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108

發言片段: 0
蔣委員萬安:(15時23分)次長,我想請教關於新冠口服藥的事情,大家現在都很關心新冠口服藥的庫存量到底夠不夠,請次長先回答一下,現在庫存量狀況如何。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衛福部石次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石次長崇良:我們是已經採購了70萬人份,目前庫存已經有37萬人份,目前大概用了一千多人份,所以庫存量還很多,這兩天已經發下去到各縣市200家醫院加上57個社區藥局的,大概已經有24萬人份,希望能儘快提供符合用藥條件的確診者使用。
發言片段: 3
蔣委員萬安:次長剛剛講到很關鍵的一點,就是符合用藥條件。現在指揮中心一直說我們的庫存量是夠的,目前大概37萬份,而且也有在採購。但是我們現在居家照顧的人數超過12萬人吧?今天應該會有更高的數字,對不對?可是你們實際給藥的大概2,000多份,是不是?
發言片段: 4
石次長崇良:到上個……
發言片段: 5
蔣委員萬安:比例上……
發言片段: 6
石次長崇良:確實比我們……
發言片段: 7
蔣委員萬安:現在指揮中心有訂出一個條件,就是符合一定的年齡、有重症高風險因子,經過醫師評估、判斷才會給藥,特別是Paxlovid(輝瑞口服藥),對不對?
發言片段: 8
石次長崇良:對。
發言片段: 9
蔣委員萬安:即便庫存量足夠,對於這些高齡或有重症高風險因子的患者而言,他們一旦確診,最重要的就是及時、快速地給藥,因為Paxlovid的優勢就是如果可以在確診3天內及時給藥,就可以避免轉為中重症,要是延誤,可能就會錯過黃金治療期。所以很多專業醫師和學者呼籲是不是可以下放到基層診所,讓基層診所也可以由醫師判斷、經過診斷以後來開藥,甚至放寬使用的限制。這個部分次長可不可以說明一下?
發言片段: 10
石次長崇良:有關藥物怎麼樣儘快到病人手上,過去我們只在50家醫院住院病人投藥,但是上個禮拜六我們也跟基層院所都討論過,接下來所有基層診所對於照顧對象,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開立。目前總共有200家醫院和57家社區藥局備有這些藥,而且我們也在和藥師公會全聯會合作,未來會再擴點到600家藥局,診所的部分也請醫師公會調查,對於有意願的、有在做快篩或PCR的,我們也會由衛生局優先把藥物配置在診所,加快提供這個藥物,所以這部分我們會努力。
確實如委員講的,這個藥物在發病後5日內使用是最好的時機,但它還是有一些需要醫師評估的地方,包含一些藥物禁忌和彼此之間的交互作用,必須經過醫師的判斷再來給藥,避免產生一些不良的副作用。這部分我們會持續系統性地擴點,讓病人更容易拿到。
發言片段: 11
蔣委員萬安:其實5月3日、5月5日你們就已經在說要開放給急診、診所,甚至基層診所醫師判斷、看診以後給藥,但是你現在又說還在調查,看哪些基層診所願意加入!目前大部分都還是要透過醫院拿到處方箋,然後再到核心藥局取藥,這當中來來回回就要花費2天到3天的時間,對於有重症高風險因子的患者來講,其實每耽誤1天就是在錯失黃金治療期,所以我才說要趕快下放到基層診所,趕快定案,透過指揮中心的公權力積極去讓這樣的藥物即刻、快速地送到需要的人手上。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其次,等到藥物量真正充足以後,我覺得要比照其他國家的作法,包括美國。我相信次長也知道,他們的病患一旦確診,門診馬上就可以開藥;美國當醫師確認病人感染新冠肺炎,開立處方箋以後,病人就可以先取得5天的公費Paxlovid,他們的藥物量非常充足。今天指揮中心告訴大家我們的庫存量足夠,但那是給需要的人,比如說65歲以上、有重症高風險因子、患有慢性病等等的,避免他轉為中重症,即刻投藥。所以應該先簡化相關的給藥流程,譬如減少開立處方的限制,開放診所、藥局投入輕症者的診療、處方和衛教,減輕醫院的負擔,這樣才能面對輕重症分流之後,目前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希望次長,除了現在你們進行調查準備鋪點趕快定案,也要儘快與指揮中心共同來確定,你剛剛說有600個點,什麼時候600個點都可以到位呢?
