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98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昶佐:(9時25分)部長早安。今天我們主題的內容大概分為華語文教育與非語文交流的公眾外交這兩部分,所以針對這和部長討論一下。我上禮拜也是和委員長討論到這個,剛好我們可以做整合性的討論。 |
如同兩位剛提到臺美教育倡議啟動之後,我們和美國之間的合作會越來越多,包括青年世代和校際合作都更密切。其實臺美針對教育的部分,過去也是有極密切的合作,所以僑委會現有的45所華語文教育中心裡面,其中有35間以美國為主。我想與部長討論其他國家,剛有看到報告提到,臺歐目前透過臺歐獎學金爭取歐洲學生來臺進行交換和學習華語;而臺灣教育中心是針對日本、印度、蒙古、泰國、越南、菲律賓及印尼。在不同的國家、區域有不同的策略,所以我想請教部長,這區別是什麼?為什麼華語文教學中心會以美國居多?是因為以前他們僑校比較多嘛!但是現在臺歐是以獎學金的方式;臺灣教育中心大部分是這些亞洲國家,請說明大概是什麼不同的策略或脈絡。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外交部吳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吳部長釗燮:林委員好。非常謝謝委員的垂詢,有關於美國的部分,當然美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那邊有很多的僑界人士以及僑校,所以設置這些中心或以學校和學校對接,美國的部分做的特別多,我們會持續推動,我國和美國的關係的確是特別密切。 |
我們和歐洲的關係又是另外一個層次,最近這幾年在我們的努力之下,我們和歐洲的關係也是不斷的成長。但歐洲對臺灣來說有20幾個國家,這20幾個國家,目前我們沒有辦法每一個國家都以處理美國的模式處理,畢竟我們人力、資源有限。因此經過討論後,我們設立了臺歐連結獎學金,希望能透過獎學金吸引歐洲學生或學者到臺灣來,透過這種方式強化我們和歐洲的關係。 |
另外其他的像是印度,他們對於華語教學的需求非常的強,也因此我們對於印度這邊,跟教育部合作設立了很多的華語中心。所以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重點,也因為我們外交部的資源有限,所以必須發揮這些資源最大的效力。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昶佐:如果要在歐洲國家設立臺灣教育中心的話,像這樣子的評估或作業方式,會是由教育部發起或是由外交部發起?如果發現有這個可能性的話。 |
發言片段: 4 |
吳部長釗燮:我們會跟僑委會、教育部討論,畢竟每一個歐洲國家的狀況也不一樣,雖然歐洲國家對於學習華語的需求度越來越高,而且他們對孔子學院的排斥感越來越強,有幾個國家已經完全把孔子學院都給排除掉了,也因此由我們臺灣在那邊設立華語教育中心的確有越來越多的需求,我們會持續跟教育部、僑委會討論要用什麼樣的機制來處理是最恰當的。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昶佐:有關於有沒有需求,這個當然有另外一個層次,就是我們有沒有去創造這個需求,如果是被動的需求,最後我們就是按照過去的布局做,譬如哪邊有僑校、哪邊過去已經有什麼樣子的布局跟脈絡,用這樣子的方法收網,我認為這是比較被動一點。我相信部長也知道,剛好上禮拜我們接待日本國會議員,如果以日本為例的話,其實民間之間的合作與政府尤其是國安高層這種合作相較,可能民間反而是推動政府,就是你們應該更加強合作。所以民間的合作和文化的交流越緊密,一定會讓政府之間,即便他們有任何的顧慮,也不得不順應民間的需求來加強。 |
所以我在想所謂公眾外交的部分,應該還是由外交部、國安的層次思考怎麼把資源布置得比較好,也就是那個地方可能沒有僑校,可能沒有過去的脈絡;或是以前有脈絡,但是以前的策略不一樣。比如最近我向外交部、文化部索取之前有設立過臺灣書院的資料,在美國有4個據點,在其他64個國家有設立216個聯絡點。臺灣書院的部分,包括「臺灣文化光點計畫」,因為當初設立的脈絡和概念跟現在已經不一樣,現在資源有重新分配,後來繼續進行的計畫是以別的方式推進,這是以前的策略,跟現在不同,我是認為這應該從外交部的立場盤點、整體的規劃,那個規劃就不會變成是僑委會有做什麼、文化部有做什麼、教育部有做什麼,然後我們綜整之後,公眾外交協調會只做協調,我認為這樣不夠。例如最近這幾年我們會跟波羅的海三國比較好,會跟捷克、斯洛伐克比較好,這可能是2016年沒有預測到的,所以在這個過程裡面,我們怎麼樣去創造這些國家跟我們之間的民間交流,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讓民間成為最重要的動力,我認為這個很重要。 |
所以,我們從外交及整體臺灣在國際上的需求思考,就算那邊沒有僑校,就算那邊過去沒有什麼光點計畫,但是因為我們認為這是重點國家,不能只有政治上面的合作,或是正式外交上面的一些合作,我們必須要把人跟人之間的合作加緊的時候,我們應該主動協調,跟文化部、教育部設立這樣的空間,而不是被動的設置臺歐獎學金讓他們來交流,我認為這樣不夠。我覺得外交部就當領頭羊,針對這幾個國家,你們要主動請文化部、教育部一起進去,不要只是協調而已。 |
發言片段: 6 |
吳部長釗燮:我簡單向委員答復。有關於跟其他部會協調的事情,這的確有在做,有關於強化我們跟其他國家的華語文教學或是學術合作,甚至是為我們2030雙語國家政策進一步推動,其實是有一個整合的機制,大的原則是要吸引其他國家的學生來臺灣,這個是外交部的責任;教育部是要往外到其他國家去設點,這個是教育部的作為;僑委會則是對於僑界聚集比較多的地方或是有僑校的地方給予協助,所以我們有整合機制,也陸續在推動當中。 |
發言片段: 7 |
林委員昶佐:有關未來整體的脈絡,我還是對外交部有很高的期待,由外交部帶頭,把所有其他部會一起往前帶過去。 |
發言片段: 8 |
吳部長釗燮:謝謝委員,我知道大家對外交部的期待很高,但是涉及到跨部會的協調,另外有一個跨部會協調的機制在運作。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9 |
林委員昶佐:謝謝部長。 |
發言片段: 10 |
主席:請溫委員玉霞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38 |
---|---|
meet_id | 委員會-10-5-35-17 |
speakers | ["羅致政","林昶佐","溫玉霞","邱臣遠","江啟臣","廖婉汝","何志偉","蔡適應","林靜儀","王定宇","林淑芬","馬文君","楊瓊瓔","趙天麟","陳明文"] |
page_start | 65 |
meetingDate | ["2022-05-09"] |
gazette_id | 11174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7401_00003"]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處理院會交付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僑務委員會主管「機密性僑務工作業務」預算 凍結案;二、邀請外交部部長、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報告「當前我國推動公眾外交與華語教育之策 略及成效」,並備質詢;三、處理院會交付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僑務委員會主管預算 凍結案等26案 |
agenda_id | 1117401_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