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648

發言片段: 0
湯委員蕙禎:(11時24分)副司長好。我想先就教於國防部資源規劃司副司長,本席現在要提到的是專業軍官人才留任的機制,如果沒有留任好,很快就換到退輔會去主管了。
軍事教育是國家整體教育的一環。軍職培養階段的深造教育,最主要是要培養國軍的指揮參謀、戰術戰略研究、國防管理及技術勤務等領導人才。另外,在軍事學校有設一些正規班、同等班隊及研究所。其中國防部有訂頒國軍軍官士官全時進修實施規定,投入高額的經費,遴選軍官前往國外知名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以培養軍事人才。
據瞭解,從民國90年到現在,選送到國外進修的博士有108位,取得博士學位的有72位,進修中的有22位,未取得學位的有14位,現在仍在役的有62位。本席認為選派出國的軍官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人才,國家應該提供發揮專長的機制。在現在的制度下,卻跟一般的軍官沒有明顯差異,希望國防部提出檢討和改善。
從民國63年以來,也經歷了48個年頭,菁英人才歸國有沒有適才適所?有沒有按照最初的規劃去任用?國防大學是否有發揮培養人才的功能?據瞭解,國軍選送國外進修博士的人才歸國後沒辦法久任,最主要是服役年限的限制,因為少校才22年、中校26年、上校30年。如果以23歲畢業任官開始起算,少校、中校、上校階級的博士分別在45歲、49歲和53歲的時候就要退伍了。相較於社會通常之退休年齡,明顯更年輕,在制度上本來就無法久任。退除役官兵年輕就退伍了,留任的人數比例不曉得多少?
現在臺灣的出生率在全世界也是數一數二的低,國軍戰力的人數眼看著越來越不夠,但是我們的歸國博士人才在服役滿20年取得終身俸的資格就馬上申請要退休了,這樣的案例還不少,是不是應該考慮增加他的服務年資才可以退役?所以本席要求國防部應該著手思考服役年限及特殊性專業軍官的人才留任機制。
有關國軍選送國外進修的博士人才歸國後沒有辦法久任的原因,監察院的報告共指出3點,包括服役年限的限制、所學沒有結合以及容易被貼標籤、受到排擠。綜合上述,請資源規劃司針對國軍選送優秀人才赴海外進修部分,考慮是否讓他歸國後為國家多服務一些?服務的年限要調整,不要讓他一到年限就要退休了,馬上就成為退除役官兵了。請問副司長的看法如何?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國防部資規司董副司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董副司長中興:委員好。謝謝湯委員的指導,跟委員報告,第一,只要是我們選送到國外進修的所有官兵,我們絕對會重點的栽培和經管,從國防部到各軍司令部都有這個機制跟相關的規定。第二,在他進修回來之後,服役年限就會以出去受訓時間的2倍加以延長,這個其實是有相關的規定。而且如委員剛剛講的,現在雖然是上校30年,事實上如果是在專業的領域,他可以提出留下來的意願,就會以上校最大年限延役到58歲。這些都有相關的機制,所以服役年限其實不是問題。
另外,您提到所學未能結合跟貼標籤的部分,我們到目前是沒有接到這樣的回饋,之後當然會再針對這些受訓回來的官兵特別去瞭解一下,甚至做一個問卷及統計,再跟委員溝通,謝謝。
發言片段: 3
湯委員蕙禎:好。現在就是我們的戰力人員可能不太夠,還是要考慮讓他們的服役年限能夠酌予延長,可以嗎?
發言片段: 4
董副司長中興:是。
發言片段: 5
主席:請馬委員文君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60
meet_id 委員會-10-5-35-18
speakers ["羅致政","蔡適應","林昶佐","溫玉霞","邱臣遠","江啟臣","王定宇","何志偉","趙天麟","廖婉汝","林靜儀","游毓蘭","林淑芬","湯蕙禎","馬文君","陳歐珀","陳以信","陳椒華"]
page_start 113
meetingDate ["2022-05-11"]
gazette_id 1117601
agenda_lcidc_ids ["1117601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8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併案審查:( 一) 本院委員蔡適應等38 人擬具「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條例第二條條文修正草 案」案、(二)本院委員洪孟楷等16人擬具「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條例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 二、審查及處理院會交付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管預算凍 結案等32案
agenda_id 1117601_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