發言片段: 12
石次長崇良:跟委員再補充說明,我們在禮拜六已經作成決定,公文也出去了,就是現在的基層診所都可以開處方,而病人的親友代拿處方之後,就可以直接到剛剛我提到的,大概兩百多個醫院、57個社區藥局去拿藥,只是鋪點我們還要再持續增加。至於說剛剛提到看診時立刻開藥的問題,這可能是我們下一階段,即看診、快篩如果確定的時候才能開,不然現在確診的大概都是在家中,也需要透過視訊診療的方式,並由親友來代領處方簽去領藥,大概是這樣。
發言片段: 13
蔣委員萬安:現在講到很多慢性病患者如洗腎病人,根據臺灣腎臟醫學會的估計,洗腎病人染疫後也有一半會住院,平均每5個人可能會有死亡的風險。最近我也接到很多陳情,就是很多洗腎患者在快篩陽性以後,家人非常緊張,然後依照規定要先去社區篩檢站篩檢,他們又在那邊排隊等PCR,後來好不容易確認是陽性,大概也過了一天了。然後打回給洗腎中心,洗腎中心說可能你現在沒有症狀就歸關懷中心,然後又開始聯繫關懷中心,又等了很久,好不容易打進去,關懷中心說洗腎患者可能要聯繫衛生局,好不容易打通衛生局留了資料,衛生局回撥給洗腎患者的家屬說,這部分我們要再進行相關的配對,最後的結果是說配對不到,目前沒有接收確診洗腎患者的地方,所以可能要再等一下,如果一旦有危急的狀況,那就撥打119。來來回回大概耗了3天左右,而得到結果是說危急情況打119。所以我們指揮中心對於慢性病患者,譬如洗腎患者有沒有一個很簡化或快速的流程,讓他們能夠即刻得到協助呢?
發言片段: 14
石次長崇良:對於這些行動比較不方便的,我們在上週就已經開始讓長照機構的住民,當他們群聚時,他們的快篩是確診的話,醫療團隊就會進去評估,之後就立刻投藥,有好幾個縣市都已經這麼做了……
發言片段: 15
蔣委員萬安:我不是問長照機構,而是問洗腎患者。
發言片段: 16
石次長崇良:對,我接著要說明的是透析的病人,他們很多都是來來回回或居家,過去病人少的時候,我們讓他們住院,但是現在病人多的時候,我們還是區分只有中重症的透析病人才住院,其餘還是在門診做透析,也可以到衛生局指定的透析中心,或者是就地區隔,即與其他病人區隔來做透析也是可以的,只有中重度的新冠肺炎才會安排住院,大概現在的政策已經是確定的。
發言片段: 17
蔣委員萬安:次長,我知道你們都有相關的政策,但是剛剛包括不管是藥物,你們可能有很充足的庫存量,但是現實面是民眾有沒有辦法取得這樣的藥物,即有需求的能不能看得到也吃得到呢?這是現實面臨到的問題,包括慢性病患者、洗腎患者,他們也知道你們的政策,就是希望幫他們配對找到,即對於確診洗腎患者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他們去得到治療,或是可以照常洗腎。然而目前的現實狀況,卻是當成人球一直轉來轉去,得到結果是危急的狀況請打119,因為沒有找到適合他們的地方。因此現實的狀況,今天我透過質詢告訴次長、告訴指揮中心,你們趕快去協調,不管是洗腎中心或醫院也好,透過分區分流的方式也可以,對於洗腎病患一旦確診即刻給予他們協助,不要讓他們被當成人球踢來踢去而求助無門,可不可以?
發言片段: 18
石次長崇良:好,我們再積極地協助地方衛生局,大家來努力。
發言片段: 19
蔣委員萬安:最後,我要提一點,教育部宣布國高中生現在用九宮格的方式匡列,次長,這是指揮中心知道、也認同的嗎?
發言片段: 20
石次長崇良:這是之前我們在做三同居隔對象的時候有所謂的九宮格匡列的建議,我們現在已經把強制居隔的對象只侷限在同住家人,至於學校、職場的話,就回歸到自主健康管理、自主防疫來做。
發言片段: 21
蔣委員萬安:次長,你知道現在家長、學校都覺得這個政策非常地可笑。你們規定在教室上課的時間如果有一名學生確診,就匡列他座位周邊九宮格的學生,但是其實學生下課的時候可能接觸的要好朋友、同學卻不必被匡列,所以你們現在匡列九宮格的目的及意義是什麼?
