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711

發言片段: 0
張委員其祿:(12時44分)部長午安。今天所要討論的議題是關於雙語國家,在此有三個方向要跟部長討論一下。雙語國家是以2030年為目標,距離現在只剩8年的時間,其實對我們來講滿急迫的。早在2017年總統就認為這項重大政策目標必須加以落實,就雙語國家這件事情來講,從概念上就知道它指的主要是英語,當時政策在想像的時候,到底國家的官方語言是不是要很精準的分類?長期來說,英語到底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以新加坡為例,他們的國家語言有好幾種,包括馬來語、華語、英語、坦米爾語等等,但最後還是以馬來語作為他們的官方語言,請問我們未來的概念是華語和英語都算是官方語言嗎?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潘部長文忠:英語不會是第二官方語言,這個定調應該非常清楚,我們只是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提升國民與學生的英語力。另外,我們要重視的不只是華語,像今天召委安排的本土語言專題報告,其實這也是國家語言發展法當中所規範的語言。就這兩軌而言,應該說提升英語力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另外一個是落實與復振本國已經瀕臨……
發言片段: 3
張委員其祿:所以英語的概念比較算是第二官方語言嗎?
發言片段: 4
潘部長文忠:不算,就提升英語力而言,我們希望孩子的英語力能夠提升,未來能夠增加與國際之間的溝通,比如到高等教育的部分,我們也希望能夠培養專業領域的相關國際人才,其實我們主要是聚焦在這裡,而不是把它定位成英語是臺灣的第二官方語言。
發言片段: 5
張委員其祿:老實說,我們連第一官方語言都沒有很明確,我們只有說國家語言,不過按照國家語言發展法的精神,又變成英語並不是我們的固有語言,所以這還是有一點扞格,除非我們像新加坡一樣把它標定得很清楚。坦白講,這個層次我倒覺得還好,反正我們的目標是讓英語力提升……
發言片段: 6
潘部長文忠:對,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發言片段: 7
張委員其祿:從這裡就衍生出第二個問題,相信部長也知道學術界對這件事情持反面意見的人也很多,比如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才剛舉辦研討會,你看他們的標題就是「預知平庸與貧乏:反思『雙語國家』政策」。其實這是社會各界常常拿來質問的問題,我希望讓部長也有機會可以檢視。大家都說英語提升就是競爭力提升,雖然像日本這些國家的競爭力滿不錯的,但是他們的英語不見得很好;同樣的,像菲律賓這些說英語的國家,他們的競爭力卻落後我們滿多的。相對來講,英語提升的終極目的是什麼?部長能不能再更清楚的闡述?
發言片段: 8
潘部長文忠:語言就是溝通的工具,委員是學者,我想你一定知道。英語確實是目前全世界比較共通的語言,如果能夠讓我們的學生和國人在這方面提升,我想應該有助於溝通,但如果是在專業領域上的英語專業人才,對臺灣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是重點培育的概念,而不是普遍把英語提升到第二官方語言的概念,我剛才已經特別說明我們的定位並不是這樣。委員方才提到的意思是對於競爭力而言,臺灣確實有很多必須與國際接軌的專業領域人才,英語力會是一個很重要的項目。
發言片段: 9
張委員其祿:我只是把坊間的質疑再次提出來,當然也有人對此持反面意見,像臺大在他們所舉辦的研討會當中就指出這樣容易造成平庸化、階級化以及母語弱化等現象,不知這部分教育部是不是有評估過?這種狀況是不是會實質發生?老實說,在大學現場也許有些學生的程度真的沒有那麼理想,如果很快速的全英語教學,就會導致他們在專業領域上不清楚,雖然這個大方向我們支持沒有問題,可是相關配套有哪些?預先評估或配套準備教育部都應該要去做吧!
發言片段: 10
潘部長文忠:是的,我剛才提到高教在專業領域上,有很多專業人才都具備英語能力,確實在面對國際……
發言片段: 11
張委員其祿:我們承認這當然是比較好啦!
發言片段: 12
潘部長文忠:但是以國民教育的階段來講,因為臺灣不是像歐陸國家的環境,所以我們現在所努力的是讓孩子在生活情境當中學習可以應用的能力,當然很多孩子不見得對這種能力感興趣,我們希望普遍上用這樣的方式把過去在英語推動上比較不足或是以考試為主的概念,在這一波裡面對國民教育……
發言片段: 13
張委員其祿:我只是建議部長補足的配套可能要預先思考,因為有些學校或學生在這方面本來就是先天弱勢,不管是因為社經問題或是家庭問題所導致的先天弱勢,我們不希望弱者更弱,總是希望在這個政策推出的時候,相關配套也要足夠。
發言片段: 14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我們現在對偏鄉也有提供一些載具,包括國際學伴在內,這就是考慮到偏鄉的孩子,因為他們的家庭比較沒有辦法給予充足的協助,所以我們透過學伴的概念,讓大學生來協助這些孩子,這方面我們也會特別關照。
發言片段: 15
張委員其祿:好的,希望部長能夠把整體配套做好,謝謝。
發言片段: 16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17
主席:接下來登記發言的孔委員文吉、陳委員椒華、謝委員衣鳯、羅委員明才均不在場。
所有登記質詢委員均已發言完畢,另有吳怡玎委員及林奕華委員提出書面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564
meet_id 委員會-10-5-22-13
speakers ["林奕華","鄭正鈐","萬美玲","范雲","張廖萬堅","陳秀寳","黃國書","王婉諭","吳思瑤","賴品妤","何欣純","林宜瑾","游毓蘭","洪孟楷","吳怡玎","張其祿"]
page_start 509
meetingDate ["2022-05-12"]
gazette_id 1117801
agenda_lcidc_ids ["1117801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列席就「(一)班班有冷氣進度;(二)雙語教育、本土語言教育執行現況與 檢討」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7801_00003