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12
發言片段: 0 |
---|
范委員雲:(10時24分)部長,早安。今天主要是向你詢問改制後國家太空中心的用人標準以及預算的監督機制,當然也希望能夠提醒你,除了投注太空衛星產業之外,政府也應該關心太空的環境治理問題。 |
首先要向你請教,我們的國家太空中心設置條例是在今年4月19日三讀通過,但施行日期是由行政院定之,請問現在預計何時施行呢?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科技部吳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吳部長政忠:應該是在成立之後的6個月,我們希望能在年底之前。 |
發言片段: 3 |
范委員雲:在年底之前,請問目前整備的進度如何呢? |
發言片段: 4 |
吳部長政忠:應該是從人員及設備的移轉。 |
發言片段: 5 |
范委員雲:人員及設備的移轉? |
發言片段: 6 |
吳部長政忠:對,人員的部分,我們已經在協調了,至於設備的部分,應該是比較單純,大部分都是必用的東西。 |
發言片段: 7 |
范委員雲:你們對於人員的協調標準是什麼,可以問一下嗎? |
發言片段: 8 |
吳部長政忠:應該大部分太空中心的人員都在之後的…… |
發言片段: 9 |
范委員雲:大部分太空中心的人員都會過去嗎? |
發言片段: 10 |
吳部長政忠:原來就在那邊,還有一些是借調到國研院院本部的,這邊的人會做一些橫向調度,看看哪些人在太空中心、哪些人在國研院。 |
發言片段: 11 |
范委員雲:本席注意到部長在今年1月說過,太空中心因為肩負協助布局臺灣太空產業發展的重任,之後將會再增加人力。原先在國家實驗研究院底下的太空中心已經成立多少年,部長應該知道吧? |
發言片段: 12 |
吳部長政忠:30年。 |
發言片段: 13 |
范委員雲:已經成立超過三十年,一定都會有一些人事問題,老實說,本席辦公室也曾接獲陳情,至於情況怎麼樣,部長應該可以再去關注。本席認為,無論原來的情況如何,我們應該藉著這次改制升格的機會,全面檢討過去的用人機制,並且重新建立健全的用人機制。本席記得在通過國家太空中心設置條例的時候,黨團協商也通過一項附帶決議,要求立法施行後三個月內訂定人事晉用甄選規章。當然三個月的期限還沒到,但是改制準備作業就像部長講的正在進行中,目前預計會訂定哪些用人標準呢? |
發言片段: 14 |
吳部長政忠:我請司長來說明。 |
發言片段: 15 |
主席:請科技部前瞻司陳司長說明。 |
發言片段: 16 |
陳司長國樑:在設置條例通過之後就會訂定人事管理規章,這是每一個行政法人或財團法人必須要有的,但是會遵照委員的指示,檢討過去用人的方式及裡面的內容,訂定全新的用人條件及方法;目前正在訂定當中。 |
發言片段: 17 |
范委員雲:因為各界期待很高,政府不但會給足預算,未來在人力方面也會增加,希望給予良好的待遇,但也要以高標準進用能夠實質貢獻的優秀人才,對於過去有需要檢討的部分,本席希望部長能夠監督一併檢討,好嗎? |
發言片段: 18 |
吳部長政忠:事實上,以前的太空中心都是用衛星當作垂直式管理,你就是做那顆衛星,現在吳主任進去後是採矩陣式管理,也就是衛星的研製有幾個部分,不會一個人只做一件事,這個都在新的規劃中。 |
發言片段: 19 |
范委員雲:大家都對吳主任期待很高,連蔡總統都在臉書對他表達很高的期待,希望部長能全力支持,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舊有的人事有問題也能一併檢討,好不好? |
發言片段: 20 |
吳部長政忠:好,謝謝。 |
發言片段: 21 |
范委員雲:在你們的太空中心網站上仍有25個職缺,這些職缺的規劃應該都已經納入改制後太空中心的需求吧了?因為我們看到這些職缺一直都掛在那裡。 |
發言片段: 22 |
主席:請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朱副主任說明。 |
發言片段: 23 |
朱副主任崇惠:對,這些都是現有的缺。 |
發言片段: 24 |
范委員雲:現有的缺? |
發言片段: 25 |
朱副主任崇惠:我們現在編制內的缺。 |
發言片段: 26 |
范委員雲:本席就相信你們剛剛講的一些新的標準,整體而言,對於專業人才,部長應該知道如何訂定最好的標準、好的待遇以及嚴格的標準,讓大家的期望在未來不會落空。 |