發言片段: 22
石次長崇良:我們再找教育部來研析一下,看看是不是要做一些調整。
發言片段: 23
蔣委員萬安:次長,我知道可能你也沒辦法決定,但是我要反映現在基層學校、家長團體的心聲,他們不是不願意配合政府的政策,而是這個政策定出來到底合不合理、有沒有意義、背後的目的是什麼。我們一步、一步來看,今天要不要做匡列?如果需要,它的目的是什麼?如果確定要,怎麼做匡列?它的範圍多大?過去的規定是一個班級有一定人數的學生確診就全班停課,現在沒有,而是縮小範圍,只匡列確診學生座位周邊九宮格的同學,這也沒有問題,但是它的意義是什麼?這樣匡列有沒有辦法達到當時想要達成的目的?如果沒有,就只是形式主義、表面工夫而已,因為所有的人都知道,在學校、班上,學生下課的時候一定會去找要好的朋友,絕對不是只有坐在周邊這9個位子的同學而已,而且實際上真正要好的同學早就被老師分開到比較遠的地方,在九宮格以外,再加上學生還有體育課、實驗課、資訊課等等,不會只好好地坐在班級教室裡的位子上課。所以對於這些教育現實面、教育現場的問題,到底政府有沒有考量到?這樣做匡列只是為了做而做嗎?我希望次長帶回這樣的意見,請指揮中心及教育部好好地再溝通,否則推出這樣的政策,也凸顯出整個政府及指揮中心現在完全沒有做好準備,就要讓人民跟病毒共存,所以才會到現在且戰且走,沒有一個方向,推出的防疫政策讓人不清楚你們的思維及邏輯在哪裡。請次長把這樣的意見帶回指揮中心,好好地重新研議、討論,可不可以?
發言片段: 24
石次長崇良:好,我們的邏輯是清楚的,主要是去區分高風險與低風險,對於高風險的,我們就會比較注意到他的健康狀況是不是出現有些症狀。
發言片段: 25
蔣委員萬安:所以次長,你認為九宮格裡的學生是屬於高風險,其他的學生呢?我已經講過了……
發言片段: 26
石次長崇良:至於高風險的對象怎麼去匡列,我們再跟教育部來討論。
發言片段: 27
蔣委員萬安:次長,你現在說你要區分的標準是高風險與低風險,所以你們判定出來坐在九宮格位子的學生是屬於高風險,難道其他的學生就不是高風險嗎?下課的時候他所接觸的同學……
發言片段: 28
石次長崇良:我想這個還是因地制宜的討論。
發言片段: 29
蔣委員萬安:體育課上課所接觸的同學,就不是高風險嗎?所以這是非常荒謬的。次長,請把這樣的人民心聲帶回指揮中心,重新跟教育部好好地研擬,這樣的政策讓人不知道目的何在、意義何在、標準何在,完全沒有方向。
發言片段: 30
石次長崇良:我們再跟教育部討論。
發言片段: 31
蔣委員萬安:重新研議!謝謝。
發言片段: 32
主席:請林委員靜儀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12
meet_id 委員會-10-5-26-15
speakers ["賴惠員","洪申翰","蘇巧慧","邱泰源","林為洲","吳玉琴","徐志榮","張育美","莊競程","黃秀芳","游毓蘭","楊瓊瓔","高虹安","邱顯智","王婉諭","廖國棟Sufin‧Siluko","劉建國","陳椒華","張其祿","楊曜","邱志偉","陳瑩","蔡壁如","蔣萬安","林靜儀"]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2-05-09"]
gazette_id 1117601
agenda_lcidc_ids ["1117601_00002"]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審查 (一)行政院函請審議「醫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二)民眾黨黨團擬具「醫師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三)委員林靜儀等17人擬具「醫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委員 邱泰源等24人擬具「醫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五)委員林為洲等16人擬具「醫師法第二十 八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二、審查 ( 一) 行政院函請審議「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草案」 案、(二)委員吳玉琴等18人擬具「醫療事故預防及醫療爭議處理法草案」案、(三)委員邱泰源等 24人擬具「醫療事件與爭議預防及處理法草案」案、(四)委員蘇巧慧等22人擬具「全民健康保險 醫療事故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案
agenda_id 1117601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