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16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靜儀:(11時1分)委員長早。委員長今天的報告有提到我們在僑界的相關工作,這點我非常肯定,真的是非常地積極,也有很多目標導向的工作。我今天主要是針對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從報告上看來,是外交部跟僑委會一起合作,對嗎?是由外交部推動,僑委會配合嗎?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僑委會童委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童委員長振源:林委員好,請多多保重。是的,是由外交部、教育部和僑委會三個部會合作。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靜儀:國外的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是僑委會負責,還是外交部負責? |
發言片段: 4 |
童委員長振源:我們是針對僑校,輔導他們成立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目前美國有361間僑校,在歐洲有68間。我們盤點之後,大概將近100間是有實力,未來可以成立的。教育部是針對大學的合作;外交部的部分,剛剛吳部長已經有說明了。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靜儀:也就是說,僑委會是針對已經有僑校的部分? |
發言片段: 6 |
童委員長振源:對。過去他們主要是以K-12,就是中小學為主,其中有些僑校已經在教一些成人,但畢竟比較有限,所以我們希望輔導他們,開設以成人,主流社會為主的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 |
發言片段: 7 |
林委員靜儀:以成人、主流社會為主,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在你們的報告裡面有提到,很多這樣的學校所辦的可能是一些文化活動,就是教書法、教國畫,還有其他課程嗎?當然書法和國畫是很不錯的,但是應該有更多、更動態、更吸引人的一些課程。 |
發言片段: 8 |
童委員長振源:有。跟委員報告,事實上,文化活動非常多元,當然也會結合僑教中心,甚至也包括美食。我們在加州的幾個學校都有跟當地的僑界結合,直接將美食帶到課堂上,請他們品嚐,包括波霸奶茶;甚至有人來談茶道,這些都結合在一起。第二個部分,有一些專業性的,比如有一些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提到中藥,或是生物科技。他們也希望透過這樣的學習,能夠瞭解臺灣各方面的科技或產業。這部分我們都跟僑界說明,希望他們全力支持,配合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能夠學華語,又能瞭解臺灣的文化,也瞭解臺灣的科技跟產業。這是一個很好的管道,可以促進臺灣跟他們的關係。 |
發言片段: 9 |
林委員靜儀:委員長,你切入了我想討論的部分。其實重點在於所謂的華語文不只是一種語言,不只是寫幾個字,就可以說是在學習一種語言。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事實上是要把臺灣的文化帶過去。當然剛剛提到美食是一個最容易的部分,但臺灣還有一些藝術文化的展演,包含戲劇、電影,甚至是掌中戲、音樂及藝術等等。請問在目前的華語文學習中心裡面,有沒有安排這樣的課程? |
發言片段: 10 |
童委員長振源:跟委員報告,在外館都是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也請僑務組同仁一定要跟館長充分配合,包括教育組、文化組、科技組及經濟組都能配合,有些活動他們都會來參與。譬如我們的文化參訪團到海外時,都會邀請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的朋友一起來參與。因為是去年剛成立到現在,所以在人數上面可能比較有限。 |
第二,因為疫情的關係,所以有些文化表演或是當地的活動可能比較少。但我在今年3月過去的時候,基本上美國都已經恢復正常,所以我們有很多活動開始展開。例如在當地僑界所舉辦的文化藝術表演等,都會鼓勵他們來參與。像運動會也是一樣,所以它會變得更多元。 |
第三,下半年我們的文化參訪團可能會出國,所以也會邀請他們來參加,希望能夠見證到臺灣最新穎、創新的一些文化藝術。 |
發言片段: 11 |
林委員靜儀:我們有很多的優勢,包含臺灣的語言不是只有現在所說的中文。雖然我們上面寫的是華語文,但我們也希望讓其他國家更認識我們。他們來學語文是很好的方向,但是應該要包含臺語、客語,甚至原住民文化等等。要找到在臺灣發展的專家去到僑界,特別是去上課,我知道這是不太容易的。但是也可將線上課程考慮進去,讓國內擁有豐富文化背景的這些專家,或者是臺灣本身的藝術家能有機會用線上的方式,先在這些華語文課程裡面以線上方式吸引。假如這個團有辦法去,那就更好了,可以當面做一些合作跟宣導。這是我直接提出的建議,就是讓華語文化的部分更豐富,好嗎? |
發言片段: 12 |
童委員長振源:好,沒問題。我們會把這樣的建議帶回去,研究如何配合文化部、原委會或客委會,將一些文化藝術得以透過視訊的方式或是其他模式,跟當地的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結合。 |
發言片段: 13 |
林委員靜儀:或者是跟國內的一些團體,我相信國內會有一些團體很希望能夠增加自己到國外表演的機會,先認識僑界就增加了他們後來的機會,這個部分我覺得可以把視野再擴展一點。 |
發言片段: 14 |
童委員長振源:好,沒問題。 |
發言片段: 15 |
林委員靜儀:最後,我想再利用一點點時間。大概在十多年前,我參加過僑委會辦的活動……,有國外一群有醫師背景的人參與應該是研習或是會議,大概在臺灣待了5、6天。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雖然過了十幾年,我們在線上都還可以看到這些朋友。我知道僑委會跟外交部沒有像美國國務院有那麼好的預算,可以像IVLP這樣舉辦定期的聚會,但類似這樣邀請具有專業背景或特殊背景的僑界人士到臺灣參與的活動,是否還有在舉辦? |
發言片段: 16 |
童委員長振源:去年因為疫情關係,所以我們舉辦的班數有減少很多。但是我如果沒記錯的話,去年還是有零星幾個班有舉辦實體活動,特別是有一些同梯的會長班到目前為止都有在聯繫,形成一些小組。今年下半年可能這樣的活動會更多,所以我們未來也會鼓勵組成一個群組,讓他們能夠持續互動交流。我相信對於他們的商機或當地僑界的連結互動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非常感謝委員的指教。 |
發言片段: 17 |
林委員靜儀:好,你應該瞭解我的意思。這都是好不容易才串聯起來的,我們可能不見得有很好的資源,可以自己去做官方的整合,但是把這些人串在一起,未來都是我們很好的資產。 |
發言片段: 18 |
童委員長振源:沒問題,我們會朝這個方向鼓勵他們多交流跟串聯。 |
發言片段: 19 |
主席:謝謝林委員,時間到了。祝你早日康復。 |
發言片段: 20 |
童委員長振源:謝謝林委員,祝您早日康復。 |
發言片段: 21 |
主席:林委員氣色很好,不錯! |
請王委員定宇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38 |
---|---|
meet_id | 委員會-10-5-35-17 |
speakers | ["羅致政","林昶佐","溫玉霞","邱臣遠","江啟臣","廖婉汝","何志偉","蔡適應","林靜儀","王定宇","林淑芬","馬文君","楊瓊瓔","趙天麟","陳明文"] |
page_start | 65 |
meetingDate | ["2022-05-09"] |
gazette_id | 11174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7401_00003"]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處理院會交付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僑務委員會主管「機密性僑務工作業務」預算 凍結案;二、邀請外交部部長、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報告「當前我國推動公眾外交與華語教育之策 略及成效」,並備質詢;三、處理院會交付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僑務委員會主管預算 凍結案等26案 |
agenda_id | 1117401_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