再來要繼續追問未來太空中心預算監督的部分,今年政府就打算投入40億元,但是立法院預算中心提到很多政府法人因為政府捐助未達年度收入五成,預算不須經過立法院審議,像是新聞舉例的工研院、資策會等財團法人,但是目前太空中心這個行政法人的規定也是一樣,政府核撥經費要超過當年預算收入五成才須送立法院審議,請問未來政府預算都會超過五成嗎?時間大概多長?部長能否預估一下情況,是否會出現其他法人遇到的問題? |
發言片段: 27 |
吳部長政忠:至少在未來十年當中都會超過五成,所以預算應該都會…… |
發言片段: 28 |
范委員雲:至少十年內不會有立法院無法監督的問題? |
發言片段: 29 |
吳部長政忠:不會,一定會送到立法院審議。 |
發言片段: 30 |
范委員雲:這樣很好,至少是十年之後再煩惱那個不同的監督問題。 |
現在還有一點時間,本席想請教你關於太空環境治理的問題。因為第三期預計會發射20顆以上的衛星,部長,也曾講過非常樂見這樣的發展,但是各界也提過發射的衛星種類壽命大概是5至7年,汰換速度非常的快,包括國際的麥肯錫公司也預估2030年會有多達5萬顆衛星在太空中漂浮,可能會變成太空垃圾,不知道我們臺灣在規劃製造的過程中有沒有考慮到未來廢棄衛星的回收問題,部長能回應嗎? |
發言片段: 31 |
吳部長政忠:就我所知,目前並沒有考慮到,為什麼?因為我們發射的是比較小的衛星,當它進到大氣層就燒掉了,除非是非常巨大的衛星,但我們那個是…… |
發言片段: 32 |
范委員雲:你的意思是臺灣發射的都是比較小顆的衛星,不會有像國際間所講的廢棄衛星回收問題嗎? |
發言片段: 33 |
吳部長政忠:是的,因為我們的量非常少,目前只有十幾顆的量。 |
發言片段: 34 |
范委員雲:但你原本是說在2030年會有20顆,沒關係!部長,本席只是在這裡做個提醒,好嗎?臺灣要成為國際認可的太空產業鏈的一環,從現在開始也應該要在太空環境治理上有一個負責任的態度,好不好? |
發言片段: 35 |
吳部長政忠:謝謝,這除了是責任之外,其實未來也是一個機會,就像委員所講的,未來如果有很多的話,如何讓它能夠回收或是更環保,也是我們研製衛星的一個思考。 |
發言片段: 36 |
范委員雲:畢竟我們的發展是希望能夠越來越多,成為太空產業鏈的一環,因此,現在就應該把太空環境治理的思維納入太空產業發展的政策,好嗎? |
發言片段: 37 |
吳部長政忠:可以,謝謝。 |
發言片段: 38 |
范委員雲:謝謝部長的回應,感謝。 |
發言片段: 39 |
主席:請吳委員思瑤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48 |
---|---|
meet_id | 委員會-10-5-22-13 |
speakers | ["林奕華","鄭正鈐","王婉諭","萬美玲","陳秀寳","黃國書","范雲","吳思瑤","賴品妤","鍾佳濱","吳怡玎","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劉世芳","林宜瑾","張廖萬堅","陳椒華","張其祿","廖婉汝","孔文吉","邱志偉","高虹安","莊競程","何欣純"] |
page_start | 1 |
meetingDate | ["2022-05-09"] |
gazette_id | 11178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7801_0000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科技部部長吳政忠列席就「(一)我國太空發展現況與未來布局;(二)跨部會署科技計畫 執行成效與檢討」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另請衛生福利部、經濟部、教育部、交通部、國家 通訊傳播委員會、行政院資通安全處及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派員列席備詢;二、審查或處理 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科技部主管預算(公務預算)解凍案23案 |
agenda_id | 1117801_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