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887
發言片段: 0 |
---|
劉委員世芳:(12時26分)署長,先恭喜環保署要升級,不是升格,升格就到行政院去了,但是這次溫減法如果沒有辦法修正通過,我想這個升格會讓很多民眾的期許大打折扣。針對過去這一段時間裡,不管哪個部會到立法院討論有關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我覺得講的都非常模糊,不夠具體化,張署長可能還要再繼續加油,促成其他相關部會一起來努力。我今天所要質詢的議題,大概會側重在運具及資源回收部分。有關交通運輸部分,我查到一個很有趣的數字,就是這幾年來,臺灣的汽車數量是不減反增,尤其有些地方,像臺中、彰化、屏東、雲林、嘉義等,他們的汽車數量是一直上升的,當然我們可以說因為這些地方大眾運輸比較少,但以臺中為例,臺中現在已經有其他大眾運輸工具,但8年內的成長量數還超過16萬輛,如果按照這樣趨勢發展下去,我們要談溫室氣體減量或以大眾運輸來取代碳排量比較多的汽機車,其實是滿諷刺的。請問署長,你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環保署張署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張署長子敬:跟委員報告,有。剛剛講的12項戰略,其實現在國發會龔主委正在一項一項檢視,希望主責部門可以把內容充實,經費也都在審核中。 |
發言片段: 3 |
劉委員世芳:所以現在只有方向,具體化的措施,或是具體化的數目字都沒出來,是不是? |
發言片段: 4 |
張署長子敬:對,現在還在進行審核,大家是有提出來,但龔主委這邊正一項一項進行審核。至於委員提到的有關車輛的部分,當然我們也注意到了,電動車的數量上不來,其實不單單只是生產技術或價格的問題,還有整個使用環境的問題,所以在12大戰略裡面,我們也考慮到怎麼樣讓電動車使用的環境能改善,這樣才有可能促使民眾願意使用電動車。 |
發言片段: 5 |
劉委員世芳:署長,我建議你們未來處理的部分,不是只有推出什麼新的電能車或電動車,而是現有的燃氣車輛,不管是使用柴油或汽油,要做好回收工作,如果沒有回收,未來在碳足跡或碳盤查時會一塌糊塗,數目字一定是滿江紅。 |
針對這個部分,我想請教交通部,交通部提出的關鍵措施處理,我覺得相當失望,一味的說要推動什麼電動公車等等,其實是沒有辦法根據淨零碳排12項關鍵戰略規劃進度,做到交通部應該做到的部分。我現在不講補助款的部分,我就問你,為什麼我們的汽車量數還比5年前更多?我們的大眾運輸,包括捷運及其他大眾運輸工具越來越多,但車輛為什麼還是一直在增加中,並沒有減少?你看一下這個數據,電能車減少很多啊!最多的時候是108年的17萬輛,後來降到10萬輛,可是汽機車的總數,還是一樣爬升得非常快,交通部能不能處理一下這方面的問題,尤其是碳排的部分? |
發言片段: 6 |
主席:請交通部公路總局黃副局長說明。 |
發言片段: 7 |
黃副局長運貴:我們在第二期行動方案裡有三大策略,第一個策略就是要發展公共運輸系統,包括公路、鐵道…… |
發言片段: 8 |
劉委員世芳:你不要跟我講策略,我現在要講的是執行目標和方向,策略是什麼我都知道。今天討論溫排法,政策一定就是減緩或調適,請問,減緩的方向或調適的方向是什麼?新增的汽機車數量還都是以排碳為主,而不是電能為主,在這樣的狀況下,你們有什麼比較好的戰略、策略? |
發言片段: 9 |
黃副局長運貴:這個部分其實在院裡是跨部會有共同…… |
發言片段: 10 |
劉委員世芳:我要問的是交通部做什麼事,你不要跟我講跨部會,這樣回答,表示你們現在做不到。我等一下會問署長的想法。 |
請問內政部營建署,關鍵戰略裡有提到所謂的資源循環零廢棄部分,請問營建署,現在全臺灣的道路總公里數多少? |
發言片段: 11 |
主席:請內政部營建署陳專門委員說明。 |
發言片段: 12 |
陳專門委員威成:報告委員,我並不是負責這個部分,所以目前可能沒辦法提供委員這個數字。 |
發言片段: 13 |
劉委員世芳:那你來參加哪一項? |
發言片段: 14 |
陳專門委員威成:主要是溫管法…… |
發言片段: 15 |
劉委員世芳:交通部知道嗎?全臺灣的道路總公里數大概多少?你們也不知道?好,不管是交通部或內政部,回去幫我查清楚。我之所以問這個問題,是因為鋪設道路時會用到很多屬於石化原料的東西,對不對?這是不是會有碳捕捉和碳足跡的問題?請問,我們要怎麼做資源回收?針對這兩項,目的事業主管單位,也就是內政部營建署或交通部,都沒有辦法回答在車輛數越來越增加,以及道路越來越長的狀況下,碳盤查的部分要怎麼處理,請教署長,這兩個問題要怎麼處理?怎麼查核?如果沒有辦法處理跟查核,那就沒有辦法做到減量,也沒辦法做到調適。 |
發言片段: 16 |
張署長子敬:這個查核其實是可以找相關的方法來查證,委員關心的沒有錯,對於車輛的減量應該要有適當的對策,而不是只是一直…… |
發言片段: 17 |
劉委員世芳:包括回收,對不對?車輛使用過久的話,碳排量就一定越來越多。 |
發言片段: 18 |
張署長子敬:其實從原來空污減量時,我們就已經積極在做這部分。 |
發言片段: 19 |
劉委員世芳:不夠,還是不夠啦! |
發言片段: 20 |
張署長子敬:對,所以未來我們會結合空污跟溫室氣體減量這兩個的力量,一起來做。 |
發言片段: 21 |
劉委員世芳:我建議兩個方向,一個是車輛數,就是從碳排量比較多的燃油汽機車轉變成電能車,還有一個就是我剛剛所說的,在鋪設道路時,其實也用到很多碳排比較多的化石或石化原料、材料,譬如水泥、煤焦、混泥土等等,這些如果沒有盤查出來,我們就沒辦法減量,也沒辦法調適,然後就會變成道路越來越多,車子越來越多,這樣就算全臺電動車趴趴走,但是燃油的汽機車還是一樣多。因為國人使用二手車相當多,所以有關車輛的回收跟廢棄部分,如果沒有做好,未來在碳盤查或碳足跡上,要做比較好的減量或調適時,一定會出很大的差錯,我認為交通部運研所也好,或是環保署也好,一定要多幫忙,把這方面的數據整理出來,這樣才能達到我們12項關鍵戰略之一的碳排減量,好嗎? |
發言片段: 22 |
