還會自動發送。受理失蹤報案或救援要求後就可以出動AI無人機組人員前往最近可以起飛的地點,讓搜索和救援這兩種功能獨立的機型可以在定位目標之後,依實際需求提供救援物資的投遞,爭取人員到達前的寶貴時間。
這個方案就是一定要佩戴專用智慧手環,它可以待機5天以上,發送資訊包括ID、GPS、生理訊號,發送距離是5到8公里。像這種兩種不同功能的無人機,我們可以多多運用,因為國內這個早就已經有生產了,請問署長的看法為何?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內政部消防署蕭署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蕭署長煥章:感謝委員對山域搜尋的關心,事實上,最近這幾年我們一直不斷針對搜尋,其實搜尋包括搜索和救援,剛剛委員所提的都是搜索這個區塊能夠克服的地方,救援對於消防救災人員來說困難度不是很高,就是看得到的救援基本上比較能夠達得到。委員剛才提到這些新的措施,我們很感謝,最近我們剛好有一個中程計畫正在推動,包括山域救援團隊裝備器材的提升,委員所提到的建議相當好,我們會納入後續推動的重要參考,非常感謝委員的提供,謝謝。
發言片段: 3
湯委員蕙禎:另外,近年來人口大量移到都市區域,民眾居住的空間越來越擁擠,根據消防署統計,住宅區的火災占建築物火災超過7成4以上,而且每次火災發生的時候,密集的建築物容易形成大範圍的火勢延燒,像日前高雄城中城大火、高雄鹽埕大火,而且因為民眾消防防災的意識不足,常常發現防火巷被占用,狹小巷弄內違停,導致消防車、救護車沒辦法有效的進行救災而出現延誤救災的情形。請教署長,有沒有調查因為災防道路受阻所導致救災延誤的事件有多少?政策上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發言片段: 4
蕭署長煥章:感謝委員。狹小巷道這個部分已經執行好幾年了,目前還是由縣市政府繼續執行當中,至於都市規劃的道路,目前營建署有都市計畫這方面的規定正在執行當中,這些都是我們目前執行的重點,尤其是狹小巷道影響消防救災這個區塊,我們都持續在做,在馬路上也特別劃設狹小通道的字眼,提醒民眾注意這方面的安全,謝謝。
發言片段: 5
湯委員蕙禎:所以我們這次在災害防救法也提出希望能夠注意救災動線以及它的空間,平常就要去注意。
都市災害防救道路應參考劃設消防車輛救災活動空間指導原則,這是營建署頒定的,在頒定之後,因為它牽涉、分工的機關非常多,希望各有關機關都要依照當時做的權責分工一覽表來做,不曉得這部分的執行情形如何?有沒有去貫徹?
發言片段: 6
蕭署長煥章:這部分還是持續在做,我從縣市來也知道各有各的權責,如果真的有這種道路,我們會用會勘的方式來做處理,目前還在執行中。
發言片段: 7
湯委員蕙禎:每年是不是都有在追蹤?吳署長,因為這是貴署頒訂的,各分工的機關是不是都有在貫徹?因為我們常常看到防火巷為了要做後面的管線,防火巷早就堵塞,變成自己房子的範圍,所以這個情形一直都沒有去追查、追蹤、管理,對於這部分,署長的看法為何?
發言片段: 8
主席:請內政部營建署吳署長說明。
發言片段: 9
吳署長欣修:謝謝委員。目前這套系統雖然由我們來劃定,但是到地方政府的時候,他們一樣會從消防、交通跟都計單位,三個都是用聯合現勘,在交通方面,必要時也會取消臨時停車,也包含對騎樓或相關路邊的部分,都有做一些嚴格的限制,目前這些都在執行中,透過消防署或是當我們檢視地方無障礙的時候,這些都會一併納入檢討。
發言片段: 10
湯委員蕙禎:對,公共安全方面大家愈來愈重視,營建署頒訂一項關涉那麼多單位的工作,應該每年都有定期在做,這個觀測可以保障全民的生活安全,謝謝。
發言片段: 11
主席:請羅委員美玲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270
meet_id 委員會-10-5-15-15
speakers ["張宏陸","莊瑞雄","林奕華","湯蕙禎","羅美玲","王美惠","賴香伶","鄭天財Sra Kacaw","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李德維","鄭麗文","吳琪銘","林文瑞","管碧玲","游毓蘭","曾銘宗","陳椒華","翁重鈞"]
page_start 93
meetingDate ["2022-05-04"]
gazette_id 1117102
agenda_lcidc_ids ["1117102_00005"]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內政委員會第1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處理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客家委員會預算凍結書面報告案計20案;二、處理111年度 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內政部主管預算凍結書面報告案計157案;三、審查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 有關客家委員會預算凍結書面報告案計1案;四、處理、審查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內政部 主管預算凍結專案報告、書面報告案計13案;五、「災害防救法」:(一)繼續審查委員劉建國等 18人擬具「災害防救法第三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二)繼續審查民眾黨黨團擬具「災害防救法第 四十三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三)繼續審查委員鄭天財 Sra Kacaw 等20人擬具「災害防救法第二 十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災害防救法修正草案」案、(五)審查委員 伍麗華 Saidhai Tahovecahe 等17人擬具「災害防救法修正草案」案、(六)審查委員鍾佳濱等18 人擬具「災害防救法第四十四條之三及第四十四條之十一條文修正草案」案、(七)審查委員葉毓 蘭等18人擬具「災害防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八)審查委員林奕華等18人擬具「災害防救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九)審查委員伍麗華 Saidhai Tahovecahe 等21人擬具「災害防救法 增訂第三十七條之三條文草案」案、(十)審查委員黃國書等20人擬具「災害防救法部分條文修正 草案」案、(十一)審查委員羅美玲等20人擬具「災害防救法增訂第四十六條之一條文草案」案、 (十二)審查委員林靜儀等19人擬具「災害防救法第二十四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十三)審查委員 湯蕙禎等18人擬具「災害防救法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十四) 審查委員 莊瑞雄等21人擬具「災害防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
agenda_id 1117102_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