張署長子敬:是,謝謝委員。對於電動車推動車輛回收部分,我們會積極來做,我們會跟交通部…… |
發言片段: 23 |
劉委員世芳:是車輛回收,不是電動車回收。 |
發言片段: 24 |
張署長子敬:對,車輛回收。 |
發言片段: 25 |
劉委員世芳:還有道路問題。 |
發言片段: 26 |
張署長子敬:我們會跟交通部研究如何使道路施工或維護使用的材料較為減碳,這部分我們會來研究,這個很重要。 |
發言片段: 27 |
劉委員世芳:應該是交通部跟內政部。 |
發言片段: 28 |
張署長子敬:是,我們也會幫忙。 |
發言片段: 29 |
劉委員世芳:好,麻煩署長多費一點神。謝謝。 |
發言片段: 30 |
張署長子敬: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31 |
主席:請范委員雲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572 |
---|---|
meet_id | 聯席會議-10-5-26,19,20,15,23,22-1 |
speakers | ["賴惠員","謝衣鳯","洪申翰","陳椒華","張育美","林淑芬","何欣純","蘇巧慧","江啟臣","蘇治芬","黃國書","黃秀芳","郭國文","高虹安","萬美玲","鄭正鈐","林德福","賴瑞隆","林宜瑾","莊競程","洪孟楷","陳秀寳","吳怡玎","高嘉瑜","劉世芳","范雲","徐志榮","賴品妤","林奕華","吳玉琴","王婉諭","湯蕙禎","陳素月","吳思瑤","羅美玲","管碧玲","張其祿","廖國棟Sufin‧Siluko","孔文吉","楊瓊瓔","邱顯智","邱泰源","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邱志偉","陳瑩","蔡易餘","蔣萬安","蔡壁如","張宏陸","李昆澤","林楚茵","陳亭妃","張廖萬堅","沈發惠","魯明哲","楊曜","邱議瑩","林為洲","翁重鈞","賴香伶","陳超明","劉櫂豪","王美惠","蘇震清","何欣純","鍾佳濱","劉建國"] |
page_start | 1 |
meetingDate | ["2022-05-11"] |
gazette_id | 11179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7901_0000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經濟、財政、內政、交通、教育及文化六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紀錄 |
content | 審查( 一) 行政院函請審議「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案、( 二) 委員洪申翰等39 人擬具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案、(三)委員蘇治芬等25人擬具「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部 分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委員吳玉琴等21人擬具「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第五條之一、第五條 之二及第十九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五)委員陳椒華等18人擬具「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部分條 文修正草案」案、(六)台灣民眾黨黨團擬具「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案、(七)委員吳 怡玎等21 人擬具「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 八) 委員蔣萬安等19 人擬具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案、(九)委員林淑芬等20人擬具「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部 分條文修正草案」案、(十)委員何欣純等16人擬具「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案、(十一)委員蘇巧慧等25人擬具「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案、(十二)委員陳亭妃等 16人擬具「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案、(十三)委員張育美等20人擬具「溫室氣體減量 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案、(十四)委員洪孟楷等20人擬具「氣候變遷法草案」案、(十五)委員謝衣 鳯等17人擬具「氣候變遷應變及調適法草案」案、(十六)委員鄭麗文等17人擬具「氣候安全應變 及調適法草案」案、(十七)委員江啟臣等18人擬具「氣候變遷因應及調適法草案」案、(十八)委 員劉建國等16人擬具「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案、(十九)台灣民眾黨黨團擬具「溫室 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案、(二十)委員楊瓊瓔等20人擬具「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 案」案 |
agenda_id | 1117901_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